第002篇:【 野柳地質公園 】
「野柳」位於台北縣萬里鄉,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野柳龜」。野柳的地質主要是由砂岩所構成,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層。大寮層是大約兩千兩百萬年前在淺海環境下堆積而成的,因此在野柳的地層中可以看到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及生痕化石。由於海岸岩層中含石灰質的砂岩,經海水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等交互作用,形成各種天然怪石,形狀未經人工雕鑿,維妙微肖、栩栩如生,最著名像女王頭、仙履鞋、蕈狀石、蜂窩岩、豆腐石、燭台石、薑石、風化紋、海蝕溝、海蝕壺穴等特殊地形景觀,堪稱鬼斧神工的作品,蔚為世界奇觀,讓全長一千七百公尺的海岬,成為北台灣最富盛名的地質公園,再加上周邊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多元面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遊旅景點。
「野柳」本身具有濃厚的海洋風情,而且野柳位於北海岸眾多景點的旅遊動線上,非常適合週休二日的行程規劃。不論中外,很少有一個海岬,能同時包含有這麼多的地質景觀,而每一個令人驚艷的景緻,都是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用才能形成,非常珍貴。以蕈狀岩為例,一棵棵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狀石,無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過程是岩層的節理受海水日夜侵蝕,隨著時間的流逝,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這些不同的形態,正代表著岩石不同的演育過程,尤其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園區裡每一個特色景觀,都是歷經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用所形成,具有滄海桑田的意涵,走一趟野柳地質公園,感受北台灣獨一無二的地質景觀,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值得每一位遊客細細品味。
「野柳」本身具有濃厚的海洋風情,而且野柳位於北海岸眾多景點的旅遊動線上,非常適合週休二日的行程規劃。不論中外,很少有一個海岬,能同時包含有這麼多的地質景觀,而每一個令人驚艷的景緻,都是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用才能形成,非常珍貴。以蕈狀岩為例,一棵棵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狀石,無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過程是岩層的節理受海水日夜侵蝕,隨著時間的流逝,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這些不同的形態,正代表著岩石不同的演育過程,尤其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園區裡每一個特色景觀,都是歷經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用所形成,具有滄海桑田的意涵,走一趟野柳地質公園,感受北台灣獨一無二的地質景觀,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值得每一位遊客細細品味。
野柳是一個突出海面的岬角,各種造型絕妙的奇岩怪石羅列,如同一座天然的「石雕展覽館」。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組成,岩層被侵蝕後凹入成海灣,而堅硬、抗蝕力強的岩石便相對突出成海岬。
海底泥沙一層層的堆積出砂岩層,六百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岩層推擠出海面,造成台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
野柳除了千萬年來造出的奇特地形景觀之外,附近的漁村聚落,擁有豐富的人文活動,很適合不同年齡層來此一遊。
在海蝕平台區,面積較大的平坦窪地上經常蓄積海水,導致岩體發生溶蝕的現象,造成一片盤狀的平淺凹陷區。
岩層展現出侵蝕過程的紋理,是時空生命歷程的縮影。
野柳地質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岩上升至海面,經過海水侵蝕風化後,產生了奇岩怪石,蔚為奇觀。
在無可追擬的遙遠時空歷程裡,一點一滴刻劃,一分一秒蝕變,終於凝結為大自然美麗無比的傑作。
「野柳地質公園」共分為三大區,山線與海線各有不同景觀,適合進行地質教學的實地探訪。
野柳的地質主要是由砂岩所構成,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層,大約兩千兩百萬年前在淺海環境下堆積而成的。
海浪不停地掏刷海崖,時間一久,海崖逐漸崩退,形成與海平面近乎同高度的平坦岩台,這種地形就稱為海蝕平台。
野柳海岸周圍佈滿很多暗礁,形成魚類最佳的棲息場所,因此也是絕佳的釣場。
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經過千百年,才造成野柳的奇岩怪石。
遠望野柳岬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稱為「野柳龜」。
「野柳」不但是台灣著名的觀光遊憩據點,更是一處地質地形景觀豐富的教室,值得我們細究觀賞。
野柳地標「女王頭」,目前頸圍只剩142公分,如繼續風化恐有斷頭之虞。
「野柳」的奇岩怪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一棵棵活像是大香菇的蕈狀石,無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
「仙女鞋」,在海浪的侵蝕下,彷彿是仙女下凡時遺落的仙履。
為紀念捨己救人的「林添楨」精神,樹立了這座塑像。
這個有刻度的地上大圓盤,是基隆造船場為新船測試船速用的測試副台。
石階往岬角及賞鳥步道入口處,一切顯得翠綠盎然。
野柳岬角的「單面山」,是堆積的岩層受到造山運動的推擠,彎曲拱起,露出水面,形成一面平緩,一面陡峭。
走在通往大單面山的階梯上可往左邊海面俯看,那裡有野柳最完整的「豆腐岩」,整齊的平鋪在海崖崖角。
每年秋天和初春,在野柳可以遇到相當多的候鳥、過境鳥,甚至迷鳥,是相當重要的賞鳥聖地。
「大白斑蝶」是台灣產斑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因飛行速度緩慢,所以也有人戲稱其「大笨蝶」。
岩層受到擠壓成互相垂直的裂縫,海水再沿著節理侵蝕切割,最後就形成了「豆腐岩」。
流線造型像燭台的「野柳燈塔」,甚為突出美觀,曾獲國際燈塔界好評。
位於野柳燈塔旁的二等三角點基石。
「野柳地質公園」賞鳥步道,每年二至四月,要看「戴勝」來這裡準沒錯。
野柳是一個深入海的岬角,每年秋季 北方鳥類南下避冬,經長途旅行後,第一個落腳歇息的地方就是野柳。
「射干」屬鴛尾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狀莖,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活血化淤的功能,是常用中藥材。
「黃腹鹿子蛾」翅膀中具有許多透明的空窗,體色黃黑相間,遠看像蜜蜂。
「海檬果」屬夾竹桃科植物,因為果實形似芒果,又生長於海岸林,故得其名,但全株具毒性,需慎防誤食。
根據歷年來的統計,野柳岬上面已經發現了八十幾種的鳥類,除了少數是當地的留鳥之外,大部份都是遷徒性的候鳥。
野柳岬角最前端的觀景亭,視野遼闊、景緻絕佳,可遠眺整個野柳岬及金山萬里一帶風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