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篇:【 貂山古道 】

    「貂山古道」最早於日本明治三十一年因溪流中發現砂金,繼發現金礦,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騖,先後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與建礦務所醫療站等設施,此路亦成為先民來往瑞芳、九份與雙溪、牡丹從事買賣工作所必經之路,墨客騷人題為「貂山春色」,詩曰:『策杖邀朋步野垌,三貂拾翠路瓏玲,嵐光旖旎陽光白,柳色婆婆草色青,大好春山爭綺麗,無邊金谷鬥芳馨,是誰能繼王維筆,來奪乾坤入畫屏』。古道昔時行人絡繹於道,同時亦營造出一段似真似幻、浪漫淒美之山中傳奇「無緣之墓」的故事。

    「無緣之墓」據說遺址原不在此處,是後來修建步道時才遷移至此,墓碑歷史已久,碑石側柱鑴刻立碑年代為「明治三十五年」。 「無緣之墓」解說文如下: 古老相傳,此碑緣由有下數點:

   一.日據時代,一日本採礦技師奉派來台時,與論及婚嫁女友,相約二年返鄉後,共訂鴛盟,卻一去杳無音訊。其女友幾經波折,歷盡風霜,來台尋找,抵礦區,獲悉其男友已因病別世,悲慟之餘,乃豎此碑,以為懷念,黯然返鄉。

    二.相傳日本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一日籍採礦工程師愛上本地一名女子,於是返鄉秉告父母,徵得同意後,回台欲予迎娶,其愛人竟已病故,傷心欲絕遂立此碑而歸。

    三.日本明治三十五年間,有二日籍人士相偕來到雙溪尋找礦脈,不料一人摔落山谷重傷而亡,其地點竟是礦脈所在。另一人有感於人生無常,無意開礦,攜同伴骨灰歸返日本。此時死者妻子亦來台尋夫,獲悉夫婿噩號,即欲回日本,接其夫婿骨灰。時值九月,淒風斜雨,半途感風寒,加上傷心過度竟而病故。事後,當地居民有感於此位日本女性的堅貞,在其病倒之處,立「無緣之墓」石碑以為感念。

    四.日據時代,有日本人到此淘金,金未採到,卻傾家蕩產,於是立碑而去。

    上述諸說,孰者為是,已難考據,惟識者辨之。


「貂山古道」九份端起點處「梅樹嶺」,位於雙溪、瑞芳兩鄉鎮界山,這裡也是古道最高點。


「貂山古道」全長約三公里,漫遊於步道之中,除可鍛鍊身體以外,亦可領略青山草浪之美,並藉此引發思古之幽情。


「貂山古道」沿線較少遮陰,如果是炎炎夏日,走起來會頗為辛苦。


「貂山古道」在春臨大地之際,山崖之間杜鵑等繁花盛開、美不勝收,尤其值得玩賞,曾有墨客文人謂為「貂山春色」。


「夏枯草」成群繁生於於日照充足各步道旁,台灣從海邊到高山均可見其芳蹤。


「貂山古道」為先民來往瑞芳、九份與雙溪、牡丹從事買賣工作所必經之路。


古道沿山腰蜿蜒而行,一路都是水泥製石磚階梯,路側山谷深幽壯麗,有一份靜謐清幽的古意。


「無緣之墓」是如真似幻、浪漫淒美之山中傳奇,無緣之墓的故事,存在有多種不同版本的說法。


「無緣之墓」墓碑歷史已久,碑石側柱鑴刻立碑年代為「明治三十五年」。


「貂山古道」日據時期因溪流中發現砂金,自此採礦者趨之若鶩,先後築造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礦務所、醫療站等設施。


貂山古道「礦務所醫療站」遺址,目前僅剩一面石牆,充滿蕭瑟的景象。


「貂山古道」昔為運送礦產之輕便車路,沿途並沒有什麼遮蔽物,夏天欲前往的民眾要記得作好防晒措施。


「貂山古道」的起是從牡丹鄉三貂村政光路底的十三層山區,沿著山壁蜿蜓前行,一直到九份樹梅嶺,全長約三公里。


「古道探幽」石碑旁有文字說明板,此即貂山古道南端起點。


「青斑蝶」類的蝴蝶,都是因為其黑褐色的翅上,有因明顯的淡青色斑紋而得名。


「黃鵪菜」是台灣平野及低海拔山區最普遍的菊科野花,全草具有利尿降壓、清火疏肝、解毒消腫及清瘀消水的功效。


「青斑蝶」主要分布在全台低海拔的山區,全年均可見到。


「牡丹溪」是一條終年豐沛水量的溪流,坡度陡峻,流水下切力量極大,行水飛瀑、美景天成。


牡丹溪流域與九份、金瓜石同屬野柳群的木山層,為中新世早期所形成的地層。


「牡丹溪」溪水清澈,經過攔砂壩的溪水形成特有的水梯景緻。

更多資訊:《新北市旅遊網》

Canon A70   2004/04/11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