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篇:【 小粗坑古道 】

    台北縣瑞芳的「侯硐」,有著名的「金字碑」及「大粗坑」兩條古道,皆是由侯硐翻越大、小粗坑山到達「九份」,在昔時九份產金的年代,古道上每天熙來攘往的好不熱鬧。其實除了這兩條古道外,此地尚有一條「小粗坑古道」為人所遺忘,「小粗坑」位於基隆河支流小粗坑溪兩岸,以溪谷多巨石並對應大粗坑而為地名,隸屬於台北縣瑞芳鎮弓橋里,是因金礦的發現而形成的礦業小聚落,也是台陽礦業創辦人「顏雲年」的發跡地,在採金鼎盛時期住民約有二百人。1895年日軍自鹽寮登陸後,曾與「台灣民主國」守軍血戰於此,且以礦區地形特殊易於藏匿,常有抗日志士混跡其間,令日軍當局為之頭疼不已。小粗坑聚落雖小,卻設有小學分班,並由礦工組成北管藝陣─「聚福社」,每年農曆三月的迎媽祖繞境遊行,是聚落住民們最重要的節日。

    「小粗坑聚落」在金礦枯竭後,早已人去樓空,但遺留至今的「小粗坑分班遺址」卻是一處值得探訪懷舊的地方。「侯硐」地區因受山勢阻隔、進出不便,為讓學齡幼童免去跋涉之苦,乃於基隆河上游的各主要聚落內,依需求設立分校或分班,小粗坑即設有「小粗坑分班」,學童在此完成一二年級的學程後,再回到校本部繼續學習。由於分班設備小而美,只有一間教室及一位老師,因此採一二年級複式教學,教室旁即是老師的宿舍,操場則是聚落內的主要活動場地,操場旁的「戲台」則在年節喜慶等特別的日子,提供各項戲劇表演,為平淡寧靜的山居生活,增添熱鬧的氣氛。目前小粗坑古道已經由台北縣政府整修完成,由侯硐翻越小粗坑山到達九份的頌德公園,沿途綠蔭蔽天,清爽宜人,小粗坑聚落遺址令人發思古幽情,是值得探訪的一條古道。


「小粗坑古道」侯硐入口處


「小粗坑古道」蜿蜒而上的古拙石階


古道石階路緩坡上升


「小粗坑古道」多棵光禿的筆筒樹令人費解。


古拙的石階訴說著百年滄桑


「小粗坑古道」經過百年淬煉的石階


「小粗坑古道」百年歷史的土地廟


「小粗坑山」頂遠眺基隆山


小粗坑聚落遺址


「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遺址


「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遺址


小粗坑聚落遺址


廢棄的「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


「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遺址


「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遺址


台灣熊蟬


三線蝶


黑脈樺斑蝶


「小粗坑分班遺址」


「小粗坑分班遺址」


青斑蝶


「小粗坑聚落」遺址


空盪的鞦韆,寂靜的守候。


孔雀青蛺蝶


「豆莞菁」可作為中藥成份


「小粗坑古道」九份端路標,後為「基隆山」。


小粗坑山頂觀景台


由小粗坑山看「基隆嶼」


小粗坑山頂遠望九份「基隆山」


小粗坑山頂遠望九份「基隆山」

更多資訊:《新北市旅遊網》

Nikon D70   2004/07/16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