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篇:【 魯迅公園 】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位於上海虹口足球場旁,是「魯迅紀念館」和「魯迅墓」的所在地。「魯迅」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在大陸,魯迅的文學地位得到主流意識形態的高度肯定,但在臺灣,魯迅則一直被當作反面教材加以貶低,兩岸政府對他不同的政治化評價,使當代對魯迅的真實思想需要重新澄清。魯迅於1927年從廣州來到上海,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曾先後住在虹江路景雲里和山陰路大陸新村內,並經常去內山書店,也多次來到虹口公園散步。魯迅逝世二十周年時,魯迅的遺體從上海西郊的萬國公墓遷葬至此,並於1956年在園內建起一座江南民居風格的魯迅紀念館,虹口公園終於在1988年正式更名為「魯迅公園」。
座落在魯迅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人物紀念館,外形具有魯迅故鄉紹興民間住宅的傳統風格,館內陳列品表現了魯迅在上海時期的社會活動和文化生活。「魯迅墓」位於魯迅公園西北的一角,全部用花崗石砌造,墓前草坪上的魯迅像是魯迅誕辰八十周年時所鑄。「魯迅故居」則位於公園附近山陰路,是一幢紅磚紅瓦的三層小樓房,黑鐵皮大門,門內有一小花圃,為魯迅逝世前三年居住和工作的寓所,在這裡,魯迅從事了大量創作,翻譯、編輯工作,屋內現陳列著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
座落在魯迅公園內的「魯迅紀念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個人物紀念館,外形具有魯迅故鄉紹興民間住宅的傳統風格,館內陳列品表現了魯迅在上海時期的社會活動和文化生活。「魯迅墓」位於魯迅公園西北的一角,全部用花崗石砌造,墓前草坪上的魯迅像是魯迅誕辰八十周年時所鑄。「魯迅故居」則位於公園附近山陰路,是一幢紅磚紅瓦的三層小樓房,黑鐵皮大門,門內有一小花圃,為魯迅逝世前三年居住和工作的寓所,在這裡,魯迅從事了大量創作,翻譯、編輯工作,屋內現陳列著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
綠蔭蔽天的「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位於上海虹口足球場旁,是魯迅紀念館和魯迅墓的所在地。
湖上綠波碧影,湖岸上的柳枝隨風飄舞。
錐形樹冠的常綠喬木雪松和高大的淺色梧桐,仍然是這個公園最大的特色。
這個靜僻於繁華都市一隅的公園,也是修心養性的好去處。
公園內這座「紀念鐘」是1984年中日青年友好聯歡時設立。
這個古典的英式風格飲水器,設置於1929年,原有沙濾水可供飲用。
高大的梧桐樹蔭下,最是消暑打牌的好場所。
上海老人特別多,無論到哪個公園,都有這般景象。
樹蔭下專心下棋對奕,太陽的火舌,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據說以前「魯迅」時常來此公園散步。
七月正是高雅氣質蓮花盛開的季節。
人遊舊徑滿花新,新花滿徑舊遊人。
白藕入泥通地理,紅蓮出水點天文。
越虹橋
公園內的潭水沿著狹窄的水路彎彎曲曲延伸向遠處。
位於公園西北角的「魯迅墓」,魯迅是中國現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
「魯迅墓」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時,魯迅墓由萬國公墓遷葬於此。
墓前草坪上的魯迅像,為1961年紀念魯迅誕辰八十周年時所鑄。
魯迅墓全部用花崗石構築,墓碑上的「魯迅先生之墓」六個金色大字為毛澤東所題。
「魯迅紀念館」由著名設計師邢同和設計,外型具有魯迅故鄉紹興民間住宅的傳統風格,但裡面不能拍照。
現在的虹口「山陰路」。
公園附近的山陰路132弄〈大陸新村〉,9 號的「魯迅故居」位在最後方。
「魯迅故居」是上海市定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故居」是一幢紅磚紅瓦、磚木結構的三層新式里弄房屋。
「魯迅故居」入內參觀要門票人民弊八元,但裡面也不能拍照。
Nikon D70 2005/07/29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