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篇:【 滬尾砲台 】
「滬尾砲台」現址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為國家二級古蹟,根據史料的記載,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時,當時駐守在淡水的荷軍曾放火燒了堡壘,並把當地的大砲加以爆破,所以,淡水地區在當時可能便有砲台之類的軍事措施。清朝嘉慶年間,由於中國東南地區海盜猖獗,並騷擾臺灣北部的淡水、基隆、宜蘭等地,清廷便開始注意到臺灣北部沿海的重要性,因此於西元一八八四年時,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砲台。但在清法戰爭時,法艦砲轟淡水,這三座炮台幾乎全被法軍摧毀,因此時任台灣巡撫的「劉銘傳」便任命提督「孫開華」負責整修淡水防禦工事,以填石塞港,佈置水雷,建造城岸,修築砲台,滬尾在孫開華帶領的清兵及地方士勇所組的義勇軍,奮勇抗敵終告擊退了法軍。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因此特別聘請德籍技師巴恩士負責督造,光緒十五年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在建成後,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因此特別聘請德籍技師巴恩士負責督造,光緒十五年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在建成後,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1985年內政部指定為國家二級古蹟,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
「滬尾砲台」位在淡水紅毛城之西約半公里處,由台灣巡撫劉銘傳聘德國工程師所建,以防守淡水港口,現為台灣國家二級古蹟。
整座砲台只有一座門,由於砲台是一座軍營,所以稱為「營門」,而不是叫「城門」。
營門門額有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彌足珍貴。
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之後,清廷對臺灣的經營才由消極轉為積極,開始加強臺灣的海防及建造砲台。
「滬尾砲台」是一座具有子牆和母牆設計的「回」字型砲台,整個平面略成矩形,依地形與防禦作為空間配置的考量依據。
砲台內牆係以三合土築成,並有甬道相通為營房,砲台地基敷有鐵水泥,此砲台工程浩大,為清代現代化臺灣之重要海防設施。
「滬尾砲台」建成後未曾實際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臺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
「滬尾砲台」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為一座隱蔽性的砲台。
砲台周圍長三百四十公尺,砲台平面由外而內分別為土垣、壕溝、營門、子牆、砲座、甬道與廣場,構造層次分明,規模相當宏大。
砲台的建造完全仿照西洋圖形構築而成,砲台內四周設磚石砌造的圓拱形兵房,作為兵士寢室、儲藏室、辦公室、儲彈室、及日常活動空間。
「滬尾砲台」為二重方形城堡,面積約一點五公頃,外圍城牆以泥土堆積三丈餘高,圍繞四周成方型。
「滬尾砲台」在當時為鎮守北台灣的重要關卡,然而經過時代的變遷,如今已成為國家第二級古蹟。
砲台之甬道上覆厚土,且甬道皆相連通,作為士兵橫向聯繫的通道,兼有砲擊時之防衛作用。
「滬尾砲台」的設計相當現代化,內有坑洞、彈藥庫、地下通道、圓弧形砲座等,砲口皆朝向淡水河出海口。
砲台內層為昔日的士兵寢室、儲藏間、辦公室等,目前已開闢為展示的地方,陳列著淡水老照片以及與砲台相關的歷史資料。
砲台位居高處,視野良好,可遠眺淡水河口,加上四周建土垣及茂密的樹林,所以位置很隱蔽,不易被敵人發現,具有易守難攻的特性。
「滬尾砲台」原有四座砲座,分別為十二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十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八吋克魯伯後膛砲二尊,現皆已不存。
「被覆」是指覆蓋在兵房上的泥土,質地柔軟,其上植草具有吸彈作用,被覆上立有兵房的通氣孔。
砲台坐東南朝西北向,面向淡水河,南面為主要補給出入口,西北角為其主要砲座的位置,以減少受敵面的面積,砲座集中於面海的兩面。
砲台內埕廣場早期蓋有建築物,一九九一年修護開挖地坪時,發覺有建築物的地基,目前仍留有少數遺物留待考證。
「土垣」又稱為母牆,是指砲台外圍用土堆成與砲台約略等高的土垣,具有掩蔽的功效,目的在增加砲台的防禦性。
滬尾地區的開發早在荷、西時代就已經開始了,當時也曾在滬尾地區建造砲台,所以滬尾砲台並不是當地最早的砲台。
子牆內設有「甬道」,是士兵聯繫往來,除了彼此相通的管道,也分隔成許多彈藥室及兵房。
「滬尾砲台」主要壁體是用鐵水泥修築而成,厚度達四點二公尺,高達七公尺,四周土垣及樹林的遮蔽不易為人發現,十分利於防禦。
日治時期日軍撤走砲台內的四門大砲,將此地改為砲兵射擊練習場,光復後砲台改由國軍駐防,1985年公告為古蹟後,才開放供民眾參觀。
「滬尾砲台」清幽的環境及古樸的場景,現在已成為新人婚紗攝影的熱門場所。
滬尾原建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今已不見其遺跡。
台灣出現砲台,最早應是十七世紀時荷蘭及西班牙人的傑作,砲台通常興建在港口要塞的制高點,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消滅來犯的敵艦。
早期滬尾砲台視野良好,可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四周景觀盡收眼底,今雖為樹木所遮,但卻成為賞鳥的最佳地點。
「滬尾砲台」見證了一百多年來台灣不斷受到外力侵略的過程,不但富有歷史意義,且具有學術研究之價值。
引用參考資訊:《 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 》
Nikon D70 2005/08/07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