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篇:【 佘山天主堂.天文台 】
「佘山」位於上海市郊松江區,是上海僅有的自然山林風景區,九峰十二山逶迤起伏十餘里,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薈萃,自古便是著名的旅遊休閑勝地,享有上海之根、世外桃源之美譽。「佘山」分為西佘山和東佘山兩個山頭,最高海拔僅九十七公尺,是上海地區最高峰,雖然它的高度和台灣的百岳一比,只能說是小山丘一座,但在西佘山上,卻是宗教歷史流長、文化燦爛,遠東第一大教堂「佘山天主堂」和中國第一座天文台「佘山天文台」就矗立在山巔上。
「佘山天主堂」是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的天主教堂,也稱「遠東聖母大殿」,整個建築型式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羅馬風格,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樑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建築的典範,它是中國天主教徒最主要的朝聖地,佘山天主堂雖歷經一個多世紀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災害的考驗,至今仍一如初建時那樣巍然屹立於佘山之巔。「佘山天文台」就在天主堂的旁邊,為法國傳教士在清光緒二十五年所設立,最早巴黎傳教士先是在上海建立了徐家匯氣象台,從事氣象和地磁等觀測,後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裝了從法國購置的四十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專門觀測及研究天文星象,它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佘山天主堂」是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的天主教堂,也稱「遠東聖母大殿」,整個建築型式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羅馬風格,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樑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建築的典範,它是中國天主教徒最主要的朝聖地,佘山天主堂雖歷經一個多世紀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災害的考驗,至今仍一如初建時那樣巍然屹立於佘山之巔。「佘山天文台」就在天主堂的旁邊,為法國傳教士在清光緒二十五年所設立,最早巴黎傳教士先是在上海建立了徐家匯氣象台,從事氣象和地磁等觀測,後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裝了從法國購置的四十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專門觀測及研究天文星象,它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佘山」分為西佘山和東佘山兩個山頭,兩山之間有纜車相連,是上海近郊的旅遊名勝。
西佘山的登山口
在西佘山山腰的「秀道者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三年。
「秀道者塔」原屬普照寺內建築,相傳有道者名「秀」,造塔並建禪院,故名。
往教堂山路上有十四個「苦路亭」,每年5月24日為「聖母進教之佑瞻禮日」,教徒們來到佘山朝聖,高潮時達數千人。
「苦路亭」內的木雕耶穌受難圖。
中式的石獅與西式的十字架,和諧融合在這佘山巔上。
寂寞的石獅,默默的在這裡見證佘山百年來的榮辱興衰。
「佘山天主堂」建築結構以石為主,外砌紅磚,屋蓋為鋼筋混凝土拱頂。
最早法國人只在山頂造起一座六角亭,供奉聖母像,後來逐步擴展規模,最終改建成現在這座大教堂。
教堂建築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樑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建築的典範,現在已是世界聞名的天主教聖地。
教堂內部長五十五公尺,寬二十五公尺,設有三千個座位,可同時容納四千名教徒。
羅馬風格的大殿,結構精巧,形式華麗,集力學、光學、聲學、美學於一體,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教堂的建築設計,聽說神父在彌撒佈道時,不用擴音設備,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聽得很清楚。
鐘樓頂上的銅質「聖母抱小耶稣像」,文革時被毀,1985年舉行修復祝聖典禮。
「佘山天主堂」雖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災害的考驗,至今仍一如初建時那樣巍然屹立於佘山之巔。
「佘山」是近代西風東漸上海的一個經典山頭,歷經風霜,仍然屹立,並成為上海著名的旅遊朝聖之地。
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的「佘山天文台」,是中國最早的天文研究中心。
「佘山天文台」同樣也是法國傳教士所建,外觀全為西式建築。
「佘山天文台」屢經修建,早期的石刻被當成廢物利用拿來建成階梯。
古時的佘山遍佈寺院,後來逐漸頹敗湮沒,這是在天文台旁發現的石塔遺跡。
清代豎立在天文台庭園的「天文圖」。
「佘山天文台」以豐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現近代天文學從西方傳入中國及中外天文學交流發展的過程。
近年上海市政府在原佘山天文台成立了「天文博物館」,以推廣天文科學教育。
天文博物館分為「時間與人類」、「中外天文交流」兩大部份。
「清代漏壺」,是古代的計時器。
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煙霧、塵埃和水蒸氣越少,影響就越少,所以天文臺大多設在山上。
這裡主要展示「時間」與人類社會和生活的關係,以及人類在時間上取得的成就。
百年歷史的佘山天文台,內部建築典雅。
建館初期使用的各式望遠鏡,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航海鐘」有萬面轉動平橫裝置,在船上能夠始終保持水平。
天文台除了展示使用過的各種天文望遠鏡外,也有早期工作人員的歷史老照片。
佘山天文的早期主要工作人員,中間坐者為台長「蔡尚質」。
展出以前使用的古早「打字機」。
天文台早期使用的法製「望遠鏡」。
「帕蘭子午儀」是測時儀器,1925年購於巴黎,曾參加過1926及1933年兩次國際經度聯測。
「佘山天文圖書室」是也一個近代中外天文學資料的寶庫,收藏有大量的圖書、手稿、照片、紀錄、信件、繪圖等文物。
蔡尚質神父,法國人,羅馬教廷科學院院士,佘山天文台第一任台長。
法國製的四十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在當時是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目前已功成身退,成為「鎮館之寶」。
「佘山」見証了西方殖民勢力的入侵,帶來西方科技、醫學,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推動了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進程。
Nikon D70 2005/10/23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