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篇:【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處於三地門、瑪家、霧台等三個原住民鄉對外交通之樞紐地帶,距屏東市24公里,交通便利,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群聚之村落,深具原住民文化特有氣息。園區成立於民國七十四年,佔地面積約八十二公頃,園內展示台灣原住民九族之文化,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海拔在一百四十五公尺至二百二十公尺之間,景觀優美且富變化,周圍二百公頃範圍內,又無現代建築物,且交通便捷,是民眾遊憩的理想地點。

    園區「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九族原住民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將各族傳統建築物依原住民各族主要之建築型態,分門別類予以重建或由山地遷建於平地,以展示其多樣性,並根據各族群類緣關係,依各族群原住地聚落地形成,以及依地理分布之位置關係予以配置,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則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三百六十度環形劇場及十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園區並建有一條登山步道,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原住民傳統住屋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也讓人領略原住民文化的風情與韻味,此外,園區並不定期舉辦各項民俗活動,如豐年祭、打耳祭、成年祭等,提供遊客一趟原住民文化豐盛之旅。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其設立之目的係在保存、維護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提供學術研究及交流,發展社會教育。


園區入口處設有文物陳列室、工藝館、視廳館、八角樓特展館及解說服務中心。


「彩虹橋」裝飾著充滿原住民風格的圖騰。


「彩虹橋」像一道彩虹橫跨在隘寮溪谷上。


「泰雅族傳統建築區」,泰雅族由南投縣往北遷移,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面積最廣的。


泰雅的建築除了住家以外,還另外設有穀倉、雞舍等建築物,而泰雅族的生活型態是以小家庭為主,房屋的規模比較小。


泰雅族傳統住屋,喜歡用竹子搭建。


賽夏族「瓦羅社」住家,賽夏族的建築全部以竹材為主。


「園區遊園車招呼站」,遊覽整個文化園區,可以緩步健行方式,也可搭乘免費的遊園專車。


「卑南族建築園區」,卑南族分佈在台東縣卑南鄉。


卑南族的「少年會所」,會所內四周有竹床,少年們宿於此,會所嚴禁女子靠近攀爬。


「女巫家屋」,每一女巫均有一小屋,常年居住此以保靈力,女巫常受邀至村民家中治病、驅邪。


園區依台灣原住民地理分布之位置關係予以配置,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


「噶瑪蘭族」原分佈於宜蘭平原地區,有三十六社,以蘭陽溪為界,以北有二十社,以南十六社。


雅美族的「船屋」,為了避免獨木舟風吹日曬,減少使用壽命而建。


「船屋」內部,顯現雅美族人對獨木舟的愛護。


在多颱風的蘭嶼,雅美族住屋外圍都以石塊堆疊而成,堅固防颱。


雅美族上下兩層的住屋,冬暖夏涼,雕飾精美。


「紅頭社」住家,為半穴式住宅,有防颱上的考量,地基先鋪以鵝卵石以便利雨水滲透流入土內,是很非常聰明的排水作法。


「野銀社」住家,靠背石為雅美族特有的產物,大都位於主屋的前方,黃昏時刻,家中長者坐在此地眺望捕魚歸來的家人。


「東清社」住家,蘭嶼為熱帶海洋氣候,夏季炎熱,涼台為族人避暑、閒話家常最佳場所。


這座即興演出的小廣場,由原住民文化員帶領遊客親身體驗傳統舞、樂的樂趣。


「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主要以展示、保存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主,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


「觀流橋」的原住民圖騰,做得非常精緻。


布農族「中心崙」住家,前庭寬廣,全屋以小石板堆砌而成,屋頂則用矩型石板。


排灣族傳統住家型式,大多以茅草覆頂,細竹為牆。





步道兩旁有極佳的生態植被。


園區有一條長一公里多的步道,,走來約需一個小時,步道間蟲鳴鳥叫不絕。


步道沿途設有多處休息觀景點,可俯瞰園區、隘寮溪、三地門鄉及高屏平原全景。 

Nikon D70  2005/11/30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