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篇:【 宏村 】
安徽「黟縣」位於黃山主峰西南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境內重巒疊嶂、清溪迴流、風光秀麗,全縣至今完整保存有一大批明清徽派建築群,建築風格特色濃郁,磚、木、石徽派三雕藝術精湛,宅院佈局雅致,文化內涵十分深厚。「宏村」距黟縣縣城十一公里,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鄉風貌,享有「中國畫裡的鄉村」之美稱,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紹興年間,宏村人為防火灌田,匠心獨運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彎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腸兩旁民居為《牛身》,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佈局的特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築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客觀反映,也是徽派建築之所以獲得自然稟賦的基本條件,「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都為木、磚牆結構,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樑、屏風、家具,都在無聲地展示著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巷道、溪流、建築佈局相宜,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不矯飾,不做作,順乎形勢,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以大自然爲依皈,有詩云:「山鄉僻處少塵囂,多往山陬與水涯,到死不知城市路,近村隨地有煙霞。」數百年來,徽派建築就錯落在這真醇的桃源世界裏,點綴在這享有「山水畫廊」之譽的徽州大地上,始終散發著古樸的氣韻,保持著獨特的藝術風格。
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築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客觀反映,也是徽派建築之所以獲得自然稟賦的基本條件,「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戶,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築靜靜佇立,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都為木、磚牆結構,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入眼皆是,門罩、天井、花園、漏窗、房樑、屏風、家具,都在無聲地展示著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巷道、溪流、建築佈局相宜,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不矯飾,不做作,順乎形勢,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以大自然爲依皈,有詩云:「山鄉僻處少塵囂,多往山陬與水涯,到死不知城市路,近村隨地有煙霞。」數百年來,徽派建築就錯落在這真醇的桃源世界裏,點綴在這享有「山水畫廊」之譽的徽州大地上,始終散發著古樸的氣韻,保持著獨特的藝術風格。
安徽「黟縣」位於黃山主峰西南部,這裡阡陌縱橫,春初油菜花開滿整個田野。
世界文化遺產的「宏村」,背倚青山、溪水環繞,建於南宋紹興年間,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宏村」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裡的鄉村」。
古宏村人以聰明的智慧,開《仿生學》之先河,整體規劃、合理佈局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古水系牛形村落。
碧波蕩漾的「南湖」,清澈如鏡、波光瀲灩,高牆深院、倒映水中,猶如一幅天然的水墨圖畫。
青山綠水、湖光雲影,粉牆青瓦、鱗次櫛比, 構成「宏村」獨特的神韻。
古代私塾「南湖書院」,令人想像悠遠歲月裡傳來的琅琅書聲,九十三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
「志道堂」係先生講學、授業解惑之場所,有對聯:「細嚼梅花讀漢書,漫研竹露裁唐句。」
「文昌閣」,設孔子文位,供學生瞻仰膜拜,時時提醒莘莘學子要勤勉好學。
村民把小魚貼在牆上風乾,這種手法倒很奇特。
一條終年清澈、潺潺流淌的水渠,如同輕柔的銀帶,繞過每家門前。
村民順應觀光人潮,都兼營起藝品或小吃生意,燒餅大的一元,小的五毛。
整個村落發展觀光,也為居民帶來額外收益,這位大娘的蔥油餅賣得不錯。
明朝永樂年間,經徽州地理師何可達勘測規劃,將村內水塘挖掘成半月形,取「花未開、月未圓」的境界,稱為《月沼》。
利用天然的地勢落差,使水渠流水始終保持活性,月沼、水渠、南湖及天然的溪水,組成一個活水系,終日潺潺在村中流淌。
雖然整個村莊開放觀光,但老婦就在門前湖邊浣紗洗衣,居民們仍然一如往昔地過著他們的生活。
古老民居建築物上鑲嵌的磚雕,雖經歲月的磨損、風雨的剝蝕,它們依然是玲瓏剔透、耐人尋味。
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竹雕四種民間雕刻工藝,主要用於住宅的廊柱、門牆、牌坊等處的裝飾,屬浮雕與圓雕藝術。
每到假日,宏村的觀光人潮就像這樣,將古宅大廳擠得水洩不通,旅遊品質大打折扣。
典型的徽派木雕門窗,繁複細膩,精雕細鏤,徽州木雕是根據建築物體的部件需要,採用圓雕、浮雕、透雕等表現手法。
幽深的青石巷道,僅容一人通行。
高大奇偉的馬頭牆有驕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宕飛揚的韻致,灰白的屋壁被時間塗劃出斑駁的痕跡,更有了凝重、沉靜的效果。
「樹人堂」係清朝同治元年所建,正廳坐北朝南,天花彩繪,飛金走彩。
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現存完好的有三百多幢,佈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為世所罕見。
「承志堂」建於清咸豐五年,是清末大鹽商汪定貴住宅,整棟建築為木結構,內部磚、石、木雕裝飾,富麗堂皇。
橫樑上雕的是「唐肅宗宴官」圖,是在一整根的橫樑上雕刻而成,木雕人物之眾、層次之多,堪稱木雕中的精品之作。
古典的眠床,也是雕工精美、古樸典雅。
「承志堂」氣勢恢宏,堪稱建築中的佳作,連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也為這些木雕瑰寶讚嘆,因此被譽為「民間故宮」。
這裡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環境的優美寂靜與建築物的隱僻典雅均具有典型意義。
以前村內規定每天八點以前,牛腸之水為飲用水,過了八點,村人方可在牛腸裡浣洗,但現在村人已改飲井水。
常有學院美術系的學生由老師帶領到這裡寫生,小朋友在一旁聚精會神的看著。
這裡可以說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深遠文化底蘊。
村落是傳統文化的象徵體現,其起源、發展和佈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風光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
牡丹在唐朝時已被「神農本草經」譽為花王,牡丹可以成活三十至六十年,但宏村的這株牡丹據說已有百年歷史。
清代詩人胡成俊有詩云:「何事就此卜鄰居,花月南源畫不及;浣汲未妨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泉。」
唐朝大詩人李白曾讚美道:「黟縣小桃源,煙霞百裡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道出了皖南鄉村的獨特意境。
「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書上的山水」,自然和人文在這裡組合成一首優美的詩章。
「宏村」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築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客觀反映,也是徽派建築之所以獲得自然稟賦的基本條件。
「宏村」建築色調樸素淡雅,不矯飾,不做作,順乎形勢,與大自然保持和諧,以大自然為依皈。
湖光山色與層樓疊院和諧共處,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交相輝映,是宏村區別於其他民居建築佈局的特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Nikon D70 2006/04/01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