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篇:【 安平樹屋 】
曾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台灣歷史文化起點的台南「安平港」,在歷經繁華歲月的洗禮後,交通部觀光局結合了文建會與台南市政府,共同開發了「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不僅成功地以古城與古蹟結合文化園區的方式出擊,透過各種景觀再造,建構出一個融合科技、文化及生態為主題的府城生活博物館,更間接地發揚了台灣本土深度的地方景觀與文化特色,其中「德記洋行」後方的舊倉庫,也是新人氣景點的「安平樹屋」,經榕樹氣根百年來盤踞攀附,形成「樹中有牆,牆中有樹」的特殊景象,宛如台灣版的「吳哥窟‧塔普倫寺」,進入安平樹屋的人無不驚奇於樹與屋的渾然天成,台南市政府還因此特別搭建不影響原有景觀的空中木棧道,譜出「屋樹共生」的生命之歌。
這間原為「德記洋行」的倉庫老屋,因荒廢多年,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形成了「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天然藝術品「樹屋」,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一個有趣的探險空間。根據台南市府文化局調查,「安平樹屋」的砌牆古磚部分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從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及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台鹽老員工也指出一九三五年在此上班時,倉庫牆面就已經有榕樹盤根。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的安平樹屋,經過台南市府重新打造,猶如明珠蒙塵經仔細擦拭後,終於綻放出閃亮的光芒,市府對安平樹屋的設計手法,是將樹屋視作一開放地景藝術,因為景觀特殊,已吸引不少單位接洽辦活動,包括展覽、服裝秀、生態自然教學等,目前也是安平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這間原為「德記洋行」的倉庫老屋,因荒廢多年,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形成了「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天然藝術品「樹屋」,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一個有趣的探險空間。根據台南市府文化局調查,「安平樹屋」的砌牆古磚部分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從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及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台鹽老員工也指出一九三五年在此上班時,倉庫牆面就已經有榕樹盤根。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的安平樹屋,經過台南市府重新打造,猶如明珠蒙塵經仔細擦拭後,終於綻放出閃亮的光芒,市府對安平樹屋的設計手法,是將樹屋視作一開放地景藝術,因為景觀特殊,已吸引不少單位接洽辦活動,包括展覽、服裝秀、生態自然教學等,目前也是安平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安平樹屋」是因時空變遷、產業轉型而造成了倉庫閒置的處境,卻意外的形成了一個自然生態與產業人文融合的歷史痕跡。
緊鄰德記洋行的安平樹屋,一直到台南市府將其整建及搭設觀景棧道後,才讓大家能一睹「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奇觀。
因為倉庫荒廢多年後,週遭的百年老榕卻仍然蓬勃生長,其氣根在屋頂上盤根錯節、攀附成長,於是形成了「樹屋」。
「安平樹屋」的整修,除增加綠地及開放空間外,也因緊鄰三級古蹟「德記洋行」,有將古蹟周邊景觀聯成一體的效果。
「安平樹屋」的環境是獨一無二的,整建後仍保留原始的空間感,曾有很多視覺藝術家在此進行作品展覽。
在生態設計上,以原生榕樹為主,所有動線均穿梭榕樹間,藉由群聚榕樹、古老磚牆所構成。
老榕樹堅韌的生命力,彷彿是鬼斧神工的建築師,搭建出枝葉、樹根與牆結合成一體的獨一無二建築。
「安平樹屋」的建材部分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從窗框基石及木屋架構判定,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晚期。
因荒廢多年,老榕樹氣根自損壞的屋頂上垂下攀附生長,形成「樹屋」的特殊景觀。
進入「安平樹屋」的人,無不驚奇於樹與屋的渾然天成,由上向下俯瞰,看樹、看屋的視野都大不同。
進入「安平樹屋」的人,對這「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奇景,無不贊歎不已。
由於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安平樹屋」一直是安平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
「安平樹屋」因為景觀特殊,吸引不少單位接洽辦活動,包括展覽、服裝秀、生態自然教學等。
安平樹屋宛如台灣版的「吳哥窟‧塔普倫寺」,有一份歲月流逝後的滄桑美感。
榕樹間架設鋼構空橋,參觀動線遊走環繞整個樹屋,從空橋上方俯視,榕樹枝頭、樹幹與枝葉盡收眼底。
「安平樹屋」最早為「日本鹽業株式會社」的倉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歷經了多少風風雨雨,多棵百年老榕樹目前已繁衍成為一片榕樹林,枝繁葉茂、蔚為壯觀,展示著蓬勃生機。
老榕樹任意生長,日積月累下,氣根綿密,複雜中多了 一分奇特情趣。
將德記洋行與樹屋間的矮牆打通,購買一張門票可參觀二處景點,異國風情的洋行建築與樹屋特有的斑駁景象,形成強烈對比。
原本荒蕪陰森的樹屋,經過規劃整修後,已成為安平地區的人氣觀光景點。
更多資訊:《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Nikon D70 2006/06/19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