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篇:【 走馬塘古村落 】

    鄉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社會基層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其所擁有的濃厚鄉土氣息和文化風貌,充滿著原生文化的魅力,現在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在中國各地,由於經濟、文化、地理環境等因素,至今還遺留著許多數百年乃至上千年歷史的古老村落,這些古村落至今還保存著多年前的生活狀態和建築原貌,其中一些文化和習俗,更是現代生活很難再體現的,走進這些古村落,就好像走進歷史、走進先民的生活。這些有著悠久歷史傳承和累積了深厚文化的聚落,是中國鄉土文化的代表,也是研究和鑑賞鄉土文化最重要的對象,它們反映了千百年來中國鄉村社會歷史的面貌,體現了古代先民對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的思考和追求,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人居理念,吸引了現代人們發掘、鑑賞的興趣和探尋的腳步。

    中國浙江省東部,山清水秀、地靈人傑,在這裡有一處少為人知的「走馬塘」古村落,它位於寧波市茅山鎮的南方,整個村莊群水環繞,水路四通八達,被形容為「四明古郡、文獻之邦,有江山之勝、水陸之饒」。走馬塘村落格局完整,至今水系、橋樑大都還保留了原有的風貌,而規模龐大的清代古建築群更是蘊藏著許多令人驚喜的精緻遺存。有四條渠道環抱村落,還有十餘個大小形態各異的水池,池中植荷,上有石板步橋,每到荷花盛開季節,池中荷花亭亭玉立、風姿綽約,使村落顯得更加清新脫俗。村中陳氏家族自宋朝至今三十八代在此聚族而居,耕讀、興學、重教,家族儒學文化深厚,歷代總共出了七十六個進士,一百多個官吏,因此被稱為「中國進士第一村」,是寧波平原古代農業社會耕讀文明的典型村落。


「走馬塘」位於寧波市茅山鎮,自北宋起,這個小小村落竟出了七十六位進士,因此被稱為「中國進士第一村」。


來到「走馬塘」,沿著古村的石板路探尋,檐牙高挑的明代建築隨處可見,而清代老宅更是比比皆是。


時間經過千百年,老房前的荷花池依舊,「走馬塘」的印象就在時光的追溯中點燃。


走馬塘村落格至今還保留了原有的風貌,並蘊藏著許多令人驚喜的精緻遺存。


年代遙遠神秘的古村落,已經引發了人們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但「走馬塘」村落還未開發,因此目前參觀無須任何門票。


飛檐高聳、渠道縱橫,馬頭牆如桅似帆,還有獨特而充滿先民智慧的水系,是走馬塘傲視現代文明的一個充足理由。


水源的利用方式以及給排水方式的優劣,是衡量江南村落興衰的重要指標。


「走馬塘」先民建造的水系環繞全村,形成了完備的河網防務系統,能使村民最大程度地抵禦乾旱和火災的侵襲。


古村建築以飛檐和石窗最富特色,而精美的石雕花窗不僅有透氣通風的作用,而且有木窗所沒有的防火防盜功效。


雖然已經老舊破敗,但這些具有文化和高度建築造詣的老宅仍在表明,它曾有過輝煌的時光。


是什麼維繫了一個部族、一個村落人們千百年來的長相廝守?是什麼使一種生活方式歷經幾個世紀的風雨而不褪色?


民風淳樸是「走馬塘」最可貴的,可以通過與村民的交流來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


古村落是那延續數百年的自然經濟與耕讀生活方式,以及當地村民的集體傳承行為所鑄造而成的聚落形態。


歷經千百年的村落,通常是一個時期文化的具體象徵。


北宋進士陳矜任明州知府,死後葬於茅山,其子為父守陵,帶家眷定居走馬塘,遂成為今走馬塘人的祖先,至今已傳三十八代。


古村落之所以能完整地保存下來,是村民血液裡流淌的保護意識,是因為對祖宗的崇敬而遺留下來的產物。


古村頑童,大多為陳氏後代子孫,祖先都是德劭賢儒,因此不能小看他們,也許將來都是博士生。


老牆門刻劃著歲月的滄桑,裡面荒蕪一片,只聽到門後的狗叫聲。


年代久遠,很多房子已經頹圮,走進這些古村落,就好像走進歷史,走進先民的生活。


這裡還保存著多年前的生活狀態和建築原貌,其中一些文化和習俗,更是現代生活很難再體現的。


精美的建築遺產有較高的考古及審美價值,在享有聲譽的同時,就會逐漸成為旅遊觀光者注目的焦點。


雕工精細的青石板,看來年代久遠,不知從哪裡拆除下來,就這樣隨意棄置路旁,殊為可惜。


中國古村落在人居與環境佈局方面,很注重融匯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順應自然、合理佈局。


「大巧若拙、大匠無名」,走馬塘遺留下來的建築和世代因襲的耕讀文化有著一樣重要的地位。


古村落到處是荒蕪的宅院和即將傾圮的磚牆,歷史古蹟的價值就在於它永遠無法再生,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感覺。


也許是年代久遠,也許是宅院過於寬大疏於打理,庭院深深,野草叢生,野花在牆縫間迎風搖曳。


和其他鄉村一樣,這裡的年輕人大多進城謀生,村中僅剩老弱婦孺緊守著家園。


天真浪漫的孩童,雖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古村,仍然擁有無憂無慮的清凈和純真。


裸露的牆磚,經過幾世紀的風雨侵襲,雖然顯露疲態,卻仍屹立不倒。


古老的宅院,門板上文革時期的標語依稀可辨,像在訴說著那不堪回首的歲月。


古村落的建築,處處體現了先民對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的思考和追求。


雖然現在的「走馬塘」已經破敗不堪,但是散落其間的古代建築所蘊含的深厚文化,還是令每個到過這裡的人們深為嘆服。


這些有著悠久歷史傳承和累積了深厚文化的聚落,是中國鄉土文化的表徵,也是研究和鑑賞鄉土文化最重要的對象。


斑駁的木格門窗,顯示著古村落曾經輝煌,但已成歷史。


古村落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和獨特的人居理念,現在已逐漸吸引了人們發掘鑑賞的興趣和探尋的腳步。


古村落的美,是因它具有頑强的生命力,但古村落的保護和現代化生活之間的矛盾不容忽視,如何維護,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古村落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不容樂觀,不應對他現存的種種問題視而不見。


村落的「百年消防隊」舊址,可惜村人不理解它的價值,裡面古董級的消防設備竟捐贈給了上海有關部門。。


古村落的保護迫在眉睫,而維護也應融入現代的智慧,在保護與建設中創造未來的古蹟。


拆屋遺下的古老石材堆滿一地,保護與文明的追求正處於一種尷尬的兩難局面,惜之有心,護之無力,毁之無奈! 

Nikon D70 2006/07/12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