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篇:【 河姆渡遺址 】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濱臨在浩蕩東流的餘姚江,遺址發現於l973年,面積四萬平方公尺,由相互疊壓、聯繫的四個文化層組成,其文化遺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早期的先民就在這樣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和生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先後經過兩期的考古發掘,從五千年前的第一文化層開始,到七千年前的第四文化層,時間延續長達二千年左右,兩期考古發掘,共出土七千餘件文物,遺址以其悠久、獨特而又豐富的文化內涵,被學術界命名為「河姆渡文化」。它是目前所發現中國東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其文化特徵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說明早在七千年前,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先民們,經過長期的摸索、觀察、實踐,已經脫離了原始的狀態,發展到使用成套農業生產工具,普遍種植水稻的階段,農業已成為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
「河姆渡遺址」以第四文化層最為重要,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稻谷堆積,據農業學家的鑑定,確認為人工栽培水稻,這證明了長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遺址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面積木構建築遺跡,縱橫交錯、蔚為奇觀,有的一排長達二十五公尺之多,這種成熟地使用卯榫的木結構建築,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中國所罕見,更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建築傑作。近年來,在寧波、餘姚、慈溪、奉化、象山、鄞縣以及舟山等地,又先後發現了一批植根於河姆渡文化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更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事實充分說明,早在約七千年前,生活在長江下游一帶的先民們,就在同大自然的艱苦奮鬥中,開發長江流域,直至進入文明社會。
「河姆渡遺址」以第四文化層最為重要,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稻谷堆積,據農業學家的鑑定,確認為人工栽培水稻,這證明了長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之一。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遺址第三、四文化層中,發現了大面積木構建築遺跡,縱橫交錯、蔚為奇觀,有的一排長達二十五公尺之多,這種成熟地使用卯榫的木結構建築,設計之科學、規模之宏大,不僅是中國所罕見,更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的建築傑作。近年來,在寧波、餘姚、慈溪、奉化、象山、鄞縣以及舟山等地,又先後發現了一批植根於河姆渡文化後期的「良渚文化」遺址,更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事實充分說明,早在約七千年前,生活在長江下游一帶的先民們,就在同大自然的艱苦奮鬥中,開發長江流域,直至進入文明社會。
一次偶然的挖掘,揭開了一個奇蹟,農民興修水利時,發現了「河姆渡遺址」,由此這個掩蓋了七千年之久的文明破土而出。
「河姆渡遺址」背靠四明山麓,濱臨著餘姚江,當時氣候溫暖濕潤,動植物資源豐富。
在河姆渡古渡口搭乘渡船,橫渡餘姚江,即可進入對岸的「河姆渡文化遺址」。
在這片先民生息、勞作過的土地上,重現當年考古發掘現場,展示七千年前新石氣器時代先民生活、生產的狀態及場景。
入口「雙鳥朝陽」的河姆渡出土石刻圖騰,三塊巨石堆砌成品字型中空洞狀,寓意著人類從山洞走向平疇的歷史過程。
「河姆渡遺址」生動而形象地展示著遠古的歷史起源和文明啟蒙,對研究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具有保貴的價值和普及意義。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鯤鵬,表現了河姆渡先民崇鳥的文化習俗。
博物館內設三個陳列廳,共展出文物四百餘件,詳細地介紹了「河姆渡文化」的基本情況。
「河姆渡遺址」當年的考古發掘現場。 ( 翻拍自現場展示圖片)
展出的兩個男女人頭骨和復原的頭像,讓觀眾見識到我們遠祖的模樣,維妙維肖、栩栩如生。
河姆渡先民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藝,生動逼真的陶塑,優美的刻畫裝飾與絢麗的繪畫,創造了輝煌的原始藝術。
在出土的眾多生活、生產工具,甚至是建築構件上,都發現了許多能反映河姆渡先民具有較高水平的原始藝術作品。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堆積稻穀,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遠,在其它遺址中是絕無僅有的。
稻作農業在河姆渡已有重大發展,出土的陶缽內部經常能看到燒糊的鍋巴。
考古挖掘除了出土大量的稻穀,還有翻土用的工具「骨耜」、「木耜」及其他農耕器具等物件。
以「夾炭黑陶」為主的缽、盤、盆、罐、等生活器具,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東方民族的飲食習慣已基本形成。
遺址現場出土的小孩骨骸,經過鑑定,確定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
「雙鳥朝陽」象牙雕刻是原始藝術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了原始農業發明以後,先民對候鳥和照耀萬物太陽的崇拜。
「河姆渡文化」留下了許多構思奇巧、寓意深遠的藝術作品,那種審美意識和整齊、穩重的藝術作品,令人讚嘆不已。
「遺址現場展示區」以再現先民生活為主體內容,展示出復原的「杆欄式」建築,重現當時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一期文化共發現有規律的排樁二十五排以上,高出地面,豎立柱架,橫樑蓋頂,這種建築形式稱作為「杆欄式」建築。
「河姆渡遺址」卯榫木構件的出土,糾正了以往只有金屬工具產生以後的春秋戰國時期才有卯榫技術的記載。
二期文化發現距今約五千六百年左右、由二百餘根樁木和長圓木等組成的水井,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的木構水井。
「杆欄式建築」從地面架空的手法,有利於通風防潮和防獸類侵襲,非常適合當時的河姆渡氣候及地理環境。
「夾炭黑陶」是河姆渡出土陶器的主要特徵,運用條盤築法和貼塑法製成泥胚,飾以圖紋,燒製成陶。
在復原的「杆欄式」建築內外佈置著各類生活、生產場景,使人彷佛回到了遠古時代,親身體驗先民創造燦爛文化的過程。
發現不少飾有鳥和太陽結合的圖騰,反應了原始農業對自然的依賴和先民對候鳥和太陽的崇拜。
「楊梅」盛產在浙江餘姚一帶,「河姆渡遺址」園區內種了很多,任人隨意採摘,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除了稻米以外,自然資源對「河姆渡文化」仍有著重要作用,農業在它發生的初始階段尚未能輕易取代漁獵採集。
因為稻米的種植而產生了糧食加工工具,尤其是木杵,更是同時期其他遺址所罕見。
河姆渡文化時期行族外對偶婚,當時的先民們對男女結合、生育的認識還很懵懂,帶有許多神秘色彩。
「哺育小孩的母親」:經考據,河姆渡文化早期,子女知母而不知父,屬於母系社會。
用骨、角、獸牙和玉石材料制成的工具,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體現。
「河姆渡文化」所發現的卷布棍、絞紗棒等原始紡織機構件,迄今在同時期前後的遺址中可謂獨一無二。
「河姆渡遺址」被公認是中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它充分証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搖籃。
Nikon D70 2006/07/26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