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篇:【 南雅奇岩 】

    台灣東北角海岸風景區北起台北縣瑞芳鎮的瑞濱,南至宜蘭縣頭城,全線依山傍海,除鹽寮、福隆一帶是海積地形的綿延沙灘外,全區以海蝕地形為多。因為岩層軟硬層相間,加上長年飽受東北季風所帶來的強風巨浪侵蝕,海岸線上呈現灣岬羅列、奇岩嶙峋的奇特景致,擁有北台灣最豐富的地形地質景觀資源。位於北濱公路邊的「南雅」,是東北角海岸的一個賞遊點,海邊的岩石千奇百怪,可說是東北角最明顯的象徵。南雅是古時平埔族「三貂四社」中的一個聚落,舊稱「南仔吝」,據說是「湳仔」轉名而來,湳仔的意思為淋水之急,表示此地雨水多,每年九月到翌年三月受東北季風的影響,大多瀰漫在煙雨濛濛之中。南雅此段海岸山勢陡峭,景觀甚為特殊,最令人稱奇的是各種造型奇異、鬼斧神工的風化紋石錯落其間,彷彿一座戶外大型雕塑博物館,而神似彩繪的風化紋路更是南雅岩石最優美的特色,開車經過南雅時,記得在路邊停車場下來走走,把這一份奇岩美景映入眼中、放入心中,盡享大自然的美。

   「南雅」這一帶的岩層為大埔層砂岩,其岩塊的垂直節理甚多,順著節理受風化侵蝕作用而成針狀或柱狀的「岩峰」,受到東北季風多風多雨的影響,砂岩中的節理易受雨水侵蝕及風化作用,造成岩石內含鐵的礦物,氧化形成氧化鐵的帶狀花紋。隨著岩層的節理或軟硬不同而有不同的侵蝕速率,通常是節理面及岩層鬆軟的部份易受侵蝕而崩壞掉落,漸漸的在岩石身上產生凹凸不平的表面,加上風化作用的影響,使得岩石的色彩有深淺不同的改變,而形成外型奇特的岩石,故有人將之稱為「霜淇淋岩」。南雅奇岩常為開車走東北角海岸線上的遊客所忽略,僅與之擦身而過,其實北部濱海公路沿線有許多這種鬼斧神工的奇石巨岩,當年濱海公路修築工程時,從水湳洞、南雅到和美一段是開鑿山壁而成的,在炸山開路時也將許多山脈開鑿成美麗又奇怪形狀的岩石,不管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都能讓人產生許多美麗而生動的聯想。


北濱公路通車後,帶動了台灣東北角海岸觀光市場,交通部觀光局成立東北角海岸風景區管理處,全力發展此區的觀光資源。


「南雅」是東北角海岸的一個賞遊點,海邊的岩石千奇百怪,可說是東北角海蝕地形最明顯的象徵。


「南雅」一帶的岩層因為軟硬層相間,加上長年飽受東北季風所帶來的強風巨浪侵蝕,擁有北台灣最豐富的地形、地質景觀資源。


「南雅」此段海岸山勢陡峭、依山傍海,景觀甚為特殊,最令人稱奇的是各種造型奇異、鬼斧神工的風化紋石錯落其間。


「東北角海岸風景」區典型的氣候特徵是全年有雨、氣溫高、海風強,這些氣候環境,深深的影響著這裡的植被以及地形作用。


台灣東北部是標準的沈降海岸地形,岩石經過千萬年海濤和東北季風不斷的侵蝕、風化之下,形成了各種渾然天成的奇形怪石。


如果風化作用沿岩層破裂面進行,則會造成岩石內含的鐵礦物起氧化作用,結果形成氧化鐵的帶狀「風化紋」。


神似彩繪的風化紋路是「南雅」岩石最優美的特色,彷彿一座戶外大型雕塑博物館。


台灣東北角海岸蘊藏著許多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加上海岸景觀資源亦非常豐富,發展生態旅遊將是重點之一。


「南雅」這一帶的岩層垂直節理甚多,岩塊順著節理受風化侵蝕作用而成針狀或柱狀的「岩峰」。


大型岩塊經風化作用的影響,使得岩石的色彩有深淺不同的改變,而形成外型奇特的岩石,有人將之稱為「霜淇淋岩」。


這些地景的塑成是自然的變遷,奇異的地質景觀,主要是地層經長期風化、侵蝕、搬運和沉積而成的。


台灣主要地質構造線方向,在本區主要是東北東的方向,東北角的地形深受地質構造控制,因此岩層的分佈幾乎也與海岸垂直。


受到東北季風多風多雨的影響,砂岩中的節理易受雨水侵蝕及風化作用,造成岩石內含鐵的礦物,氧化形成氧化鐵的帶狀花紋。


每一塊岩石在沈澱、風化、變形中孕育和成熟,經歷了億萬年水與火的錘煉,飽經滄桑和寂寞,它無言、不媚、不俗。


台灣東北角沿岸有許多峭壁和奇岩怪石群等景觀,懸崖峭壁高聳在海邊,充滿了動律,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觀光寶庫。


美麗的岩石是大地的精華和靈魂,每一塊岩石都隱藏著自然賦予它的神秘和靈氣。


台灣大部份沿海地帶的景觀,都是經由海陸交互作用形成的,而東北角一帶的地理位置加上岩層屬性,造就了許多特殊的地質景觀。


現在眼裡所見的每個地質現象,都是大自然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所遺留下來的痕跡,這是生命的紀錄。


「霜淇淋岩」近看時,可看到不少層理與交錯層,從交錯層的沈積方向,可判別海水的流動方向及流動能量的變化。


台灣的東北部海岸是一塊充滿珍貴的地質景觀與海洋生物的地方,擁有豐富多變的地質景觀。


台灣東北角「南雅」地區的風化紋地形、「北關海潮公園」的單斜脊地形、豆腐岩地形等,無一不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景觀。


岩石外觀有的形成紋理,有的就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圖案,如果把紋理圖案比喻為一塊石頭的知識內涵,而色彩則是它的智慧神韻。


岩面經過水流的波動,宛如一幅抽象的水墨畫,令人玩味。


風化岩石以極為質樸的模樣蘊涵著這個世界曾經發生過的驚天動地的變化,但很少人能夠讀懂它。


地質作用一般可分為內營力作用及外營力作用,外營力作用例如風化、侵蝕及沈積作用,一般可以在地表上觀察到。


地質現象也是一門物理及化學科學,岩石發生物理風化作用,主要有溫度、壓力及生物等三個因素。


岩石的物理風化作用,主要是使大塊岩石分解成較小顆粒的岩石,變成礫、砂、石等,而沒有涉及到化學成分變化的過程。


岩石化學風化作用最主要的方式有六種,分別是氧化、碳酸鹽化、溶解、水合、水解和生物作用。


岩石的化學風化作用,是指岩石中所含的礦物或化學成份發生變化,水和氧兩種物質,是促進化學風化主要的因素。


很多岩石只是一些簡單的顏色圖案,說是圖案,其實很隨意,但的確很美。


這裡不僅物理性的風化侵蝕作用雕塑著地形,看不見的化學風化作用更是時時刻刻腐蝕著岩石,為雕刻大地的侵蝕作用舖路。


岩石中的礦物和氧發生化學反應,或是元素失去電子的反應,此種現象在含鐵岩石中時常可見。


由於氧和岩石中的含鐵礦物作用的結果,使二價鐵變成三價鐵,故岩石表面呈現褐色。


有些石頭具有奇妙的外部造型和內部紋理,展示出各種形象,維妙維肖,這塊石頭您覺得像什麼?


台灣東北角海岸之陸域、溪流及海域蘊藏著許多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景觀非常豐富,使得本區成為北部休憩活動的重要據點。


岩石景觀是最特殊的,因為它形成於天然,而大自然不可能有兩塊相同的美麗岩石,每一塊岩石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岩石風化作用天然地形成了各種斑斕瑰麗的花紋,質樸的形態及朦朧的色彩,引人遐思。


奇石或賞石,主要以其顏色、質地、形態和紋理等體現它的美,有的酷似人物,有的極像飛禽走獸,有的具有文字象形。


世界所有的山巔海崖,石頭無所不在,很像什麽的,自然難得,但似像非像,留有想像餘地,才最耐看。 


岩石的外形和圖案,有的飄逸、也有的鈍拙,它的色澤質地,也有的艷麗、也有的質樸,人的心境也能在岩石中找到共鳴和寄托。


維持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根基,整個台灣東北角海岸最迷人的地方,除了寬廣的海洋之外,就是奇妙的地質現象。


經過千萬年地殼抬升的過程及風化作用才塑造成今日的模樣,東北角風景區內,海浪撞擊的動態美及地形景觀的靜態美最具特色。


「南雅」海岸岩石豐富的風化作用景觀,編織出細緻的線形之美,整個地形景觀的形成,彷彿雕刻師傅精心的傑作一般。


除了奇岩怪石,東北角海岸天上雲層的變幻,動、植物世界的繽紛色彩以及生物的多樣化等,也值得前往體驗。


觀賞岩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味,儒家感受到平和中庸,道家感受到質樸無為,而詩人也許會感受到浪漫。


台灣東北角相當普遍的海蝕平台一樣跟海水的沖刷有關,其他著名的海蝕崖、豆腐岩、蜂窩岩等也跟這些自然因素有關。


觀賞岩石,沐浴在大氣、大海之中,岩石的生存環境,融入風聲、濤聲的節奏韻律裡,會讓人覺得天地萬物、親如一家。


岩石海岸受波浪長期的侵蝕,在近海水面的地方形成海蝕凹壁,凹壁繼續發育,於是岩壁後退,逐漸形成了海蝕平台。


東北角的岩層以砂岩和頁岩為主,極易受外力破壞,如果我們再不警覺保護這些環境,以後恐怕無法再見到這些奇特的景象了。


這些造型奇異的圖案,它們是費盡千辛萬苦才被塑造成如今千變萬化的姿態。


岩層中如果有兩種以上成分構成,成分的硬度或抵抗風化的程度不同,在大自然風雨波浪的洗禮之下,便會形成如畫染的效果。


由於鐵銹物質深淺濃淡不同的組合與分佈,海邊的岩石表層經常構成一幅幅頗有意境的自然山水畫。


由於水和礦物質的聯合作用,就能在石頭上刻下這美麗的圖案,不得不讓人再次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陸上青翠的山脈,到灣岬相間、奇岩嶙峋,豐富的海蝕地形及美麗的海岸生物,使本區蘊藏著許多珍貴的自然生態資源。


如果擴大欣賞活動以及遊憩活動的範疇,那麼可以說,人們是透過各種感覺器官以及意識覺等方式,在風景區內捕獲美感。


「奇形岩」是質地較堅硬而形狀不規則的石灰質結合成塊石,在差異侵蝕作用下形成各種奇形岩石。


在海蝕平台上,可以見到突起、窪下的奇異圖案,這些變化都是因為風化及侵蝕作用,岩石軟硬、抗蝕力不同,而漸漸形成的。


岩石景觀的欣賞,除了從知性的角度去瞭解它的形成作用、組成、歷史,以及意義之外,當然更能作為純粹感性欣賞的體裁。


受到千萬年的海水及風化侵蝕,蕈狀石或其他含鈣質岩塊的表層常有蜂窩狀的外形,因而稱為「蜂窩岩」。


地球外殼形貌的改變,可以從野外活動中觀察,人類知識的獲得,大都是藉著眼睛的功能達成,因此培養觀察的能力十分重要。


從知性的層面來看,「南雅」的岩石記載著一篇大地的故事,從旅遊賞景的過程中或許能引起人一些觀察和思考的興趣。


這些海岸以及地質景觀都是非再生的資源,都是歷經好幾萬年的時間才塑造而成,因此我們必須加以保護和珍惜。


這些地質景觀形成的年代遠比我們久遠,要將這些美好的地質景觀永遠傳承下去,讓它們在這個地方盡情展現它們的奇特姿態。


雖然總有一天,現今的地質景觀會因自然變遷而消逝,但只要本質不受改變,相信它們也將會再有嶄露頭角的一天。


Nikon D70 2007/07/26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