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篇:【 白米甕砲台 】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住基隆港門,形勢非常險要,可能早在三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及荷蘭佔據時期即曾置砲台,故白米甕砲台又有「荷蘭城砲台」之稱。白米甕砲台的創建年代在清光緒年間,中法戰爭時,曾被法軍登陸佔領,今日所見之形貌,則為日據時期由日軍就其址改建而成。砲台呈長形平面,一字排開面對外海,大致可區分為砲盤區,指揮所及觀測台三個部份。砲盤區共備有四尊砲,每個砲座直徑約十五公尺,為堅實的鐵水泥所築造,惟目前已無大砲在此,只見四座砲座和子牆的遺跡。其後方並設有斜玻道可通往下面的貯彈庫,而指揮所及觀測台則分置於左右兩側的山丘上,左側的指揮所已改建,右側的觀測台則可由涼亭旁的石階拾級而上,視野遼闊,可充分欣賞基隆港內外全景及海天一色的景致。

   「白米甕砲台」經過日據時期的改建,設計觀念及設施配置方面是較先進的作法,且用材及施工亦頗為精良,雖歷經多年滄桑,但格局仍然保持完整,實屬難能可貴。白米甕砲台一字排開的配置,由左而右為指揮所、四個砲座、觀測台等並列面對海上,乃台灣現存砲台中唯一的形制。由於基隆港是一外闊內窄之漏斗形港灣,僅位於漏斗底部的二砂灣砲台需防衛內港及市區,而位於漏斗口西方的白米甕砲台則純屬制海砲台,故其指揮所、四座主砲台及觀測所均採向海面一字排開的設計,是有其道理的,由於白米甕砲台的主要任務是直接以火力摧毀敵船於港外,因此一字排開的方式更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砲火,進而達成「制海砲台」的目的。另外白米甕砲台地形上依恃在兩座小山丘間,可阻擋來自側邊的攻擊,而兩旁的高地則提供了絕佳的視野,成為指揮所與觀測台的最佳選擇,白米甕砲台已被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白米甕砲台」景區入口的壁飾,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共扼基隆港門,形勢險要。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及荷蘭佔據時期,即曾在此設置砲台,故白米甕砲台又有「荷蘭城砲台」之稱。


中法戰爭時,白米甕砲台曾被法軍佔領,今日所見之形貌,為日據時期由日軍就其址改建而成。


「白米甕砲台」經過日據時期的改建,用材及施工頗為精良,雖歷經多年滄桑,但格局仍保持完整,實屬難能可貴。


砲座的後側有四個斜坡道,通往下方設有鐵柵門的彈藥庫,深凹入地底下的彈藥庫銅牆鐵壁、堅固牢靠,不虞炮火摧毀。


「白米甕砲台」每個砲座直徑約十五公尺,為堅實的鐵水泥所築造,惟目前已無大砲在此,只見砲座和子牆的遺跡。


「白米甕砲台」的指揮所,基隆擁有的砲台遺跡約有十餘處,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變化,有的仍然保存完整,有的則只剩殘跡而已。


左側小丘上的石砌指揮所,光復後由國軍駐守,其前半部已經改為機槍陣地,一旁並添置碉堡。


砲台主體四個砲座一字排開,砲座的側牆以玄武岩石條砌成,設計簡潔有力,與前方之基隆外港構成一幅壯闊的山海景觀。


砲台旁的「協和火力發電廠」,三根高聳的煙囪已經成為這個地區的標誌。


「白米甕砲台」原有的大砲除一尊移至中正公園外,其餘均已不知去向,僅剩空蕩的砲座遺跡。


「白米甕砲台」座落在海拔七十公尺的高地上,不僅兩側有天然的屏障,更可於高處設指揮台與觀測所,敵人海上動向一覽無遺。


「白米甕砲台」地形上依恃在兩座小山丘間,可阻擋來自側邊的攻擊,而兩旁的高地則提供了絕佳的視野。


前面的機槍陣地及後方高地的碉堡,都是後來國軍駐守時才改建的。


從高地碉堡位置可以俯瞰基隆內港碼頭,基隆港是台灣第二大港,運輸方面以貨櫃為主、散貨為輔,並有多條國際客運航線。


「白米甕砲台」為基隆港口西岸的第一道防禦線,緊臨蔚藍海岸,景色頗為清新,目前白米甕砲台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在此可遠眺離島基隆嶼,海天一色,加上前方的椰子樹,頗有熱帶風情。


從涼亭旁陡峭的石階,可攀爬而上至觀測台,上面視野遼闊,可充分欣賞基隆港內外全景及海天一色的景致。


砲台由左而右依次為指揮所、砲座、觀測台等,一字並列面對海上,可發揮最大的攻擊炮火,而達成「制海砲台」的目的。


本建築為砲台遺跡三棟主要建築物之一的「庫房」,之所以珍貴,在於完整地保留了其它砲台庫房都已不復存在的鋼製屋架結構。

更多資訊:《交通部觀光局》

Nikon D70 2007/08/15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