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篇:【 凱達格蘭文化館 】
「凱達格蘭文化館」位於台北市北投溫泉博物館斜對面,有感於台灣原住民各族群之文化,一直無法被完整記錄與呈現及原住民社會福利與設施之不足,台北市政府原民會經過多方爭取,在北投成立了「凱達格蘭文化館」,提供了原住民相關主題之多媒體展示播放、傳統文物展示、會議、表演空間及教育研習等多功能用途場所。凱達格蘭文化館係指提供台北市所有原住民十族及平埔族群展示、研習、集會、表演及活動的公共空間,而非僅只限於凱達格蘭族使用。文化館樓高十層,一到三樓為原住民文化展示區,透過多媒體及實物陳列,介紹平埔族及高山十族的重點特色及文物。其他樓層分別提供會議、表演、圖書查詢、舉辦工藝、族語教學等課程或相關研討活動。凱達格蘭文化館除了提供知性的遊憩空間,更肩負教育意義,讓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族群的人,體認不分彼此攜手邁向現代化的願景。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部落居住的地方,凱達格蘭族也是台灣北部地區最早居住的原住民之一,雖然政府在行政措施上,目前仍未將其納入國人所瞭解的「原住民族」加予輔導,但歷史上、文化上和感情上,「凱達格蘭」一詞代表平地原住民族的圖騰象徵,也具有廣義「原住民族」之涵義與地位。我們在看待凱達格蘭文化館落成啟用之歷史意義時,必須先要有對凱達格蘭族此一基本的認識及包容的胸襟。最重要的是,凱達格蘭文化館是都市原住民語言文化傳承及傳統技藝研習的一個原住民專屬空間,是都市原住民共同享有的一個據點,也是一個融合文化、語言、技藝研習及當代原住民藝術展示的場所,更是一個凝聚都市原住民族群情感和團結共榮的重要窗口,除了可增厚台北市民對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欣賞與認知,促進原漢二族相互的包容與尊重,也將台北市更向世界級多元文化藝術之都往前推進一層。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部落居住的地方,凱達格蘭族也是台灣北部地區最早居住的原住民之一,雖然政府在行政措施上,目前仍未將其納入國人所瞭解的「原住民族」加予輔導,但歷史上、文化上和感情上,「凱達格蘭」一詞代表平地原住民族的圖騰象徵,也具有廣義「原住民族」之涵義與地位。我們在看待凱達格蘭文化館落成啟用之歷史意義時,必須先要有對凱達格蘭族此一基本的認識及包容的胸襟。最重要的是,凱達格蘭文化館是都市原住民語言文化傳承及傳統技藝研習的一個原住民專屬空間,是都市原住民共同享有的一個據點,也是一個融合文化、語言、技藝研習及當代原住民藝術展示的場所,更是一個凝聚都市原住民族群情感和團結共榮的重要窗口,除了可增厚台北市民對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欣賞與認知,促進原漢二族相互的包容與尊重,也將台北市更向世界級多元文化藝術之都往前推進一層。
「凱達格蘭文化館」位於台北市北投溫泉博物館斜對面,樓高十層,是一棟現代化的建築。
這是繼原民會在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興建的「原住民文化園區」之後,由台北市政府斥資在都會區所興建之原住民文化館。
本館為台北市原住民族共同使用的空間,是全台灣原住民族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台北市民休憩、欣賞和瀏覽的一處文化景點。
「凱達格蘭文化館」的成立,除了可增進台北市民對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欣賞與認知,也能促進原漢二族相互的包容與尊重。
這是一個新舊交融、原鄉與都會、傳統與現代、常民文化與精英文化兼容並蓄、相互輝映之原住民文化中心。
「凱達格蘭文化館」係提供所有原住民十族及平埔族群展示、研習、集會、表演及活動的公共空間,而非僅只限於凱達格蘭族使用。
「凱達格蘭文化館」提供了原住民相關主題之多媒體展示播放、傳統文物展示、會議、表演空間及教育研習等多功能用途場所。
二樓之平埔族群展示區及三樓之當代原住民十族之展示區,為固定及常態之文物陳列場所及各族歷史文化的基本介紹。
凱達格蘭族係平埔族群的一支,也是台灣北部地區最早居住的原住民之一,「凱達格蘭」一詞代表平地原住民族的圖騰象徵。
台灣原住民因應不同的生態而發展出不同型態的採集、狩獵、漁撈及農耕的方式,同時也衍生出不同的聚落型態及建築方式。
近年來台灣原住民的研究蔚為風潮,日治時期的研究成果也受到正視,這裡也展出一些日據時期原住民的珍貴文物。
台灣平埔族為南島語系民族的一支,數千在前移民至台灣,漢人來台後,和平埔族人密切接觸,平埔文化因而迅速被漢文化同化。
十七世紀初葉,平埔族的分佈區域以西部平地為主,自明鄭以來,漢人大批相率度台,平埔各族首面臨漢文化的強大衝擊。
漢人移民來台後和平埔族人密切接觸,平埔文化因而迅速被漢文化同化,再加上異族通婚之故,平埔族人漸次融入漢人系統中。
「凱達格蘭文化館」除了提供知性的遊憩空間,更肩負教育意義,讓來自不同族群的人,體認不分彼此、攜手邁向現代化的願景。
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在人種上屬馬來人,台灣是南島語族分佈的最北端。
「凱達格蘭文化館」是都市原住民語言文化傳承及傳統技藝研習的一個原住民專屬空間,是都市原住民共同享有的一個據點。
台灣的原住民人數目前約有四十多萬多人,在古代南島民族的起源、以及遷徙和擴散的過程當中,佔有極關鍵性的地理地位。
這是一個融合文化、語言、技藝研習及當代原住民藝術展示的場所,更是一個凝聚都市原住民族群情感和團結共榮的重要窗口。
台灣原住民族目前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平埔族則早已失去原有的語言和習俗。
「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族中人數最多者,社會以母系氏族組織為主,而部落之政治、司法、戰爭、宗教等公共事務則由男性處理。
「阿美族」女子服飾以紅色及黑色為主要色系,男子則以藍色上衣、黑色短裙或紅色綁腿褲為主要裝扮。
「 達悟族」又稱雅美族,分佈於台東的蘭嶼島上,為台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由於生活環境的獨立,傳統文化保存得最為完整。
「卑南族」全族分居八個部落,有「八社番」之名,分布在台東平原的卑南鄉一帶,為所有高山族中漢化最深的民族。
「魯凱族」傳統社會組織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階段,貴族享有神話上血緣之優越性及土地所有權之經濟特權。
「鄒族」部落的祭儀以及「戰祭」,最為重要,迎靈、娛靈、送靈之祭儀過程繁複,尤以歌舞的階段性、節奏性配合頗值得深究。
「鄒族」女子以頭巾纏髮,黑裙、藍色長袖胸衣為主,目前頭巾的形式已改為帽子形式的簡便頭飾。
「布農族」是典型的高山民族,祭儀中所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以精緻搭配合宜之八部合聲,震驚全世界。
「賽夏族」祭儀活動以矮靈祭為其中最重要者,而族中歌舞精華亦以此為主,由於居住地鄰近泰雅族,在物質文化上受其影響較多。
相傳「邵族」的祖先因追逐白鹿而遷至日月潭定居,社會組織是以父系外婚氏族為其文化特徵,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
「排灣族」是個階級分明的族群,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行封建制,家族由長嗣(或男或女)來承繼。
排灣族的服飾在原住民當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表現出極高的刺繡藝術天份。
( 翻拍自現場展示圖片)
「泰雅族」織布技術發達,技巧繁複且花色精巧,並有黥面習俗,社會組織以祖靈祭祀團體為主,最重要的祭儀活動為祖靈祭。
「噶瑪蘭族」過去居住於宜蘭,目前遷居到花蓮和台東,因為相信萬物有靈而延伸出特有祭儀文化與治療儀式。
來自石梯坪升火工作室的噶瑪蘭族藝術創作者「馬浪.阿雄」,正在地下一樓展出〈 椅我相遇.漂流對話 〉漂流木創作展。
本館地下一樓作為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展示才華及心血的專屬空間,未來原住民的藝術工作者將可在此找到一個專屬的天地。
「馬浪.阿雄」利用漂流木,創作出一張張代表不同意像的原木椅子,這種渾然天成的美感,是來自藝術家的巧思妙手。
椅子的形狀像是大自然的生物,原木所散發出的香氣,也讓民眾彷彿置身在山林之中。
漂流木創作是最適合海洋台灣的藝術表現,也是感染力十足的新原住民藝術創作,足以讓台灣東部海岸建立起獨有的文化風貌。
漂流木創作,要有無限的想像力及創意,漂流木藝術作品的深度,值得細細品味。
更多資訊:《 凱達格蘭文化館 》
Nikon D70 2007/09/07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