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篇:【 基國派老教堂.蝙蝠洞 】
「基國派老教堂」位於桃園縣復興鄉三民村,「基國派」又名「 Tuba」,為復興鄉的泰雅族部落之一。「基國派」一詞據信是日文,其意義為何如今已不可考,而目前部落內則是通行泰雅語發音的「讀法阿」部落名稱。讀法阿指的是族人用來捕魚的「魚籐 」,因為基國派部落就位在大漢溪上游,所以部落居民除了傳統農作之外,也有發展小型捕撈漁業 。「基國派老教堂」興建於1963年,當地原住民因為交通不便,建材取得不易,故在附近找大石頭興建教堂,長久以來乃是當地泰雅族的信仰中心。後來因不敷使用,另外蓋了一座新教堂,在產權移轉後傳出將拆除的消息,經族人及桃園縣文化局與新地主溝通,教堂原貌終得保存下來,在文建會的主導下,用單純的環境空間基調來呈現古建築的美感,並與當地泰雅族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內部改設成泰雅文化的傳習中心。當初教堂以「通往天堂之鑰」的概念設計教堂的入口,並且到北投一帶聘請打石師傅來建造,入口的斜頂以及十字架,特別以細工做出曲弧,使教堂的造型在古樸厚實之外,增加了細膩優美的線條,也因此獲選為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於2004年公告指定為歷史古蹟。
「蝙蝠洞」則位於三民村東側的溪谷間,與「基國派老教堂」相距不遠,是一處渾然天成的自然奇景,因隱身於溪畔的崖壁間,直至1931年才被發現,岩洞形勢天成、粗曠原始,為台灣罕見具有山水之美的天然山洞,以前因為有大量蝙蝠棲息於此,因而得名,不過現在已經沒有蝙蝠的蹤跡。「蝙蝠洞」並不是一個深入地底的山洞,而是一個往內凹陷的大型岩穴,有一個半圓形的開口,穴內寬約五十公尺,高三十公尺、深二十公尺左右,外貌有點類似歌劇院的舞台,可同時容納好幾百人。洞穴前有一道瀑布流瀉,形成一窪清潭與一彎清溪蜿蜒谷中,娟秀的水簾,緩緩而流、清澈陰涼。因為此岩洞寬闊又緊鄰溪谷,環境幽靜,而成為野炊、烤肉戲水的最佳去處,假日時常吸引大批的人潮。近年三民村為發展觀光,以蝙蝠洞及鄰近的基國派老教堂為中心,串連附近各景點創造三民村的觀光價值,提供遊客更多 、更豐富的旅遊行程。
「蝙蝠洞」則位於三民村東側的溪谷間,與「基國派老教堂」相距不遠,是一處渾然天成的自然奇景,因隱身於溪畔的崖壁間,直至1931年才被發現,岩洞形勢天成、粗曠原始,為台灣罕見具有山水之美的天然山洞,以前因為有大量蝙蝠棲息於此,因而得名,不過現在已經沒有蝙蝠的蹤跡。「蝙蝠洞」並不是一個深入地底的山洞,而是一個往內凹陷的大型岩穴,有一個半圓形的開口,穴內寬約五十公尺,高三十公尺、深二十公尺左右,外貌有點類似歌劇院的舞台,可同時容納好幾百人。洞穴前有一道瀑布流瀉,形成一窪清潭與一彎清溪蜿蜒谷中,娟秀的水簾,緩緩而流、清澈陰涼。因為此岩洞寬闊又緊鄰溪谷,環境幽靜,而成為野炊、烤肉戲水的最佳去處,假日時常吸引大批的人潮。近年三民村為發展觀光,以蝙蝠洞及鄰近的基國派老教堂為中心,串連附近各景點創造三民村的觀光價值,提供遊客更多 、更豐富的旅遊行程。
「基國派老教堂」位於桃園復興鄉三民村,是走北橫必經之地,獲選為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的老教堂,就隱藏在這裡。
圖左上的教堂是因部落內信眾越來越多,在舊教堂場地不足的情況之下,族人另建的新教堂。
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人口僅次於阿美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第二大族。
這座有著歐洲鄉村風味的老教堂,全部用石頭打造,是在部落信徒的信仰力量之下,由家戶分工從溪中挑石頭合力建造的教堂。
老教堂以「通往天堂之鑰」的概念設計教堂入口,為求歷久不衰而選用石材,也使得造型更古樸厚實。
這座石造的天堂之鑰,伴隨讀法阿族人一起喜怒哀樂的老教堂,至今依然挺立,屋頂的十字架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孤寂又聖潔。
教堂牆面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不同的鑿痕和質感,天然的石材加上手工的雕琢,每一處細節,都賦予這座教堂豐富的表現層次。
老教堂沒有華麗的外表,線條簡潔的木格方窗,呈現出教堂在工藝美學上的特色。
重修記念碑石鑲嵌在老教堂的牆基上,作為永久紀念,基國派老教堂搶救工程更加凝聚了族人的向心力,並傳承部落文化。
重修以後的老教堂內部轉變成為「讀法阿文化館」,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來經營,由部落成立的讀法阿文史工作室負責經營管理。
配合部落文化與產業的發展,教堂現在不定期舉辦展覽,賦予老舊建物新的生命。
重新定位為文化館以後,這裡將是讀法阿部落文化與外人或異文化接觸與宣揚的最佳窗口,還將肩負起振興部落傳統文化的工作。
老教堂展出由族人所提供的各種文物,如獵具 、織品、生活用具 、 飾品 、 容器等。
展出的內容以泰雅族的編織品為最多數,以苧麻為原料、植物染料為主的泰雅族織布,是原住民十族中最善於織造藝術的族群。
泰雅族傳統的編織技法沒有機械與動力的輔助, 純粹以簡單的道具和人力,加上泰雅婦女的眼細心細和經年累月的純熟技巧。
除部落主題特展外,亦常舉辦藝術表演、教育推廣等,同時也廣邀各地文化館做館際展覽交流。
「黥面」是泰雅族最具特色的文化,黥面對於泰雅男人而言,是成年的標誌、也是勇武的象徵,對於女子,則是善於織布的標記。
教堂內部主祭壇的位置並沒有恢復原來的佈置,而是推放了一些雜物,令人覺得美中不足。
老教堂的十字架經過四十餘年的歲月考驗,至今仍完好未受損壞,它的線條造型極為簡潔,顯現出獨特而古拙的風華。
這座靜靜佇立在三民村的老教堂,有著類似歐洲阿爾卑斯山腳下的風情,它已在讀法阿族人心中轉化成部落的象徵。
「蝙蝠洞」與「基國派老教堂」相距不遠,是復興鄉三民村一處渾然天成的自然奇景,現在已規劃成北橫沿線的一處風景區。
步道上面用磁磚拼貼出的蝙蝠圖案,顯示出此區明顯的特徵,規劃時的思考模式相當具有特色。
「蝙蝠洞」在還沒有開發成風景區時,須要攀爬巨岩及涉溪才能到達,現在則已經開闢有完整的森林休憩步道,變得非常容易親近。
在進入「蝙蝠洞」前有一有座涼亭及螺旋狀樓梯的觀景台,登到頂端可以環顧四周青翠的山巒。
經由涼亭邊的步道下到谷底,一座小橋橫過小溪連接到對岸,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溪水,森林步道可作森林浴,吸收芬多精。
這裡是踏青郊遊的絕佳去處,走在溪畔聽蛙鳴蟬嘶等自然的樂章,可滌淨人間俗慮,忘卻塵世羈絆。
由步道口行至「蝙蝠洞」約莫十五分鐘,以前必須攀附繩索越過這塊巨石才可到達,現在則已開闢出階梯。
「蝙蝠洞」其實是一個大山凹,側面看呈三角形,1931年才被發現,據說當時有許多蝙蝠倒吊在山壁上,但因為被大量獵殺而絶跡。
「蝙蝠洞」寬約五十公尺,高三十公尺、深二十公尺左右,洞體規模宏大,可同時容納好幾百人,侵蝕、風化形態十分奇特。
這是難得一見的特殊地質景觀,巨大的岩石與懸空的岩壁成為以前蝙蝠聚居的理想窩巢,氣勢非凡,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之象。
「蝙蝠」是飛行的哺乳動物,種類數目在哺乳動物中佔第二位,是一種很合群的動物,經常數以萬計的群居在沒有人跡的洞穴中。
「蝙蝠洞」是岩層歷經千百萬年的地殼變動,受不斷擠壓、侵蝕而破碎形成的巖穴,是珍貴的地質遺跡。
洞穴前有一道瀑布流瀉,形成一窪清潭與一彎清溪蜿蜒谷中,娟秀的水簾,緩緩而流、清澈陰涼。
整個洞內自然原始風貌都保持的相當完好,洞內的岩壁被時間與風化侵蝕所形成的紋路,宛如一幅印象派畫作。
洞穴呈不規則半月形,陡壁對峙、遮天蔽日,散落的巨石錯列有致,周邊叢林茂密,岩壁上的風化侵蝕痕跡,紋路清晰。
「蝙蝠洞」形勢天成、粗曠原始,為台灣罕見具有山水之美的天然山洞。
瀑布是因溪流流經斷層巨岩渲瀉而下所形成,因落差產生淘蝕作用,使瀑底形成深潭,仲夏酷暑時,此清潭不失為消暑的好去處。
「蝙蝠洞」的特殊地質景觀,不論是做為休閒旅遊或是地質景觀的教學研究,都是一處寶地。
「蝙蝠洞」腹地寬廣,又緊鄰溪谷 、環境幽靜,洞內亦可避雨,現在假日時常吸引大批的人潮來此野餐及烤肉戲水。
「俄氏草」為台灣原生種,在低至中海拔潮溼、水氣充足的岩石及山溝旁,均常見其蹤影。
Nikon D70 2007/09/22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