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篇:【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國立臺灣博物館」位於台北市二二八和平公園北側,成立於1908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也是第一座以臺灣本土自然史、原住民人文史料為收藏重心的博物館。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紀念臺灣南北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於1908年10月24日設置「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開館時有典藏品一萬多件。1915年博物館的新館舍於臺北新公園內落成啟用,成為日本殖民政府在臺興築之公共建築中的代表性傑作之一 ,是臺灣日治時期唯一度過戰火、經歷政權更迭,至今仍於原址開放營運的博物館。臺灣博物館本身是一座揉合了多種古典西洋建築元素的建築體, 外部造型採希臘復古樣式,入口正面為希臘神廟式的建築式樣,逐級而上的階梯、巨大的多立克柱式和飾有華麗花葉紋飾的山牆為主要的特徵,搭配頂端的羅馬圓頂,塑造出莊嚴神聖的權威意象,正面朝北面對館前路,背面面向二二八和平公園,使博物館可以收攬到園內最多的庭園景觀。
這座從上一世紀初就立於臺北火車站前的博物館,座居清代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以其典雅莊嚴的建築、豐富多樣的展示蒐藏與核心的地理位置 ,成為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1998年內政部評定為「第三級國定古蹟」。從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至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它見證了臺灣的歷史歲月,同時也記錄了這塊土地自然人文的點滴映像。透過博物館這扇窗,可以看到臺灣地質、人文、動物及植物發展的軌跡和面貌。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仍延續當年創館時的規模,目前設有人類學、地質學、動物學、植物學及推廣組等五個研究組,蒐藏研究以臺灣本土的文化歷史、生物物種及自然現象為主要方向,並將成果透過主題展示、教育活動、出版及各項合作計劃等方式呈現與延伸,以服務廣大群眾,達到博物館教育的目標。
這座從上一世紀初就立於臺北火車站前的博物館,座居清代臺北城東西主軸與南北次軸交叉點,以其典雅莊嚴的建築、豐富多樣的展示蒐藏與核心的地理位置 ,成為重要的歷史地標之一,1998年內政部評定為「第三級國定古蹟」。從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至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它見證了臺灣的歷史歲月,同時也記錄了這塊土地自然人文的點滴映像。透過博物館這扇窗,可以看到臺灣地質、人文、動物及植物發展的軌跡和面貌。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仍延續當年創館時的規模,目前設有人類學、地質學、動物學、植物學及推廣組等五個研究組,蒐藏研究以臺灣本土的文化歷史、生物物種及自然現象為主要方向,並將成果透過主題展示、教育活動、出版及各項合作計劃等方式呈現與延伸,以服務廣大群眾,達到博物館教育的目標。
「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建築樣式是文藝復興時期古希臘多力克式,莊嚴的外觀與優美的古典雕塑工藝,為臺灣近代難得的建築瑰寶。
「國立臺灣博物館」係當年日本政府為了紀念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所建造的一座代表殖民成績的紀念館
這座博物館的建築風格,其最初的原形得自古希臘神殿追求嚴謹的建築法式,注重完美的比例,散發著肅穆又優雅的古典氣息。
博物館圓頂塔高近三十公尺,氣勢磅礡,三角形的山頭有泥塑的勳章飾、花菜裝飾的桂冠,及捲曲的花草紋飾等,工藝華麗細緻。
柱列上方的額盤上,嵌著一連串齒狀凹凸及如三根小柱般的塊狀花邊,這是古典建築常見的裝飾圖案。
博物館外圍成排的柱列高九公尺,上承連續的額盤,柱頭裝飾少,柱身有多道凹槽,下接台基,是典型的希臘「多立克」 柱式。
博物館的主要入口和大廳位於中央,兩翼的展覽室以中央大廳為基準,左右對稱,型式簡潔有力。
在大廳中央抬頭仰望,圓頂之下的彩繪玻璃天窗,除了濃厚的裝飾意味外,兼具採光的效果,華麗的紋飾,更添氣派及高貴感。
中央大廳是博物館建築精華所在,大廳四周環繞著三十二根高聳的柯林斯式柱。
主梯與柱列下方的台度採用大理石,細部裝飾考究,紋路華麗、顏色深沈,壁面以石膏塑出古典紋飾,更添高貴典雅的風格。
挑高兩層的大廳,九公尺高直挺而上的柱列,將參觀者的視線引向頭頂上方的天花板。
穹窿狀的圓頂由鋼筋混凝土建成,外層披覆銅皮,下面的方形基座開有高窗,以便引進天光,照射內部的彩色玻璃天花板。
以前大廳兩側的壁龕分別立著當時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二人的銅像,現在由花瓶取代。
環繞的三十二根科林斯柱,柱頭華美精緻,不僅賞心悅目,整體空間更有層次感,肅穆莊嚴的氣息中散發出一股古典的美感。
大廳的科林斯柱內層為十二根圓柱,外層為二十根方柱,柱頭上茛苕葉圖案的飾金泥塑,精緻而華麗。
大廳中軸末端設T 形樓梯通至二樓,二樓四周以迴廊環繞,整體展示動線明確而合理,融匯了西洋古典建築各期的華麗風格。
台灣於日治時期,凡一九二○年代以前興建的官方館舍,其建築形式主要都根源於歐洲,外觀華麗、裝飾細節繁複為其共同特色。
門窗外框以雕刻或泥塑,表現巴洛克的華麗裝飾,兼具採光與裝飾功能,充分配合大廳的氣氛,顯得格外絢爛奪目。
日本帝國為顯示殖民統治者的權威,在台灣興建官署建築時,都是採取華麗宏偉的樣式,其規模即使與日本國內相較亦毫不遜色。
日治時期的官署建築,多由官方的知名建築技師設計,其式樣豐富多變,臺博館的建築在當時無論是技術或材料上皆無人出其右。
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神聖的遺產—愛德華‧寇帝斯美國印地安人影像特展」。
寇帝斯是美國著名攝影師及人類學家,他以北美印第安人為對象,為其超過八十個部落創造了至今無人能取代的影像及民族誌記錄。
樓梯柱基的雕刻裝飾,營造出高貴華麗的氣氛,是臺灣少數且具代表性的日治時期仿西洋古典式建築。
常設展覽「台灣的生物展示區」,分為臺灣生物的多樣性、動植物的垂直分布和食物網三個單元,根據主題定期更換特展內容。
「海洋生態區」介紹蘭嶼及綠島附近的海洋生物,以生態造景的方式,用模型及標本來介紹這些生物在台灣四周海洋中的生態。
常設展覽「臺灣的先住民展示區」,展示從舊石器時代到金屬器時代器物的演化過程,及台灣先民在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的歷史。
臺灣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因此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後期,就已飄洋過海而來,成為現今台灣原住民的祖先。
常設展「原住民文化區」共設有十一個展示主題,展出台灣原住民豐富多樣的生活面貌與文化特質 ,讓您了解原住民的文化風情。
「聽‧傳‧說—臺灣原住民與動物的故事」特展 ,展出豐精彩、有趣的原住民神話故事,讓參觀民眾分享原住民們的經驗與智慧。
有聽過原住民的故事與傳說嗎?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原住民祖先們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讓一代又一代的族人學會面對生活與人生。
這架原住民織布機是布農族的谷月奶奶所遺留下來的,她除了是南投雙龍部落的織布高手,還很會說布農族的故事及古老傳說。
「田野‧器物與繪圖─陳奇祿先生原住民圖誌特展」,器物的研究與人類學獨特的「田野調查」研究方法有密切的關連。
陳奇祿先生田野調查的足跡深入排灣、魯凱、阿美、雅美族等原住民社會,花費了二十餘年時間投入密集的民族學田野調查。
進行田野調查的人類學家,不只會以文字紀錄下所觀察到的現象,同時也進行廣泛的器物收藏,它也是一種「視覺筆記簿」。
對於人類學者而言,這些收藏的器物被視為是一種「不證自明」的科學標本,為人類學知識產生過程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資料。
陳奇祿先生以圖證文、以文解圖,嚴謹的學術論證與精湛的藝術表現技巧地連結在一起,所以受到學術界的重視與珍賞。
排灣族壁板雕刻與立柱雕刻最顯著的不同為壁板雕刻的雕面較大、雕度較淺,紋樣大多較寫實而多組合紋樣或群像,並施有色彩。
就像攝影一樣,在不同的人手裡,技藝有時也是一種藝術,陳奇祿先生〈民族學標本繪畫〉是技藝,也是藝術。
陳奇祿先生在學術上論證了族群歷史關係的課題,同時也在藝術上再現了臺灣原住民與南島民族獨特的藝術特質。
「國立台灣博物館」見證了一世紀臺灣歷史與文化的變遷,同時也記錄了台灣這塊土地自然人文的點滴映像。
「國立台灣博物館」位於二二八紀念公園北側,二二八公園原名為新公園,是台北市中心歷史悠久的公園,圖右為二二八紀念碑。
二二八紀念公園滿園綠意,堪稱台北之肺,園內亭台樓閣、曲橋噴泉、處處勝景,在林蔭花叢間談心或餵鳥,總令人怡然自得。
位於博物館旁的「黃氏節孝坊」,黃氏原名嘂娘,謚端懿,旌表牌坊是中國社會中特有的表揚性建築,目的在藉以教化人心。
「黃氏節孝坊」有四根柱子,三個開口以及兩邊兩層,中間三層樓段的石造牌坊,正面頂層護椽上安放有直立「節孝」匾。
博物館外的「台灣民間石器」,瞭解這些石器使用的辛勞,就會知道今日舒適的生活是使用這些石器的先民們為我們奠下的基礎。
更多資訊:《 國立臺灣博物館 》
Nikon D70 2007/10/16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