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篇:【 台北故事館 】
「台北故事館」位於台北市圓山地區,為一棟英國都鐸式建築,原名「圓山別莊」。一九一四年,台北大稻埕茶商陳朝駿先生,在台北圓山基隆河畔,建造了這一棟歐式風格的別莊,作為招待台灣士紳、特殊政要及各國茶商的聚會場所。當年陳朝駿先生為了興建此別莊,特地委由荷屬東印度公司繪製設計圖,再交由英國建築師負責建造,建築一樓以磚作承重牆,二樓為木結構,利用曲線、水平木條構成二樓牆外樹枝狀優美的壁面,這就是典型的英國都鐸式建築。入口設半圓形拱廊,四根高聳的希臘式廊柱承托二樓橢圓形陽台,中央凸出尖塔,屋頂為急斜式,另外背面的樓梯也有如一座小塔,牆身有變體的新藝術拱形窗,這些建築特色都是臺灣所罕見的、彌足珍貴。「台北故事館」歷經時代的變遷,戰後曾作為前立法院長黃國書的官舍,直到一九七九年才被台北市政府徵購,交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並於此成立「美術家聯誼中心」,一九九八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台北故事館」周圍當年風景如畫,商賈們只要從大稻埕碼頭乘船,沿淡水河上行到別莊登岸,沿途美景盡收眼底,因此曾被譽為「台灣百景之最」。自2003年起,台北市政府以推廣古蹟再生為理念,將「圓山別莊」委外經營,並改設為「台北故事館」,讓這裡成為一座介紹台北生活文化和推廣古蹟再利用的迷你型博物館。「台北故事館」每季皆舉辦以台北生活文化為主題的展覽,以城市的人文生活為主題,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老房子的歷史記憶,並搭配古蹟導覽、講座、表演藝術等活動,引領民眾從古蹟瞭解市民的生活史,讓古蹟有了新生命。這棟建築誕生的時候正是台灣茶葉睥睨世界的時代,古蹟園區內的「故事茶坊」由亞都麗緻飯店經營,針對古蹟建築特色,提供中西式茶點、茶餐,以及歐洲傳統鄉村餐點服務,提供民眾在古蹟的氛圍內品茗、話今昔,遙想台灣茶黃金年代的點滴故事。
「台北故事館」周圍當年風景如畫,商賈們只要從大稻埕碼頭乘船,沿淡水河上行到別莊登岸,沿途美景盡收眼底,因此曾被譽為「台灣百景之最」。自2003年起,台北市政府以推廣古蹟再生為理念,將「圓山別莊」委外經營,並改設為「台北故事館」,讓這裡成為一座介紹台北生活文化和推廣古蹟再利用的迷你型博物館。「台北故事館」每季皆舉辦以台北生活文化為主題的展覽,以城市的人文生活為主題,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老房子的歷史記憶,並搭配古蹟導覽、講座、表演藝術等活動,引領民眾從古蹟瞭解市民的生活史,讓古蹟有了新生命。這棟建築誕生的時候正是台灣茶葉睥睨世界的時代,古蹟園區內的「故事茶坊」由亞都麗緻飯店經營,針對古蹟建築特色,提供中西式茶點、茶餐,以及歐洲傳統鄉村餐點服務,提供民眾在古蹟的氛圍內品茗、話今昔,遙想台灣茶黃金年代的點滴故事。
「台北故事館」位於台北市圓山東側緩坡的基隆河南岸,由原市定古蹟「圓山別莊」改設,是一棟小巧別緻的英國都鐸式建築。
台北市政府以推廣古蹟再生為理念,將「圓山別莊」委外經營並改設為「台北故事館」,提供展演、講座、交流等活動。
這棟小巧玲瓏、引人注目的英國都鐸式建築,於1914年由台北大稻埕茶商陳朝駿先生起造完成。
建築一樓以磚作承重牆,二樓為木結構,利用曲線、水平木條構成二樓牆外樹枝狀優美的壁面,這就是典型的英國都鐸式建築。
大門入口處的半圓形小台階,以希臘式廊柱融合了十九世紀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反映了時代之特色。
這棟英國都鐸式洋樓,和同時期的日本時代建築物比起來,風格迥然不同,這樣的建築型式,在台灣現存的古蹟中,十分罕見。
二樓的弧形洋台、深色木材與黃色牆面呈現強烈色彩對比,其外露之磚構表面平整,磚材經過選取,所以在色澤、尺寸上均一。
這座優美的洋樓原先範圍更大,前後皆有庭院,尤其是屋後有大型花園及碼頭,但後來都被拆除,有的成為圓山兒童樂園的一部分。
都鐸式建築在細部上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樣式影響,這個牆身上的變體新藝術拱形窗,在臺灣現存古蹟中十分罕見,彌足珍貴。
日據時期建築在空間與樣式上很多都以歐洲新興產業的資產別墅作為設計範本,除有洋式生活型態外,並形成和洋並存的空間形式。
這棟建築曾被譽為〈台灣百景之最〉,現在則改設為以推廣台北生活文化的迷你型博物館。
「圓山別莊」是台灣少有的仿半木構造建築,用了許多特殊的建材、設備以及建築樣式,讓人可以實地認識到當時的文化潮流 。
館內還提供資料與書籍,並闢庭院閱讀區,讓民眾從不同角度去感受老時代美麗的風華。
「豔紫荊」是庭園、行道樹的優良樹種,在秋冬蕭瑟之際,開出漂亮鮮艷的花朵,給街市景觀平添幾分生機和美感。
「台北故事館」歷經時代變遷,它曾經是富人別墅,也曾經是官舍,日據時期還曾淪為日本憲兵隊的刑場,現在終於風華再現。
園區的庭園設計别有一番韻味,在圓形及不規則的線條小空間中,營造出優雅的意境。
區內的「故事茶坊」由亞都麗緻飯店經營,提供中西式茶點、茶餐,提供民眾品茗、話今昔,遙想台灣茶黃金年代的點滴故事。
這棟建築因為有塔樓及鮮豔的色彩,極像童話故事中的建築,因此有人戲稱它為「童話奶油屋」。
日治時期建築很少看到具有新藝術風格的作品,也因此「圓山別莊」就成了台灣目前所知的新藝術風格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都鐸式建築原指中世紀英國哥德式建築樣式末期發展出來的建築,其特徵為四新圓拱的小尖拱,以及出挑的拱形天花構造。
與日據時期同時代的其他建築比起來,「圓山別莊」的存在更等顯示當時建築歷史的脈動與改變。
傳統就是力量,文化的創新也離不開傳統,在古蹟的氛圍裡,更能啟發民眾重視歷史、欣賞古蹟的美,進而投入古蹟再生的行列。
「台北故事館」每季皆舉辦懷舊主題特展、古蹟導覽、表演藝術活動等,邀民眾感受老時代的風華歲月。
由市定古蹟再生的「台北故事館」自開館以來,即以懷舊為各類展覽的主軸,向觀眾述說著台北的民間歷史和文化。
樓內造型優美的壁爐,採用流行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由花草圖案構成的凸花磁磚,顯得古典雅緻。
「台北故事館」每季皆舉辦以台北生活文化為主題的展覽,並搭配古蹟導覽、講座、表演藝術等活動,讓民眾親近古蹟。
「台北故事館」內部裝修因為有特殊的新藝術風格以及古典樣式相互使用,而顯露出其獨有的特色。
「大城市小故事」展覽,用影像及記憶,帶領民眾窺探台北的街頭巷尾,從市井小民的生活經驗裡,認識不同面貌的台北。
展覽以城市的人文生活為主題,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老房子的歷史記憶,引領民眾瞭解市民的生活史,讓古蹟有了新生命。
「台北故事館」的歷史意義是多方面的,包括了茶貿易的發展史、別莊發展過程史、建築發展史以及台北市民的共同生活記憶。
更多資訊:《臺北市旅遊網》
Nikon D70 2007/12/28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