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篇:【 聖母登山步道 】
「聖母登山步道」位於宜蘭縣礁溪鄉〈五峰旗瀑布〉風景區上方,原是一條天主教徒翻山越嶺的朝聖之路,步道終點有一座「聖母山莊」,是前往蘭陽五岳之一的〈三角崙山〉之中繼站,位於雪山山脈主稜附近,係羅東靈醫會「巴瑞士」修士與宜蘭登山協會「唐傳和」先生所設立,有十字架、聖母像及小木屋,除了供登山客避風雨之用,巴瑞士並在此修行。「巴瑞士」為意大利人(1906-1984),先後在中國雲南、泰國、台灣等地從事醫療工作,尤以在「羅東聖母醫院」工作達二十餘年,造福鄉民甚多、深受敬仰。傳說在1980年十一月九日,有台北市自強登山隊從台北坪林入山途經此地,因天色已暗夜宿山莊,但有數名隊員因工作關係,必須摸黑下山,臨行時向聖母瑪利亞祈求保祐,夜行中果因迷途而歷經艱險,有五名隊員於途中目睹聖母顯靈護祐,最後終於平安脫困。為感念此一事蹟,很多天主教徒合力捐獻,在五峰旗風景區上方聖母顯靈處興建一座「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以宣揚此一奇蹟。
由「五峰旗聖母朝聖地」至「聖母山莊」,必經先走一條長三點七公里的緩坡產業道路,沿途為次生林與人工造林,鳥類及昆蟲相十分豐富,約一小時腳程至通天橋後,才是「聖母登山步道」的起點。這條登山步道是鍛鍊腳程的最佳場地,由此開始是陡升的登山步徑,長一點六公里,海拔落差四百至九百五十公尺,來回約需三小時。步道由得子口溪支流左側展開,途經溪谷疊瀑、闊葉林、風衝矮林及箭竹林,沿途不但可以欣賞林鬱青蔥的原始森林,還可以邊走邊傾聽潺潺的流水聲,以及觀看激流漱石的美景,而天然的箭竹林與闊葉林,也帶來了豐富的林相與動植物生態。到達步道終點的觀景平台後,可俯瞰聖母山莊、眺望三角崙山,天氣晴朗時還可看到龜山島,尤其標高約九百公尺的三角崙山箭竹綠海,就像覆蓋了綠色地毯,隨風飄動,美得讓人駐足不肯離去。這條過去因崎嶇陡峭、泥濘難行,而有「苦路」之稱的朝聖之路,今經由羅東林管處以尊重自然的生態工法重新規劃整建後,已成為舒適好走的健行步道,實在值得推薦。
由「五峰旗聖母朝聖地」至「聖母山莊」,必經先走一條長三點七公里的緩坡產業道路,沿途為次生林與人工造林,鳥類及昆蟲相十分豐富,約一小時腳程至通天橋後,才是「聖母登山步道」的起點。這條登山步道是鍛鍊腳程的最佳場地,由此開始是陡升的登山步徑,長一點六公里,海拔落差四百至九百五十公尺,來回約需三小時。步道由得子口溪支流左側展開,途經溪谷疊瀑、闊葉林、風衝矮林及箭竹林,沿途不但可以欣賞林鬱青蔥的原始森林,還可以邊走邊傾聽潺潺的流水聲,以及觀看激流漱石的美景,而天然的箭竹林與闊葉林,也帶來了豐富的林相與動植物生態。到達步道終點的觀景平台後,可俯瞰聖母山莊、眺望三角崙山,天氣晴朗時還可看到龜山島,尤其標高約九百公尺的三角崙山箭竹綠海,就像覆蓋了綠色地毯,隨風飄動,美得讓人駐足不肯離去。這條過去因崎嶇陡峭、泥濘難行,而有「苦路」之稱的朝聖之路,今經由羅東林管處以尊重自然的生態工法重新規劃整建後,已成為舒適好走的健行步道,實在值得推薦。
位於宜蘭礁溪的「五峰旗聖母朝聖地」,佔地七百餘坪,白色圓型的禮拜堂,外觀典雅純淨,已經成為天主教徒朝聖的新地方。
這座教堂名為〈中華殉道之聖母堂〉,由天主教徒合力捐獻興建,是前往「聖母登山步道」必經之地,左邊山洞即為聖母顯靈處。
前往「聖母登山步道」,要先經這條長三點七公里的緩坡產業道路,含登山步道全程往返超過十公里,是屬於健腳級的行程。
由產業道路沿途遠眺三角崙山一帶山巒,此地溫度每上升海拔一百公尺比平地降攝氏零點六度,上山不可輕忽此地的氣候變化。
走在泥土路面上,聆聽著大自然蟲鳴鳥叫交織出的交響樂章,山嵐層疊、雲層飄渺,寧靜的山區步道,令人心情趨於沈澱。
遇到一隻猴子瞪大眼睛和我對望,「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種,屬於舊世界猴,是除了人類之外,唯一原住於台灣的靈長類動物。
產業道路終點的〈通天橋〉,橋邊矗立著十字造型的原木入口意象,這裡才是「聖母登山步道」的正式起點。
〈通天橋〉左側有一水源充足的休息涼棚,後方的公廁經過林務局妥善管理,遊客得以充分休息梳理,整裝再出發。
「聖母登山步道」鄰近三角崙山,亦即位於雪山山脈主稜附近,屬於〈得子口溪〉上游的支流,橋下悠游流水的魚蝦清晰可數。
登山口就在通天橋旁聖母石像右側,從這裡才是挑戰的開始,因為接下來的山路崎嶇陡峭,海拔落差四百至九百五十公尺。
這條在天主教徒心中充滿神聖光芒的綠色長廊,沿途風景秀麗、花鳥爭鳴,為一極佳之登山路徑。
步道前三百公尺路段沿著〈得子口溪〉而行,因位處上游、處處溪瀑,可以邊走邊傾聽潺潺水聲,以及觀看激流漱石的美景。
善用眼睛仔細觀察、耳朵注意聆聽、鼻子盡情嗅聞,像體驗生活般的去體驗一條自然步道,您將忍不住讚嘆大自然的玄妙。
茂盛的溪谷植群,綠意盎然的吸引許多生物定居,原始自然的生態景觀,需要抱著一顆學習的心去體會。
林務局以尊重自然的生態工法,重新規劃了這條健行步道,沿途設置完善的解說設施,讓遊客在健行之餘還能輕鬆體驗生態之美。
青山屏障、溪澗潺潺,沿途風光美色盡入眼簾,有人說:「能體驗到最多台灣之美的,就是登山客。」
位於步道三百公尺處設有一圓形平台,朝溪谷伸展,可近距離欣賞疊瀑、觀察溪谷生態,也讓身、心、靈在此暫且安頓。
綠色植物吸收陽光、水和土壤裡的養分,長出枝葉後被動物吃食或死亡腐朽分解,維護生態的平衡,才能保持森林的生生不息。
步道是生態旅遊最好的環境,用徒步行走來與大自然接觸,親近大自然,學習山的穩重與一切美好。
這條原為天主教徒朝聖的步道,過去因崎嶇陡峭、泥濘難行,而有「苦路」之稱,今經林務局整建,已成為舒適好走的健行步道。
「聖母登山步道」全長一點六公里,坡度最大有六十度,是登山界鍛鍊腳程的最佳場地,但只要適時休息,要征服並不困難。
這時候的聖母登山步道沿途開滿「蛇根草」,白色漏斗星狀花,生長於台灣中低海拔林下陰濕地下,給步道增添無限的生機。
多年來,這條步道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少天主教徒到此朝山,是條非常具有宗教人文色彩的自然生態步道。
林務局特別以大幅「之」字型規劃路線,以緩衝陡峭地勢,但減緩後的坡度仍達百分之三十三,此路段可謂體力的試煉石。
這座休憩涼亭有良好的屋頂採光,開放性的設計方便欣賞林間野趣,周遭植物景觀隨著海拔爬升產生微妙的變化。
烏子草和通泉草非常類似,但烏子草的植株較大,花朵比通泉草大許多,葉形也可加以區分,但對一般人而言,是難度稍高一點。
步道過了一千公尺里程後,進入了風衝矮林與箭竹林,林相丕變,地被植物由原來的樓梯草、冷清草,漸次轉為箭竹林。
箭竹林由包籜矢竹構成,多分布於稜線上,生長於迎風面上,遠遠望去,宛如鋪蓋山頭的綠絨毯,十分壯觀。
「矢竹」是竹子家族之一員,其桿纖細、堅韌適中,常被拿來當箭桿的材料而得名,歷年來無開花記錄,故其分類仍是眾說紛紜。
步道終點有廣闊的台地,建有一個大型蓄水池,山頂觀景平台天主教徒稱其為「聖母峰」,要登頂還要爬一段耶穌十二苦像階梯。
「聖母登山步道」為天主教徒的朝聖之路,山莊是由已故的巴瑞士修士結合義工背負建材上山搭設而成,並於山稜修築禮拜台。
相傳聖母瑪莉亞曾顯靈指引五位登山客安全下山,山莊前的聖母像及「巴瑞士」修士像即為受恩者所立。
「聖母山莊」是前往蘭陽五岳之一的三角崙山之中繼站,提供山友夜宿及避風雨之用,也是天主教徒告解、祈禱的場所。
「聖母山莊」是天主教友上山感恩的聖地,此處環境特殊,氣候變化多端,冬季風大多雨,常形成雲霧迷漫的景色。
「聖母山莊」位於雪山山脈北段,屬於四稜砂岩之分佈地區,標高九百零五公尺,為宜蘭與台北的縣界,越過山可通往坪林地區。
這條十二耶穌苦像階梯,就是天主教友心中的救贖之路,如果走一趟艱辛的路途可以淨化心靈,洗刷罪行,真是何其神聖。
階梯沿途豎立了十二幅耶穌受難的苦路圖像,呈現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的過程,登頂的過程雖然艱辛,卻可以獲得心靈上的沉靜。
這一座座的山頭就像覆蓋了綠色地毯,讓人好想在上面翻滾,其實這些都是箭竹林。
此地山脈走向面臨太平洋,夏日午後容易起風、雲霧瀰漫,冬季東北季風強勁,形成低矮箭竹林景觀,而且長時間陰雨連綿。
這是一條有「苦路」之稱的朝聖之路,除有登山客健行踏青外,還有更多虔誠的教徒前來朝聖。
這座觀景台亦為朝聖者的禮拜平台,立有耶穌受難像,登高望遠,爬山的疲累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身心靈的沈澱。
山頂耶穌基督受難的十字架,使空間瀰漫著濃厚的宗教氣息,即使是非教徒,也難抵千山萬壑的魅力,駐足山巔、不捨離去。
觀景平台東臨蘭陽平原、西枕層巒疊翠,地處宜蘭與台北的分界,不但是行政疆界,亦是氣象分野,山前山後晴雨分明,令人驚嘆。
宜蘭中山國小退休的「李照雄」老師,八年來共爬了一千八百次聖母登山步道,可說是幾乎天天都來,這種毅力實在令人佩服。
「聖母峰」面臨太平洋,冬季吹東北季風,潮濕多雨,氣候變幻無常,常見東山飄雨西山晴之自然景象,天氣晴朗時可看到龜山島。
更多資訊:《 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 》
Nikon D70 2008/04/02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