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篇:【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 】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位於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公園南側以大崙頭山、大崙尾山為界與內湖區相鄰,含蓋面積一百多公頃,幅員遼闊,生態環境豐富而多變。公園全區基本上屬於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但是受東北季風強的影響下,使得部分迎風坡面地區形成「風衝矮林」,冬季低溫也造成大崙頭山、大崙尾山等近山頂區域所呈現出的暖溫帶闊葉林的景緻,這種因為氣候因素使中高海拔地區植物與生理現象,朝北方低海拔地區下降稱為「北降現象」,在台灣多樣化的生態系中,亦屬極為特殊的例子。屬於園區內的大崙頭山與大崙尾山,兩座山峰稜線突出、地形陡峭,頂峰的平台是極佳的觀景點,環顧四周綿延起伏的五指山系和汐止方向群峰山巒,更可遠眺七星、大屯火山群。在早期「生態綠化」觀念尚末普及前,這裡曾遭到不當的開發和利用,現今園區皆以朝向生態保育、環境保全的觀點發展,因此在園內已規劃闢建專為繁殖生產原生植物之苗圃,將生產之苗木用來加速天然林的復原,營造萬物共享之生態樂園。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另一特色是一條一公里長的高架棧道,及六百公尺的枕木步道,皆是通往大崙頭山的森林步道。木製棧道架高於地面上,對沿線自然環境的破壞減至最低,而且當路與樹衝突時,選擇了保留樹而有樹在步道中的景象,此一尊重自然的做法為日後相關工程立下典範。若純以視覺空間來說,它跳脫了過去步道的呆滯和沈悶。寬敞的枕木,鏤空的視覺,高高架於地面上,讓人更接近森林,而不是一種仰望的疏離,同時,盡量不遮住周遭視線,也不干擾森林原先的生長機制,每走一小段路就出現的解說牌,更引領遊客瞭解四周的地質和生態景觀。另外還有一條「碧溪自然步道」, 全線地勢避風且近溪澗,環境較為陰濕,蕨類適應此地環境,所以是森林底層的主角,鬼桫欏、烏毛蕨、觀音座蓮等中大型蕨類遍地。園區尚闢有樹木標本、溪山苗圃、森林藥用植物等園區,但例假日才開放,是親子同遊及戶外教學的絕佳自然教室。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另一特色是一條一公里長的高架棧道,及六百公尺的枕木步道,皆是通往大崙頭山的森林步道。木製棧道架高於地面上,對沿線自然環境的破壞減至最低,而且當路與樹衝突時,選擇了保留樹而有樹在步道中的景象,此一尊重自然的做法為日後相關工程立下典範。若純以視覺空間來說,它跳脫了過去步道的呆滯和沈悶。寬敞的枕木,鏤空的視覺,高高架於地面上,讓人更接近森林,而不是一種仰望的疏離,同時,盡量不遮住周遭視線,也不干擾森林原先的生長機制,每走一小段路就出現的解說牌,更引領遊客瞭解四周的地質和生態景觀。另外還有一條「碧溪自然步道」, 全線地勢避風且近溪澗,環境較為陰濕,蕨類適應此地環境,所以是森林底層的主角,鬼桫欏、烏毛蕨、觀音座蓮等中大型蕨類遍地。園區尚闢有樹木標本、溪山苗圃、森林藥用植物等園區,但例假日才開放,是親子同遊及戶外教學的絕佳自然教室。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幅員遼闊,生態環境豐富而多變,對長年居住於都市中的人,是一個解放自己、回歸大自然懷抱的好地方。
居住在台北的市民可說是幸福的,雖然生活在忙碌的都市中,但只要短短數十分鐘,便可遠離塵囂到達周圍郊山,親近森林。
園區自然步道旁有許多巨大岩塊,皆屬質地堅硬的五指山層砂岩,登山步道石階及石桌椅多用此就地取材構成。
園區設有詳細之自導式解說系統,宣導自然生態理念,對於喜歡登山步行的遊客而言,沿途的生態景觀,是值得細心觀察的。
園區內有一部份步道保留原始山徑,登山客長期踩踏所造成的裸地,也是植物競相爭演的舞台。
「大崙尾山」附近住民多以此為晨運活動地點,因此山頂花圃和涼亭等人為設施很多,粉紅的櫻花為翠綠的山區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大崙尾山」頂由於晨間運動的社區居民很多,過度開發的結果,已無原始森林的風貌。
「大崙尾山」海拔四百五十一公尺,又稱〈赤上天山〉,三等三角點一○七三號基石,位於登頂路上的涼亭旁。
大崙尾山頂有極佳的全景視野,環顧四周綿延起伏的五指山系和汐止方向群峰山巒,頗有登上艦艇、雄霸一方的乘風快意。
碧山路的「大崙頭山」登山口,由此往上是坡度頗高的石階路,石階旁有一條併行的小產業道路,為防止干擾,禁止車輛進入。
由親山步道入口前往大崙頭山,經過一段竹林區,森林中的「原住民」悠遊自在,蟲鳴鳥叫不絕於耳,時常也見松鼠跳躍林間。
由步道起點至大崙頭山頂可明顯察覺林相的變化,起點處為避風的山谷,所以樹木較高大,蓊鬱山林始終一路相隨。
「大崙頭山」山頂平台非常遼闊,設有簡單的休憩涼亭,適合安排在此用餐,山頂為迎風面地區,因此屬於「風衝矮林」景觀。
以鐵路廢棄枕木所鋪建的步道,沿線山月桃仔、紅果金粟蘭等誘鳥植物豐富,這條步道在清晨及傍晚時是賞鳥最佳地點。
枕木步道自然粗獷,容易融入自然環境中不會造成突兀景觀,人一到森林中,自然就能將都市生活中煩燥緊張的情緒沉靜下來。
植物是生態系中最重要的能量與基礎物質的來源,供給消費者生活必需,同時植物群落所營造的空間,也是眾多動物的棲所。
利用廢棄枕木鋪設步道,舊材料得以再利用,防滑性亦佳,而且枕木透水、透氣,不會阻止空氣與地表土壤間水份與空氣的循環。
儘管一路上都在爬坡,豐富的生態不免讓人放慢腳步,或駐足欣賞,或對照解說牌,所以走完全程只覺輕鬆愉快,不會氣喘吁吁。
枕木步道引領您從各種角度體驗大崙頭山森林的自然風貌後,於萬溪產業道路的出口可再銜接道路對方的「碧溪自然步道」。
「碧溪自然步道」平行於碧溪產業道路與碧溪支流間,串連大崙頭山二條步道,步道全線地勢避風且近溪澗,環境較為陰濕。
「碧溪自然步道」途中經過多處小溪溝,是蛙類與豆娘的繁衍地,蕨類是此地森林底層的主角,鬼桫欏、觀音座蓮等蕨類遍地。
「內雙溪森林自然公園」尚有樹木標本、溪山苗圃、森林藥用植物等園區,但例假日才開放,是親子同遊及戶外教學的絕佳自然教室。
「緋寒櫻」為台灣原生種,花呈鐘狀,花色為較濃粉紅,能適應較暖和的氣候與低海拔地區,是台灣分佈最廣的櫻花樹種。
這株豔紅的「桃花」,和眾多〈緋寒櫻〉種在同一區域,很容易讓人混淆。
位於萬溪產業道路的木棧道入口,步道架高於地面上,既不干擾森林原先的生長機制,讓人更接近森林,而不是一種仰望的疏離。
木質棧道架高於地面上,對沿線自然環境的破壞減至最低,木製地板走起來健康舒適,而且棧道的高度亦為方便觀察自然的高度。
早期這裡曾遭到不當的開發和利用,現今皆以朝向生態保育、環境保全的觀點發展,加速天然林的復原,營造萬物共享之生態樂園。
樹木從棧道上伸出來,雖然會造成行走時的不便,然而我們才是這塊土地的入侵者,保留原來空間給樹木生長,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架高的棧道不但可避免對植物造成傷害,也方便遊客觀察自然,到處出現的解說牌,引領我們更瞭解四周的地質和生態環境。
這是一條很具後現代感的步道,鏤空的視覺,盡量不遮住周遭視線,若純以視覺空間來說,它跳脫了過去步道的呆滯和沈悶。
Nikon D70 2008/04/26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