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篇:【 基隆河左岸腳踏車道 】

   「基隆河」是大台北地區重要的河川之一,發源於台北縣菁桐山,經過汐止後進入台北市,在社子島與淡水河匯流再經關渡、淡水入海,全長八十六公里,流經台北市轄區的有三十公里。由於基隆河進入台北市後,河道曲折蜿蜒,容易造成水患,因此多年前施作截彎取直大型水利工程,在新河道完工後,防洪堤外產生面積廣大的河灘高地,在經過一系列的綠美化工程後,現在已成為台北市民運動休憩及舉辦大型活動的最佳場所。近年來在油價節節攀升及環保意識抬頭的因素下,騎乘腳踏車在台灣蔚為風潮,腳踏車已成為民眾休閒運動及日常短程交通工具的另一項選擇,因此台北市政府自1997年開始動工興建河濱腳踏車道,歷經九年施工,完成環繞台北市河濱,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及新店溪等三大系統,南起景美、東自內湖,沿著河岸二側向下游延伸至關渡濕地,完成總長一百多公里的休閒腳踏車道,同時依據各河川沿線不同的景觀及特色,規劃了六條跨經不同河濱公園的騎乘路線,讓市民認識沿途具不同特色之河濱公園。

    基隆河腳踏車道是台北市休閒腳踏車道系統中最長的一段,而且河濱公園的分佈也最多、最完整,其中以基隆河左岸的「大佳河濱公園」最具指標性,除了有藍色公路碼頭、噴泉、及各項體健運動設施外,每年端午節嘉年華會「國際龍舟競賽」也都在此舉行,是大佳河濱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盛事。基隆河藉由截彎取直河道,以科學方法為經,以美學手法為緯,進行全區之活動動線,規劃了遊憩設施及景觀設施等系統,有效地利用河川地,除了提供市民一處獨具風格的親水性空間,也發揮了河川特性,創造出獨特的河濱景觀,成為台北市最重要的一個都市意象。基隆河兩岸公園除了提供市民假日運動休閒的好去處外,台北市政府近年來並時常以舉辦大型活動,進一步引導更多市民在騎乘河濱車道時,能多停留去認識、體驗台北市河濱公園沿線豐富的自然、人文、古蹟的美麗景觀。在歐美各國紛紛提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體指標,而人類又強調地球永續發展的今天,騎乘腳踏車絕對是值得推動的一項既經濟又環保,也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


基隆河是以朝向下游出海口的方向來分左、右岸,台北市轄區的基隆河左岸腳踏車道起點,位在南港軟體工業園區的經貿疏散門。


從經貿疏散門頭端到南湖大橋約一公里的路段目前還在施工,台北市政府說七月中旬會全部完工貫通,到時這個圍籬即會撤除。


「環東快速道路」起點在台北市南港與汐止交界處,順著基隆河左岸堤防用高架興建,堤岸外高灘地剛好開闢為腳踏車專用道。


有效利用河川地,給市民提供一處獨具風格之親水性空間,基隆河岸到處是鍛鍊強健體魄之籃、網、羽球、搥球場等運動設施。


騎乘腳踏車是很好的心肺運動,但都市道路擁擠、空氣品質不佳,台北市河濱腳踏車專用道提供了即安全又舒適的騎乘環境。


堤防原是為了隔絕洪患,卻也割離了人與河的親密關係,直到近幾年河濱公園與腳踏車道修建完成,這裡的風貌才跟著搖身一變。


這條跨越基隆河的「彩虹橋」,係專為行人及腳踏車所建,兩端各有腳踏車引道及無障礙設施,方便行人及腳踏車兩岸的往來。


著名的「麥帥大橋」曾經是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的起點,早期是水泥橋,現在已改建為台灣第一座紐爾遜式提籃型鋼拱橋。


利用橋墩下的河川空地設置球場運動設施,既不怕烈日又不虞雨淋,它不僅是提供一處運動空間,也兼具了水岸景觀的美化。


基隆河腳踏車道是台北市休閒腳踏車道系統中最長的一段,河濱公園的分佈也最多,民眾騎累了隨時可以到公園裡休息。


途經台北市松山機場跑道頭,這裡時常會遇到飛機起飛,有很多人甚至專程來這裡感受飛機近距離飛越頭頂的震撼感。


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後,兩岸增加了二百多公頃河川地,廣大的草坪提供了休閒遊憩及運動場所,對岸是新興的內湖科技園區。


這是專屬的「狗運動場」,裡面設有戲水池、便便坑及各項專為狗設計的休閒及運動設備,養寵物的台北市民跟小狗真有福氣。


「台北市動物防疫所」貼心提供衛生袋,希望愛狗人士隨時清理愛犬的排洩物,有公德心,才是現代市民應有的品德。


台北市河濱腳踏車道路網包括淡水河、基隆河及新店溪等三大河系,沿著河岸二側向下游延伸至關渡地區,總長已超過一百公里。


除了基隆河、淡水河及新店溪等三大系統,台北市河濱休閒腳踏車道還延伸有景美溪、社子環島等腳踏車道,形成完整的路網。


台北市的防洪牆約有四至九公尺高,對整體景觀較具衝擊,以彩繪藝術美化河岸堤防,成為舒適的視覺空間及優質休閒遊憩環境。


防洪牆作為「塗鴉區」,除了提供喜歡藝術創作的民眾一個自由揮灑的空間,同時改善了視覺景觀,也藉此提昇城市休閒文化。


基隆河右岸的大直區房價居高不下,是建商眼中的金雞母,又因為臨近內湖科技園區,吸引不少企業主管及高階收入家庭進住。


基隆河右岸的「美堤藍色公路碼頭」,便利民眾搭乘藍色公路之船舶,並提供優質之遊憩環境,以達成活絡使用基隆河之目標。


河濱公園建有非常多樣化的運動設施,但不知這這種怪異的造型是什麼球類運動,附近沒有解說牌,也沒看到人在玩。


「大直橋」是台北市首座釣竿式斜張橋,長八百二十公尺,夜間橋體照明,色彩繽紛奪目,襯托出基隆河美麗的景致。


「大直橋」有效紓解了台北市中心往返大直、內湖及士林地區之交通流量,跨越大直橋的腳踏車引道也連結了基隆河左、右兩岸。


基隆河曾經因經濟的快速成長而帶來嚴重的河川污染,在經過多年整治以後,現在水質雖已有改善,但仍然需要持續加強監控。


基隆河截彎取直後產生了一段長約十二 公里的河濱綠地,其中以大直橋到圓山之間的〈大佳河濱公園〉最具特色。


每年的端午節嘉年華會「台北市國際龍舟競賽」都會在此地舉辦,這是大佳河濱公園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盛事。


每年在此舉辦的國際龍舟賽皆廣邀國內外好手,在寬廣筆直的基隆河道中競渡,除了激烈的競爭外,也有端午特色的市集嘉年華。


為提供市民方便的腳踏車租借,台北市政府委託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辦理腳踏車租借服務,目前共設有八處租借站。


「大佳河濱公園」從大直橋下游至大佳碼頭之間規劃了面積約一萬平方公尺的花海區,大面積的波斯菊,強化了河濱公園的景觀。


大佳河濱公園這座稱為「希望之泉」的大型噴泉水景,造型如盛開花瓣,景觀壯盛,到了夜晚則彩色繽紛,是台北市河岸新地標。


夏季是波斯菊盛開的季節,大佳河濱公園形成一片色彩繽紛的花海,是一處具有自然田野風貌及提供親子活動、遊憩的好景點。


由磁磚製造廠商贊助的堤防牆面美化工程,牆面上砌的是來自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的笑臉,希望讓世界多歡喜,不知您看得出來嗎?


這是通過圓山附近的基隆河左岸腳踏車專用道,過了這裡以後人跡就逐漸稀少,兩旁植被茂盛,有穿越綠色森林的感覺。


行經圓山「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後方,這座兒童樂園興建於1934年的日治時期,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兒童樂園。


過了圓山以後,車道進入士林區的「百齡左岸河濱公園」,這段車道較為狹窄,因此臨河設有安全圍欄,河岸景觀則更為開闊。


沿著岸邊腳踏車道前進,一路湖光山色、綿延不絕,除了各種視覺景觀焦點,有心的話,也可以品味到沿岸的人文歷史背景。


經由這處分界點,車道即進入「社子島」地區,由於社子地區三面由河川包圍,發展受到限制,成為台北市唯一低度開發的地區。


跨越基隆河,聯繫台北市與台北縣淡水之間的「洲美快速道路」,上面有連結兩岸的腳踏車引道,可以通往關渡地區。


由社子島堤岸看基隆河右岸的北投焚化爐,高一百二十公尺的彩虹煙囪是關渡平原的地標,頂端設有「摘星樓」旋轉景觀餐廳。


社子島地段的腳踏車道大多沿著堤頂而建,但有一小路段與平面汽車道併行,加上道路狹窄,行經此一路段必須特別注意安全。


來到「基隆河左岸腳踏車道」的終點,這裡即是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點,此地擁有著名的鳥類及獨特的紅樹林自然生態景觀。


社子島堤岸整齊美觀的綠化工程,不管是清晨或黃昏,單車輕騎至此,可享盡台北市郊的自然風光。


腳踏車在台灣多定位為休閒性質,未來希望透過完善規劃,讓都會區的民眾也可以把自行車當成「運具」,而不只是休閒工具。


社子島堤外沙洲泥灘地覓食的水鳥構成自然圖畫,冬季時這裡鳥況相當熱鬧,可見水鴨點點分佈、蒼鷺優雅翱翔著陸,對岸則是八里自行車道。


這裡是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右前方是基隆河右岸的關渡地區,左前方是新北市八里及觀音山,遠處隱約可見關渡大橋。


基隆河匯入淡水河口的景致遼闊得令人心曠神怡,關渡大橋身形遙遠卻顯得醒目,與座落青翠山頭的關渡宮,相映成趣。


社子島全程採堤頂為路徑,安全無虞,一般車友均值得嘗試,沒有了高堤圍牆的阻隔,踏騎堤頂彷彿走在山之稜線,擁有三百六十度的無礙視野。


「基隆河左岸腳踏車道」終點的休憩涼亭,也是銜接「淡水河岸腳踏車道」的交會點,往前可環繞社子島至萬華大龍峒地區。


Nikon D70 2008/07/08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