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篇:【 單車環島.第五天 】

2008年 9月1日,我和 Rock 的單車環島之旅邁入第五天。

昨天在婚宴上眾多老友相聚,觥籌交錯自不可免,Rock雖非千杯不醉,也算酒國英雄之一,我的酒量最差,還不自量力多喝了幾杯,弄得今早起來精神渾渾噩噩,但仍然必須打起精神,繼續踏上征途。

英國大作家蕭伯納曾說:「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惜的事。」還好這趟單車環島已經讓我忘了走過多少人生歲月,彷彿返老還童一般。

每個人一生所做所為,或深或淺都會在腦中刻下記憶的印跡,因此要盡量為自己的心懷裝滿喜悅的回憶,單車環島雖然才經歷了四天,雖然我知道後續的考驗才正要接踵而來,但我也知道一定有各種不同的驚喜,會發生在下一個轉彎之後。

精彩的人生未必都是功成名就,人的一生追求的應該不是為了結果,而是在追求的過程中獲得多少快樂。


今天早上蔡兄特別前來送行,並請我們吃早餐,昨天早上吃了北港的「麵線糊」,今天當然改吃「煎盤粿」,加了滷大腸並淋上大蒜汁,真是一頓美味的早餐,才花不到一百元,鄉下地方消費真是便宜許多。


和蔡兄別後,上午八點四十五分,來到「媽祖大橋」,準備走〈台19〉線道離開北港,再接166縣道前往嘉義縣東石鄉。

這座耗資十四億七千五百萬元才通車不久的「媽祖大橋」,是雲林縣和嘉義縣的分界點,也是全台灣首座以神明命名的橋樑,採斜張橋式設計,橋塔形狀仿媽祖神像上的鳳冠,造型深具巧思,頗能反映出北港宗教文化的特色,十分壯觀新穎。


「媽祖大橋」以深含地方宗教文化內涵的傑出設計,獲得今年公路總局頒發的傑出工程「金路獎」,這座橋樑是為了解決每年農歷三月瘋媽祖活動時,成千上萬的信眾湧入北港,造成雲嘉兩縣周邊道路嚴重交通阻塞問題而興建。

台灣的交通建設已經逐漸縮小城鄉差距,鄉下地方蓋出一座這麼宏偉新穎的橋樑,不能不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次環島計劃全部走海線,但為了回北港吃喜酒而轉進到靠內陸的〈台19〉線道,因此今天必須再轉回靠海的〈台61〉西濱公路,第一站是位於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的「東石港漁人碼頭」。


正在整地的耕耘機後面,跟著一群等著撿便宜的白鷺鷥,土地負載萬物,生養萬物,是大自然對芸芸眾生的恩賜,我們要懂得感恩惜福。

「嘉南平原」是台灣面積最大的平原及農業區,早期由於日照多、雨量少,許多地方仍為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完工後,在水利灌溉之下,嘉南平原從此沃野千里,孕育出一望無際的良田美地。

於日治時期完工的「嘉南大圳」堪稱台灣最偉大的水利灌溉工程,傾洩而出的水流沿著如蛛網般密佈的渠道,滋潤了這片原為看天吃飯的田地,農民在這塊沃土上辛勤耕種,才造就了嘉南平原「台灣米倉」的美譽。


走到台灣鄉下,真是大小廟宇無所不在,上午九點四十五分,路過一間廟宇「安龍府」,在豔陽藍天下非常醒目,而且四周環境也整潔乾淨。

台灣由於廟宇遍佈與宗教活動的興盛,舉凡神佛誕辰、建醮祭祀或安靈祈福,都會舉行熱鬧的廟會活動,這些豐富的民俗活動除了具有傳統藝術與娛樂功能之外,也兼具教化民眾、凝聚民心和保鄉衛民的特色,更促使了一些民間戲劇與傳統藝術表演的蓬勃發展。


上午十點四十分,騎到目前嘉南地區非常有名的「東石漁人碼頭」。

「東石漁人碼頭」是嘉義縣濱海地區最具觀光潛力的景點,「東石漁港」在明清時期就是台灣西部重要的漁港,早期漁獲甚豐,供應全台,近年因港內淤積而積極轉型為觀光漁港。

「東石漁人碼頭」主建築體就像一座歐式城堡,嘉義縣政府以風、陽光、魚、船、海洋、燈塔等元素為出發點,形塑東石漁人碼頭的意象,呈現出多重海洋風貌,營造出一個具主題特色的觀光據點,以繁榮地方經濟。


「東石漁人碼頭」主要設施包含有海洋文化館、特產館、商店街、觀海亭、浮橋市場、海邊漫步平台等,且配合原有的漁港功能,提供多元化的功能。「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別在此設立了東石漁人碼頭展示館,將當地的產業、人文、生態和美景,以圖畫故事書的方式呈現,並提供體驗式的遊憩。


「東石漁人碼頭」西側的鯨魚親水廣場最受小朋友喜愛,每逢周末假日,總是吸引眾多遊客聚集在此戲水消暑,另外精心打造頗具加勒比海風情的白色沙灘「親子沙洲」及「蚵殼屋」建築,也是全台各地漁人碼頭所沒有的。


「東石港漁人碼頭」以新鮮漁產及濱海美景等資源作為觀光賣點,嶄新的休閒娛樂設施結合原有的漁港功能,為遊客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碼頭區傳統的「牽罟」捕魚法裝置藝術,展現沿海獨特的漁鄉風情,還有親水沙灘可堆沙戲水,適合親子同樂,或在草皮廣場放風箏享受悠閒舒適的時光。


這幾年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台灣對海洋休閒的需求與近海漁業的萎縮,許多漁港開始轉型朝向娛樂休閒發展,觀光與漁業並重,保留舊有傳統漁業文化,結合新式觀光休閒規劃,不僅讓蕭條的漁港獲得再生,也帶動了漁港周邊的經濟活動。


嘉義縣政府這兩年來在夏季時都強打活動與宣傳,將「東石港漁人碼頭」打造成充滿海鮮、啤酒、音樂海灘風潮的渡假勝地,一連串繽紛多元的活動,包括海鮮啤酒BBQ、戲水遊戲、嘉義農漁特產及引人食指大動的在地海鮮美食、時尚電音派對等,吸引了全台各地的觀光旅遊人潮湧進,也帶動了漁港及漁市的經濟發展。


「東石漁港」每日下午二點起開始拍賣當日漁獲,從產銷中心,一直延伸至海岸堤邊的木棧道,都是東石漁港令人驚喜的改變,尤其是利用海堤設置的臨海觀景休憩區,一長條的散步棧道可以盡覽台灣海峽的壯麗,偶有漁筏經過,是最經典的漁鄉景色。


在景觀台上迎著徐徐海風,海天一色美不勝收,從東石漁港還可以搭乘觀光漁筏到位於雲林與嘉義縣交界外海的「外傘頂洲」,綿延數公里的低平沙洲,與大海在遠處交會,形成海、天、沙灘一色的美景,是西台灣濱海的代表景觀,在沙洲上出沒的上萬招潮蟹大軍,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象。


「馬安藤」能在苛刻的生存條件下求生,連在一堆蚵殼中仍然花開燦爛、屹立不搖。旅途中細心觀察每一處細微的角落,都能發現不同的生態之美,大自然種種豐富的生命力,總是令人感到分外的驚喜。


離開東石漁人碼頭後,回到〈台61〉線西濱公路一路往南,中午十一點四十五分,進入「布袋鎮」。


西濱公路「布袋鎮」路段阡陌相連的魚塭,是一道很特殊的景觀,西南沿海地區養殖漁業非常發達,尤以「虱目魚」是台灣養殖漁業最重要的魚種之一。

養殖漁業的興起雖然帶來了相當大的經濟效益,但養殖漁業大量抽用地下水,長久下來,造成該地區的地層下陷,並引發一連串如淹水、排水不良、地下水鹽化等問題,社會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下午一點才騎到「布袋港」,天氣實在熱得讓人受不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超商想要吹吹冷氣,順便躲過中午這段赤熱的陽光,沒想到這家店竟然沒有提供休息區,只好隨便吃了一點東西後,轉往港邊的哪吒廟休息,廟口的對流風非常涼爽,讓 Rock 連坐著都睡著了,能隨遇而安,是單車環島最需要具備的本領之一。


在布袋港哪吒廟短暫的打盹休息後,下午兩點繼續啟程沿西濱公路南下。

途經這一路段正在大興土木,妝點路旁的景觀設施,建材用料都非常講究,有時很納悶台灣各級地方政府為什麼老是在鬧窮,這次單車環島無論走到哪個鄉鎮,都讓我覺得地方政府其實蠻有錢的啊!


下午兩點五十五分,越過八掌溪的嘉南大橋進入「台南縣」。


有點搞不清楚這棟民宅怎麼會陷在河床當中,會把房子蓋在這裡,以前這裡應該還是適合居住的地方。

會導致河川改道,地型地貌改變而必須放棄家園,是否係人為的禍害使得大自然反撲,值得深思。


下午三點整,來到台灣王爺信仰的總廟「南鯤鯓代天府」。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台南縣北門鄉,為全台規模最大、最古老的五府千歲(王爺信仰)信仰中心,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被台南縣政府選定為南瀛八景八勝三園之一,亦為〈台17〉線台南縣段的重要旅遊景點。

相傳於明朝末年,有王船漂流至南鯤鯓沙汕附近,其中供有李、池、吳、朱、范五府王爺及中軍府神像,漁民乃建草寮供奉,清朝初年當地信徒倡議建廟,於康熙元年落成,稱為「南鯤鯓廟」,佔地達六萬坪,在台灣有「天下第一府」之譽。


王爺俗名「溫鴻」,出生於隋朝年間,因拯救唐太宗有功及平定匪亂,被封為王爺,後因奉旨巡視天下遭遇海難,太宗追封為「代天巡狩」,下旨造瘟王船,並勒令王船所至,官員百姓一同恭迎。

「代天巡狩」原是天子派遣的巡案大人,訪查民情監督地方官吏,融入民間信仰後,則成為王爺降臨,驅除瘟疫凶煞的觀念,台灣有名的王船祭則成為迎接王爺蒞臨,執行巡狩任務的宗教儀式。


「南鯤鯓代天府」是全台最古老的王爺廟,寺廟外觀宏偉,內部裝飾華麗,由於全部石材皆採用大陸的青斗石與白石,更表現出傳統中國藝術之美。


「南鯤鯓」著名的王爺祭以農曆四月二十六、二十七兩日最為熱鬧,分靈在全國各地的王爺都會在此時回來進香過爐,一為「南鯤鯓王」祝壽,二為自家王爺「充電」增強神力,隨之而來的除了信徒、進香團之外,乩童也大批湧進,宛如全台乩童大會串,蔚為奇觀,其規模之大,號稱南台灣最大的祭典。


下午三點二十五分路過「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招牌,這是交通部觀光局轄屬的第十二個國家風景區,目前管理處位址設於台南縣北門鄉,過去是台鹽公司北門鹽場的辦公處,不過為了控制時間,過門而不入。


天候已經不早,沿〈台17〉線一路往台南方向奔馳,下午四點四十分來到台南縣「七股鄉」。

「七股鄉」古早時代為台江內海的一部分,後來因曾文溪改道,台江內海逐漸陸化而形成陸地,七股鄉以前是台灣重要的鹽場所在,現在則因黑面琵鷺的造訪而聲名大噪。


來到台南縣境,目光不免會被路邊開滿鮮紅花朵的「鳳凰木」所吸引,鳳凰木是台南市的市花,位於台南市的國立成功大學更採用它為校徽。

「鳳凰木」原產在非洲馬達加斯加,植株高大,性喜高溫、多日的環境,因鮮紅的花朵配合鮮綠色的羽狀復葉,被譽為世上色彩最鮮艷的樹種之一,由於樹冠橫展而下垂,濃密闊大而招風,在熱帶地區擔任遮蔭樹的角色,臺灣的鳳凰木在六、七月大量開花,因此與蟬鳴被並列為學校畢業期間的象徵。


騎著騎著終於迷了路,闖進了一片沼澤區,這條路的盡頭竟還是一條死路。

單車環島會迷路不是什麼新鮮事,後來查資料才知道這一帶是七股漁民口中的〈內海仔〉,由於曾文溪的多次改道而造成今日的潟湖景觀。


面積廣達數千公頃的七股潟湖,屬於古代台江內海遺跡,由於外圍有頂頭寮沙洲檔住風浪,內海風平浪靜,而孕育出豐富的濕地生態資源,幾百年來都是居民養蚵以及各種貝類養殖的地方。


根據中研院的調查,七股潟湖地區的生態資源非常豐富,單單螃蟹就有三十種以上,魚蝦貝類更多達兩百種以上,因而約有二萬漁民賴以維生,更有四種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生物在此棲息,最有名的是「黑面琵鷺」。


這座「台灣鹽博物館」位於台南縣七股鄉鹽埕村,是一座有關鹽產業主題的博物館,其興建目的是為保存台灣數百年的鹽業文化資產。早期台灣使用人力所生產的「鹽」,是鹽工汗水與淚水的結晶,博物館鹽堆狀的造型外觀象徵著兩座白色金字塔矗立在鹽田中,格外有特色。


這座白色小山丘原本只是台鹽七股鹽場收成堆積而成的鹽堆,後來為了轉型觀光乾脆保留下來,並取名為「七股鹽山」,不過進去爬這座鹽山還要買票,我和 Rock 衡量時間可能不夠,因此沒有進去,只有路過遠觀。

「鹽」在採收時期隨著篩選過濾後便堆砌如山,日積月累七層樓高的「鹽山」乃成為此地的特殊景觀,台鹽轉型發展觀光後,讓遊客登鹽山、觀夕陽,雪白的鹽山就像在體驗雪國風情般,不過現在看起來已經有點髒兮兮的。


「台鹽」從七零年代開始,就逐漸面臨人力老化和成本不斷高漲的困境,雖然後來改為全面使用機械收成,仍然因成本過高而逐漸被澳洲進口鹽取代,現今台鹽主要生產的為供應台灣產業之用的「工業鹽」。

前幾年「台鹽」民營化後改走生物科技路線,所推出的化妝品竟然大賣,真是跌破一堆人的眼鏡,近年來又利用生產健康低鈉鹽研發出烏梅、蛋黃、杏仁核桃等三種口味冰棒,在七股鹽山創下年銷售一百萬枝的記錄,現在又增加藍藻甜、鹹冰棒三種口味,使遊客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到鹽山吃「鹹冰棒」是遊程中不可或缺的體驗。

「台鹽」從國營企業轉型成功的案例,證明了事在人為,只要肯動腦、有創意,照樣可以在低迷的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讓企業起死回生。


下午五點五十五分,騎到橫跨曾文溪的「國姓橋」,即將從七股鄉進入台南市,橋名是為了紀念「鄭成功」。


晚上七點整,騎到「台南火車站」時已經天色全暗、萬家燈火。

「台南市」還真大,從國姓橋到市中心區,竟還騎了一個多小時,距離今晚預訂的落腳點「台南學苑」也不知還有多遠,這次出門只帶了一張台灣公路圖,進了市區就完全迷了路,還好問一下路人馬上就得到滿意的答覆。

這次單車環島有很多次停車問路的經驗,每次都得到非常熱情的指路服務,在鄉間甚至還有歐巴桑親自騎著摩托車為我們帶路,讓人感受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單車環島不必帶著厚厚的台灣地圖大全,只要一張薄薄的公路圖就夠了,路是長在嘴巴的。


問完路又騎了約一個小時才來到今晚的住宿點「台南學苑」,圖片是第二天要離開時補拍的,因為到達時已經昏天黑地。

「台南學苑」是青年救國團所屬的活動中心之一,有提供自助旅行者膳宿服務,價錢合宜,也非常乾淨舒適,是很多環島單車客中意的住宿點。


救國團所屬的活動中心一向只是乾淨簡單,重點是可以讓我們把車推進房間。

今晚會住到「台南學苑」,是因 Rock 在旅遊展時買了整整一本旅遊套券,所以利用這次環島順便消化幾張,在旅遊展買的促銷套券價錢便宜許多,數學從小拿第一名的 Rock 在這方面最懂得精打細算。


今天總共騎了119公里,破了四天以來的最高記錄,進了台南市區又迷了路,折騰到晚上八點四十五分才吃晚飯,隨便找一家小館子吃了一碗牛肉麵,結束今天的行程。

明天,將要騎到 Rock 的第二故鄉,台灣第二大城:「高雄市」。

環島第五天路徑軌跡圖

今日里程:119.2公里  最高時速:31.3公里  平均時速:16.9公里  合計里程:439.5公里


Nikon D70 2008/09/28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