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篇:【 炮炸寒單爺 】
每年台灣元宵節除了各地舉辦的燈會,「北天燈、南烽炮、東寒單」的民俗活動更是熱鬧非凡。「炮炸寒單爺」原是清代流傳下來的民間廟會活動,是台東市最獨特的文化風情,不僅代表地方文化特色,更吸引了大量外來觀光人潮,被觀光局列為全國十二大元宵節慶典活動之一。關於「寒單爺」的傳說不一,但大多認為寒單即「玄壇元帥」,俗稱武財神,相傳是商朝的武官「趙公明」,死後在天界專司財庫,與生前四位部屬合稱「五路財神」。但也有傳說寒單爺本是台東當地流氓,在地方上欺壓善良、無惡不作,某年元宵,鄉民計誘寒單喝酒,將其灌醉後再以鞭炮炸死,於是相傳至今,每逢寒單爺出巡時,商家無不備足鞭炮,大肆轟炸以洩怨氣。還有一說寒單爺生性怕冷,天寒時即心痛,因此,當寒單爺出巡時,信眾皆以火炮為財神爺驅寒取暖,故有「寒單爺」的稱謂。寒單爺又有「流氓財神」之說,相傳有一位財神,在過年時,僅著一條紅短褲,赤裸著上身,沿家挨戶表演討賞,商家若不賞錢,就死纏著不走,起初街上的商家均不堪其擾,紛紛拿出鞭炮轟炸這位財神爺,結果財神爺不怕炸,愈轟還玩得愈起勁,而這條商街的生意,也愈來愈旺,炸流氓財神的活動,就這樣流傳下來。
台東「炮炸寒單爺」的儀式十分特別,是將寒單爺的神像綁在特製的籐椅上方,俗稱軟轎,椅腳穿過兩根長竹竿,再由四名彪形轎夫抬著真人妝扮的寒單爺。赤膊裸身的寒單爺,只著一條紅色短褲,頭上包裹紅布巾,用以保護頭髮和耳朵,手拿一把榕樹枝葉,主要是保護眼睛及便於把鞭炮擋下,站在轎上的寒單爺胸前掛著天師印,威風凜凜,等鞭炮從四方凌空而來,頓時火光四色、震天價響,寒單爺只靠著手上的榕葉扇,抵抗不斷投擲而來的炮火,一般商家相信,如果鞭炮炸得越旺,那一年的財運也就越旺。參加扮演寒單爺者,因要上陣接受鞭炮轟炸,需具備足夠的神勇膽識,再加上寒單是流氓神,因此大多是由黑道兄弟扮演,常見一身都是刺龍刺鳳,兄弟上轎時,誰都不敢說沒有神明附靈,所憑藉的絕對是一股勇氣、氣魄和毅力。寒單爺神秘的民俗色彩與傳說,不管他是知錯能改的浪子,還是庇祐民間的武財神,也算是教化善民的好題材,所以寒單爺能與北天燈、南蜂炮齊名,成為台灣的重大傳統民俗活動。
台東「炮炸寒單爺」的儀式十分特別,是將寒單爺的神像綁在特製的籐椅上方,俗稱軟轎,椅腳穿過兩根長竹竿,再由四名彪形轎夫抬著真人妝扮的寒單爺。赤膊裸身的寒單爺,只著一條紅色短褲,頭上包裹紅布巾,用以保護頭髮和耳朵,手拿一把榕樹枝葉,主要是保護眼睛及便於把鞭炮擋下,站在轎上的寒單爺胸前掛著天師印,威風凜凜,等鞭炮從四方凌空而來,頓時火光四色、震天價響,寒單爺只靠著手上的榕葉扇,抵抗不斷投擲而來的炮火,一般商家相信,如果鞭炮炸得越旺,那一年的財運也就越旺。參加扮演寒單爺者,因要上陣接受鞭炮轟炸,需具備足夠的神勇膽識,再加上寒單是流氓神,因此大多是由黑道兄弟扮演,常見一身都是刺龍刺鳳,兄弟上轎時,誰都不敢說沒有神明附靈,所憑藉的絕對是一股勇氣、氣魄和毅力。寒單爺神秘的民俗色彩與傳說,不管他是知錯能改的浪子,還是庇祐民間的武財神,也算是教化善民的好題材,所以寒單爺能與北天燈、南蜂炮齊名,成為台灣的重大傳統民俗活動。
工作人員正在準備鞭炮,早期的炸寒單都是沿街施炸,現在已經改為定點表演,一般相信鞭炮炸得越旺,象徵財運興旺,並祈求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炸寒單一場所花費的鞭炮金額約在五萬至數十萬之間,每年元宵節台東各界所支出鞭炮費用都在上千萬元之譜。
肉身寒單爺正在做事前的防護工作,綁上紅頭巾以保護頭髮不被燒焦,扮演寒單爺者不能僅憑一股勇氣,還需要有過人的膽識、耐力和意志力。
寒單爺出巡,民間稱為「走佛」或「燒佛」,乘坐的是名為「椅轎」或「軟轎」的藤椅,不過寒單爺並不是坐在上面,而是用站立的方式接受炮轟。
台東的炸寒單活動是屬於民間組織活動,而歷史最悠久及最具代表性的是名為「玄武堂」的廟宇。
擔任施炸的炮手正在點燃粗香,炸寒單活動最主要的參與者除了扮演被炸的肉身寒單者外,最重要的就是這些炮手。
參加扮演寒單爺者,很多是道上兄弟,全身刺青,頭上蒙著臉紮頭巾,身著短褲赤裸上身,以接受鞭炮轟擊。
隆隆鞭炮聲及漫天煙硝,吸引大批民眾及遊客圍觀,近年來元宵台東市內總會湧入大批遊客,希望一睹不畏痛、不怕轟的神奇「寒單爺」。
開始炸寒單後炮手會圍成成一個圓圈施炸,由於是近距離貼近寒單爺丟擲鞭炮,本身也陷在炮陣當中,每個人也都要有一身不怕炮轟的膽量和功夫。
每場炮炸寒單活動約有三十名炮手,排炮本身用橡皮筋固定,炮手一次拿五至七綑在手上,以便丟擲。
一聲令下後四位轎夫扛起肉身寒單爺,炮轟即將展開,寒單爺挺直身軀屹立在轎上,準備接受漫天炮炸的洗禮,這個時候如果後悔上轎已經來不及。
炮手開始點燃手裡的鞭炮,集中往寒單爺身上丟擲,霹靂叭啦連續炸開的排炮,在煙霧瀰漫中激情綻開,頓時火光四色、震天價響,真是震撼無比。
鞭炮從四方而來,身穿紅短褲,戴頭巾的寒單爺,只靠著手上的榕葉扇,抵抗不斷靠近的炮火,炮手都認為炸寒單爺愈炸愈發,因此下手毫不手軟。
四名彪形轎夫抬著真人妝扮的寒單爺,赤膊裸身的在煙硝瀰漫、砲聲隆隆中接受鞭炮的洗禮。
扮演的寒單爺頭上包著紅布巾,用以保護頭髮和耳朵,臉部用濕毛巾加強防護功能,防止吸入大量炮煙,但內心的勇氣與膽識就要憑藉每個人了。
站在轎上的寒單爺忍受著窒人的煙霧及灼燙的炮火,在漫天烽火中被眾人仰望著,猶如神的化身。
炮炸寒單爺是台東元宵節特有的傳統習俗,據說寒單爺怕冷,所以人們就丟鞭炮為祂驅寒,活動在濃濃的硝煙下,鞭炮震天價響、震耳欲聾。
有一種傳說寒單爺原是一位魚肉鄉民的地方流氓,受到點化後為表示懺悔之意,於是赤裸上身遊街讓民眾洩憤以減輕罪孽,最後還變成財神。
炮炸過程每隔一段時間會稍作停頓,以更換肉身寒單爺,通常半個小時內以四位寒單爺輪流上陣。
位於外圍的彈藥庫必須用帆布遮擋,以避免被流彈波及而產生爆炸,炮手在前方陣地施炸,後方則有專門傳送彈藥的彈藥手。
炮轟寒單爺是清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活動,清光緒年間有詩描述:「燒佛鳴鉦事更奇,赤身禁冷耐支持;火神到處光如晝,一路嫌人放炮遲」。
接受這樣漫天烽火的挑戰,轎上的寒單爺難免會被炸得皮開肉綻,甚至鮮血淋漓,確實非常神勇。
據說當受不了炸炮,寒單爺可丟下榕樹枝,表示支持不下去了,以便提前下轎由別人輪替,不過因為扮演者大多為道上兄弟,這個臉可能丟不起。
妝扮寒單爺的人,像似神明附身一般,寒單爺只能靠著手上的榕葉扇,抵抗不斷靠近的炮火。
過去受限於台東地區的交通不如西部地區便捷,炮炸寒單爺習俗較鮮為人知,惟有親眼目睹、親歷其境的民眾,才能體會個中樂趣與刺激。
每位扮演的寒單爺,胸前一定要掛著天師印,據說除了避邪,還能保護身體不受炮火重大所傷。
鞭炮的威力不容小覤,被炸後的寒單爺渾身傷痕,看來觸目驚心,據說有扮寒單爺的人因為遍體都被炮火灼傷,只能站著睡覺。
一場炮炸寒單爺活動下來,約需炸掉鞭炮費用新台幣二十至五十萬元,全都由商家或廟宇信眾捐贈,他們相信鞭炮炸得越旺,財運也就越旺。
要上陣接受鞭炮轟炸,須具備神勇膽識,由於寒單爺是民間傳說的「流氓神」,因此參加扮演寒單爺者以黑道兄弟為多,全身都是刺龍刺鳳。
入夜後,炮轟寒單爺進入高潮,強烈的煙幕和火光更增添了神秘而壯烈的氛圍,台東市南京路廣場及市區重要商圈附近,是最主要的火拚戰場。
正月十五鬧元宵,天上明月高掛,地上炮火連天,炮炸寒單爺活動為台東帶來節慶高潮,到處熱鬧滾滾。
台東炮炸寒單爺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但每個時期都有它特殊的意義,反映了當時台東社會現況,寒單爺從過去的流氓神,終於走入現代文化殿堂。
炮炸寒單爺是台東元宵節重頭戲,每年有上萬名遊客來欣賞這場屬於台灣民俗文化的盛事,如今己經成了台東觀光的代表活動。
寒單爺神秘的民俗色彩與傳說,不管他是知錯能改的浪子,還是庇祐民間的武財神,也算是教化善民的好題材,因而成為台灣的重大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炸寒單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傳承,也是人民信仰的延續,鞭炮集中的震撼,除了驚心動魄,也會讓人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
前來觀賞炮轟寒單爺活動,最好穿著棉質長袖、長褲或是較厚重的衣物,避免炮火擊傷,並準備口罩、耳塞、帽子等防護用具。
炫麗的燈光與炮火交織,炮聲越大越多有著越炸越旺的意涵,也象徵著來年帶來財富與平安。
早期台東的炸寒單為一略具組織型態的不良活動,上轎被炮炸的小流氓能在黑道中抬高身價,因此曾經被警察機關禁止,時間長達六年之久。
二十多年前政府曾以「組織複雜、治安堪慮」為由禁炸寒單爺,後來在縣議員協調及約法(不接受炮炸挑戰、不收紅包、不發生意外)才解除禁令。
近幾年在台東縣政府的推動下,炸寒單爺活動不僅於元宵節舉行,並改為定點定時的炮轟表演活動,炮炸寒單爺已成為台東最具代表性的節慶活動。
更多資訊:《臺灣宗教百景》
Nikon D70 2009/02/12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