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篇:【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
位於花蓮縣萬榮鄉境內的「林田山林場」,曾有〈台灣檜木之鄉〉之稱,以前是台灣第四大林場,規模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場,是目前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最具特色的伐木基地,無論規模或重要性,都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重要的據點與見證。林田山林場原名「摩里沙卡」(日語稱森坂,今改稱森榮 ),早在日據初期,日本人就開始在林田山地區進行開墾,到了1938年更在這裡展開大規模的伐木作業。當時日本人除了在林田山興建運材鐵道、索道及集材等相關設備外,也為林場工作人員設立了集會所、員工宿舍、醫務室、福利社、雜貨店、消防隊和小學校等公共設施,使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成為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五百戶住家,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林田山的伐木作業持續到光復之後,一直到民國八十年台灣全面禁伐天然林的政策開始實施,林田山的伐木作業才正式停止下來。十餘年來,林區工作站相繼裁併、員工編制逐年刪減,林田山往昔的繁華場景也逐漸消失,變成一處寂靜的小小山城,到了一九七二年,林田山又發生了台灣林業史上最慘重的森林火災,延燒時間長達一個月,燒燬面積高達一千二百多公頃,使得伐木現場的集運設備損失慘重,更宣告了林田山沒落的命運。
「林田山林場」雖然歷經林業的更迭和火災浩劫,所幸仍保存了完整的伐木場景與意象,早期的檜木房舍和運載鐵道,處處可見前人留下的痕跡,加上原有的山川景觀與豐富的自然生態,來此尋幽探訪五十年代繁華景象,憑弔歷史文化的變遷,回到過去樸實的小城,給人與世無爭的感覺。從日據時期至民國八十年前,林田山一直以原始的檜木林名聞遐邇,如今伐木盛況不再,早已人去樓空,不過十分難得的是大部份的建築以高級檜木為材料,經過漫長歲月的侵蝕,仍然顯現古色古香的山莊面貌,那些遺留在山坡上的檜木房舍與舊鐵道,無一不是過往歲月的痕跡,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動容的人文氣息。近年來林務局及當地文史工作者試圖使沉寂已久的林田山風華再現,接受行政院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的輔導,由初階段的社區居民意識凝聚、社區人才的培訓到自行企劃辦理各類藝文活動,在共同努力下,已為林田山保存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各項日常生活的文物、傳統消防器物、各式伐木機具,還有數不清的圖片書籍等文獻資料,均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內,為林田山往昔的歷史留下完整的見證。
「林田山林場」雖然歷經林業的更迭和火災浩劫,所幸仍保存了完整的伐木場景與意象,早期的檜木房舍和運載鐵道,處處可見前人留下的痕跡,加上原有的山川景觀與豐富的自然生態,來此尋幽探訪五十年代繁華景象,憑弔歷史文化的變遷,回到過去樸實的小城,給人與世無爭的感覺。從日據時期至民國八十年前,林田山一直以原始的檜木林名聞遐邇,如今伐木盛況不再,早已人去樓空,不過十分難得的是大部份的建築以高級檜木為材料,經過漫長歲月的侵蝕,仍然顯現古色古香的山莊面貌,那些遺留在山坡上的檜木房舍與舊鐵道,無一不是過往歲月的痕跡,在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仍然散發出一股令人動容的人文氣息。近年來林務局及當地文史工作者試圖使沉寂已久的林田山風華再現,接受行政院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的輔導,由初階段的社區居民意識凝聚、社區人才的培訓到自行企劃辦理各類藝文活動,在共同努力下,已為林田山保存了相當豐富的文化資源,除了各項日常生活的文物、傳統消防器物、各式伐木機具,還有數不清的圖片書籍等文獻資料,均陳列在林田山林業文物展示館內,為林田山往昔的歷史留下完整的見證。
「林田山林場」是台灣遺留下來最完整的伐木基地,也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重要的據點與見證,文化園區的設立,使沉寂已久的林田山風華再現。
為讓遊客瞭解林田山林場過去的風貌與歷史,園區將原林場時代存放生產設備機具的倉庫,整修改建成「林業文化展示館」。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規劃內容有硬體建築的維修、文物資料的收集、及社區之永續經營,透過完整的計劃,使社區建設與觀光旅遊結合為一。
園區將具有歷史意義及價值的老文物集中陳列於展示館內,配合照片、圖片及文字的說明,使民眾對林田山林業有更深的認識。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設立,是以保存林業文化資產為目標、刻劃林田山的每一筆歷史軌跡,讓屬於林田山的故事,得以不停地繼續傳承下去。
林田山社區人士體認到彼此是密不可分的生命共同體,因而凝聚了社區內的力量,將林田山的歷史及舊有資產重新定位,期待能營造出另一種風貌。
昔日風華萬千的「摩里沙卡」令人深刻難忘,文物展示館從史料蒐集到歷經不同的規劃,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讓世人了解保存文化資產的重要。
林田山停止伐木後,人口急速牽移,林田山人不得不遠離故鄉出外謀生,然而面對故鄉的地名「摩里沙卡」,還是始終無法忘情。
民國八十年代保護森林運動風起雲湧,在國土保安、永續經營、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下,台灣已由森林伐木轉為育林、保林、綠化、森林遊樂為主。
如今伐木工業因為禁伐政策的施行,林田山的繁華不再,但卻因為其獨特的文化,在當地文史工作者的的大聲疾呼下,重新開啟它獨特的動人風采。
林場最容易發生火災,因此都會投下大筆經費在防火設施上,當年林田山林場的消防設備非常齊全,而今日已經成為古董。
當年為了讓伐木人員及家屬能安心的住在這裡,所以蓋了許多辦公廳舍及宿舍,並且有完備的生活機能建設,成了名符其實的伐木基地。
這台加藤式汽油車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因汽油相當缺乏,所以改用木炭來製造瓦斯,效果相當好,林場的老前輩至今仍稱之為「瓦斯車」。
「林田山」現在有多達數十件木雕藝品進駐園區,不僅在木雕館可見到精心之作,在戶外也分佈許多大型創作,以不同的風格呈現給觀眾。
「木雕館」展出充滿創意巧思的當代木雕藝品,就彷如與老房舍在同一個空間裡進行著無聲的對話,讓人有另一番感受與體悟,但裡面不能拍照。
佇立於林田山一片綠意間的日式建築,是東台灣林業開發史的見証人,林田山景色與台灣北部的九份頗有相似之處,因此有「花蓮的九份」之稱。
這個隱世獨居的山林小鎮,曾因其豐沛的林產資源,創造歌舞昇平的榮景,更因為優渥的生活機能條件,遺留下許多深具特色的建築遺跡。
當年的「林田山林場」是一個生活機能完備的伐木社區,全盛期間曾聚集了四、五百戶住家,人口數更高達兩千多人,但現在大多已遷移他鄉。
「林田山」仍保有許多傳統的日式建築、當地居民早期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還有運材火車、鐵道、伐木工具等,現在都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
「林田山」的運材鐵路依山勢而建,蜿蜒曲折,山區砍伐下來的木材,要經過五道索道和數十公里的鐵路,大約一天時間才能運抵山下的貯木場。
在這座「旭東亭」可俯瞰整個林場全景,原建於民國四十年代,現在所見是八十一年被颱風吹垮後所重建。
以前林田山林場對外的交通,完全由這條鐵路來承運,並在現在的東部鐵路〈萬榮站〉設有專屬林場的月台,以方便木材運送及林場員工上下班。
林田山經過漫長歲月的,遺留下許多深具特色的建築遺跡,仍然顯現古色古香的山莊面貌,當年的高階主管宿舍整建為現在的 「林田山服務中心」。
拾階而建的日式魚麟黑瓦房,濃烈大和風味的建築,遺世獨立在林田山間,無論規模或重要性,都是台灣林業開發史上重要的歷史與見證。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設立,提供了國民休閒觀光、文化教育的功能,讓國人體驗自然環境和人類環境的互補性,並能永續共存在這片土地上。
交通及更多資訊:《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Nikon D70 2009/04/13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