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篇:【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
「剝皮寮」歷史街區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廣州街和昆明街口,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形、傳統店屋、及日治時期街區改正後的立面風貌,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對於都市紋理的延續深具意義。在目前可得的艋舺地契資料中,這個地區在嘉慶四年便有店屋買賣的紀錄,由此可以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當在清代早期,開發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剝皮寮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和常民生活空間,極具保存和教育價值,尤其包含相當多的歷史軌跡,加上周邊聚集著「龍山寺」等古蹟建築和許多傳統產業,因此剝皮寮歷史街區實蘊含了豐富的鄉土文化,為最佳的鄉土教學場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乃於 2003年 8月在此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基於活化再利用的計劃有賴更細緻的提出,以便充分納入剝皮寮街區修復工程中,中心規劃朝向教育與文化結合之理念,保存剝皮寮街區的空間形式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場景,將修復後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塑造成推動臺北市鄉土教育的重鎮,以充實臺北市鄉土教育的內涵,並以「生態博物館」和「類博物館」的概念,將剝皮寮歷史街區視為艋舺地區的核心博物館,使其成為台北市艋舺地區歷史文化以及深度旅遊的資訊樞紐。
「剝皮寮」是一個過去在台灣甚至台北歷史上,著墨不多的地方,因為日治時期即被劃歸為教育用地而長期限建,臺北市政府自1997年起執行一連串都市計劃法定工作,才引發文化保存和教育用地之爭,致使剝皮寮的重要性一躍而上,成為研究和討論的焦點。歷史街區的保存活化向來複雜且難度頗高,剝皮寮舊街區在歷史的偶然下,因都市計劃限建而被保留下來,在歷經徵收補償、拆遷抗爭、規劃修復等漫長歷程,街區產權終於完全屬於公部門,教育單位能擁有一片完整歷史街區,有機會將文化資產活用作為教育活動的活水源頭,成為文化與教育共構的示範,真可謂千載難逢。成立後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透過展示主題和教育活動的融合,使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保存不僅是空間和建物的保存,更能結合原有的人文和產業紋理,體現常民生活,經活化再利用後賦予歷史街區新的生命,達到推展鄉土教育之目的,相信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再利用不僅將成為臺北市鄉土教育的特色,更能躍升為國家級,甚至世界性的鄉土教育重鎮。
「剝皮寮」是一個過去在台灣甚至台北歷史上,著墨不多的地方,因為日治時期即被劃歸為教育用地而長期限建,臺北市政府自1997年起執行一連串都市計劃法定工作,才引發文化保存和教育用地之爭,致使剝皮寮的重要性一躍而上,成為研究和討論的焦點。歷史街區的保存活化向來複雜且難度頗高,剝皮寮舊街區在歷史的偶然下,因都市計劃限建而被保留下來,在歷經徵收補償、拆遷抗爭、規劃修復等漫長歷程,街區產權終於完全屬於公部門,教育單位能擁有一片完整歷史街區,有機會將文化資產活用作為教育活動的活水源頭,成為文化與教育共構的示範,真可謂千載難逢。成立後的「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透過展示主題和教育活動的融合,使剝皮寮歷史街區的保存不僅是空間和建物的保存,更能結合原有的人文和產業紋理,體現常民生活,經活化再利用後賦予歷史街區新的生命,達到推展鄉土教育之目的,相信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再利用不僅將成為臺北市鄉土教育的特色,更能躍升為國家級,甚至世界性的鄉土教育重鎮。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和昆明街口,這些傳統街屋不僅見證了臺北發展歷史,也為後代子孫留下值得回味的過往遺跡。
剝皮寮歷史街區內的「牌樓厝」特別注重臨街立面的裝飾設計,裝修材料以清水磚和洗石子為主,華麗的建築外觀,依稀可見往日的繁華。
位於昆明街與廣州街轉角的這棟房子,是艋舺名醫「呂阿昌」的家屋,騎樓間柱為二根磚砌圓柱,在剝皮寮街屋中獨樹一格。
這種四柱三開間的拱樑形式,將紅磚組砌美感表現得相當突出,窗臺以綠釉鏤空花磚作為裝飾,使整體協調富變化,展現工匠的細膩技巧。
以商業為主的剝皮寮老街,建築物多將店門後移一個步架,留設出「亭仔腳」,提供行人遮風蔽雨的行走空間,稱為「騎樓」。
「臺北鄉土教育中心」免費入場參觀,由於顧及參觀者安全和參觀品質,採入場總量管制四十人,每週六並提供個人參觀民眾定時導覽服務。
經過明治維新洗禮的日本人醉心於西洋文化,因此日治時期台灣出現不少以閩式紅磚建材搭配西式拱廊的建築,成就了現在所見的格局與風貌。
建築反映出一個民族在特定時空下的文化,台灣的傳統建築外牆及屋面喜歡用紅磚及紅瓦,常鑲綠釉花磚,整體而言,建築風格顯得簡樸內斂。
日治時期剝皮寮的洋風建築多採紅磚拱廊式,以紅磚為主要建材,屬於磚石結構系統,弧形拱廊作用為遮蔽陽光雨水,有些外牆還有華麗的雕飾。
館內現正展出「台灣醫療的發展」特展,台灣現代醫療發展最早在1865年蘇由蘇格蘭傳教士〈馬雅各〉傳入台灣,才開啟了台灣現代醫療的發展。
在早期台灣社會中,許多鄉下地區醫療資源匱乏且就醫不便,因此發展出家庭「寄藥包」的醫藥物資配送方式,並曾經是台灣醫療服務體系的主流。
這套在當年也是很先進的牙醫設備已經成為古董,台灣的拔牙歷史上以馬偕最有名,他總共替臺灣人拔了兩萬多顆蛀牙。
傳統中藥舖使用的藥櫃,設有很多小格子抽屜,以存放不同藥材,瓷罐則是用來存放容易潮溼或較珍貴的藥材,也可以顯示這家藥舖的尊貴。
早期台灣民間常用青草藥來治病,當時萬華有很多俗稱「赤腳仔仙」的人,騎著人力車兜售青草藥,後來逐漸形成現在龍山寺旁著名的青草巷市集。
本棟建築原為艋舺名醫「呂阿昌」的家屋,呂醫師以鴉片研究獲得日本醫學博士學位,在地方上擁有崇高聲望,其仁心仁術的事蹟值得後人學習。
這種台灣話稱為「顏只磚」的磚塊,是台灣民居主要的建材之一,多用在砌磚柱或門框等地方,並直接露出原材質。
以前如果買得起這種落地式電唱收音機,應該是富裕的家庭,從早期真空管到現在數位電子產品,正訴說著時代的快速變遷。
在早期物質匱乏的年代,孩童們唯一的樂趣就是利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自己動手製作玩具,這些古早的童玩,帶給大朋友們許多美好的回憶。
懷舊,是一種永恒的社會情結,它所渲染的不僅僅是人們對過往生活的一種追憶與懷念,同時也是人們釋放現實生活壓力的一種必要的手段。
「布袋戲」發源於大陸泉州,然而在泉州布袋戲只是木偶藝術的支流之一,1950年後的台灣在傳承與改良及觀眾接受度上,又明顯領先漳、泉兩地。
這棟建築為國學大師「章太炎」在戊戌政變失敗後,來台避難的居所,館方因而在此策劃「傳統與現代教育主題展」,展出近代台灣教育發展歷程。
「孔廟」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具體象徵,在祭孔大典中,以佾舞儀式最具特色,而跳佾舞的目的是為了教育儒教原理,宣揚「仁」的思想。
匾額有如一個人的榮譽勳章,可以光大宗族門楣,「文魁」代指貢生,這裡是讚語,明清兩代科舉制度,鄉試舉人第十一名以後都稱「文魁」。
傳統教育分為官學和私塾,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書院,日治時代廢除所有官學,只有民間私塾存在,而由於私塾教授漢文,傳統文化才得以保存。
日治時代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現代的教育內容和制度,當時設有讓台灣學童就讀的「公學校」,後來改稱「國民學校」,名稱持續沿用至今。
早期的兒童刊物,版面較為單純,圖片僅為陪襯,但後來圖片佔的份量漸漸加重,甚至喧賓奪主,成為頁面的主角。
臺灣教育相對於臺灣開發史而言,啟蒙相當早,如果不包含沒有文字記載的原民史前教育方式,可溯源自1627年的荷蘭統治時期。
「千金譜」是以閩南白話方言所寫的識字教材,書中首句:「字是隨身寶,財是國家珍,一字值千金,千金難買聖賢心。」勸人要讀書、識字。
早期艋舺因為水陸交通便利而發達繁榮,因而匯聚四方人才,提高了教育人文水準,後來艋舺人才輩出,引領台灣一時風潮。
「斗砌牆」是傳統磚牆的主要作法,厚實且節省磚材,隔熱防潮性佳,但較不耐震。
古厝外牆用鏤空綠釉花瓶磚裝點立面,不但添增了造型豐富的立面變化,還有通風效果,及增加視覺美感。
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居所為今廣州街123號,由臺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二樓後進陽台牆面上還留有難得一見的泥塑聯文。
在還沒有發明抽水馬桶之前,如廁仍多仰賴這種茅坑,由於沒有沖水設備,茅坑都建在房子的的下風口,這個便器製作得真精緻。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就像是一部專門承載這座城市故事與記憶的放映機,輕輕地打開它,一個個浮光掠影的印象便在膠片的輪轉中突顯了出來。
剝皮寮老街區修復後蛻變為臺北市鄉土教育的園地,中間歷程的點滴,透過影像呈現老街早期的生活概況,表達剝皮寮的過去及重生的故事。
記憶的牆總是存在著,緊緊地靠著,一面接著一面,連成一面記憶的海,讓我們從時光海裡撈起這些記憶的片斷,拼湊出這段在剝皮寮的記憶。
與剝皮寮老街僅一牆之隔的「老松國小」,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園建築北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東、西棟分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
剝皮寮街日治時期被劃定為學校預定地,所以在都市計劃中得以保留,剝皮寮街南北側第二期修復再利用工程目前還在進行,預計兩年後完成。
剝皮寮老街古老建築都是時代的見證者,活生生的歷史教材,它反映了先民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型態,我們有義務將它妥善保存。
盤根錯節的老榕樹,頑強的在屋頂及磚牆攀附生長,彷彿在訴說著歲月雖然匆匆流逝,而我仍然堅如磐石。
引用及參觀資訊:《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
Nikon D70 2009/04/25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