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篇:【 虎頭山.通霄神社 】

    台灣有很多座「虎頭山」,這次走訪的這座虎頭山位於苗栗縣通霄鎮北邊,早期稱為「虎嶼」,因山形有如猛虎仰首長嘯而得名。通霄「虎頭山」是台灣西海岸最逼近海灘的一座山,海拔雖僅九十三公尺,但山勢明朗秀逸、蒼翠蓊鬱,登上山頂舉目眺望,可飽覽通霄鎮全景,更因面對台灣海峽,眼望波濤起伏、銀浪拍天,風靜則水平如鏡、漁艇往來,海岸平沙如銀,清光緒年間苗栗知縣「沈茂蔭」所編的苗栗縣志上即提及「吞霄漁艇」為苗栗八景之一,而「虎嶼觀潮」則被地方詩人墨客列為通霄第一勝景。虎頭山自古即為兵家駐守的要塞,日據時代,還是日軍的監視通訊基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蘇俄駐遠東太平洋艦隊為日軍所敗,乃緊急從歐洲黑海調動遠洋艦隊支援,當海軍艦隊途經台灣海峽之際,被駐守在虎頭山觀測所的日軍發現,日軍據此情報,在對馬海峽佈下天羅地網,趁俄軍長途跋涉,遠來疲憊,一舉將波羅的海艦隊殲滅。戰爭結束後,日本有鑑於此地對海戰貢獻甚鉅,遂在山頂處興建一座「日俄戰爭紀念碑」,以資留念。台灣光復後,國軍進駐虎頭山,將其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以紀念台灣脫離殖民統治。通霄鎮公所長期以來在虎頭山積極規劃建設,使自然景觀結合古蹟保存,提供一處相當完善的踏青休憩場所。

   「虎頭山」的半山腰還有一座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通霄神社 」,建於1937年,主要祭祀日本天照皇大神與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台灣治權移轉至國民政府,在抗日情仇與民族意識的影響下,神社主殿遭拆除僅存基座,拜殿有一段時間被改為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與革命先烈的「忠烈祠」。「通霄神社」雖部份建築遭拆毀或改裝,但原始神社之社域保存情形大致完整,包括參道、拜殿、社務所、鳥居至今尚存,2002年苗栗縣文化局將之指定為歷史建物,並在近年完成整修,恢復部份往昔面貌。歷史建物的保存,除了實質建築體的修復外,更重要的是其歷史意義的留存與提供未來省思與再生的基礎。通霄神社由做為日人治台期間,貫徹皇民化政策使用所興建的建築物,後來轉變為國民政府時期的另一種提供國家意識服務的建築「忠烈祠」使用,其中蘊含著多元文化意義,也代表著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過程,欣賞不同的文化之美,使我們有機會體驗歷史長河中凝聚下來的多元經驗,臺灣近代經歷過數次不同的治權轉換,僅管過去社會集體記憶分岔相異,但對這塊土地的熱愛仍是無庸置疑的。


通霄「虎頭山」是台灣西海岸最逼近海灘的一座山,海拔雖僅九十三公尺,但山勢明朗秀逸、蒼翠蓊鬱,登上山頂舉目眺望,可飽覽通霄鎮全景。


通霄鎮公所長期以來在虎頭山積極規劃建設,山頂設有寬廣的觀景平台,使自然景觀結合古蹟保存,提供一處相當完善的踏青休憩場所。


「虎頭山」座北朝南,為東北季風的天然屏障,早年有「吞霄漁艇」勝景之稱,而「虎嶼觀潮」則被地方詩人墨客列為通霄第一勝景。


通霄鎮公所除了整建公園步道外,還特立「虎嶼觀潮」石座在公園內,希望到此遊玩的民眾都能知道,由虎頭山上觀看台灣海峽,美景獨一無二。


矗立在頂峰的「日俄戰爭紀念碑」,戰後國軍進駐虎頭山,將其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以紀念台灣脫離殖民統治,特殊的砲管造型饒富趣味。


虎頭山頂有二等及三等三角基石各一枚,三角點是繪製地圖的三角測量基點,依據三角形畢氏定律, 用以測量距離 、面積、高度、及方向的基樁。


以前很少人知道台灣竟有「日俄戰爭紀念碑」,如今不但可以知道這段歷史,更能了解虎頭山的重要軍事地位。


虎頭山上林木青翠蓊鬱,登上山頂舉目眺望,通霄鎮全景一覽無遺,山上的環保公園,結合自然景觀與古蹟保存,是休閒踏青的好地方。


「通霄神社」興建於昭和十二年( 西元1937年 ),為日式神明造之神社建築,目前僅存主殿基座、幣殿遺跡、拜殿、參道、鳥居及社物所。


通霄神社是臺灣光復後少數還能被保存下來的日本神社,雖部份建築遭拆毀或改裝,但原始神社之社域保存情形大致完整。


鳥居旁的「東沐館」是神職人員的辦公地點,除左側、後側略有增建,建築格局、構造大致還保持原貌,可能經費不足,尚未加以整修。


「社務所」屋頂屬「入母屋造」(類似中國建築的歇山頂),中央開設「千鳥破風」,懸魚、妻飾保完整,是通霄神社保存最完整的附屬建築物。 


社務所下方的宿舍,是典型的日本傳統建築,雖然光復後使用者稍有改裝,大體維持日式住宅的式樣,但目前已經殘破不堪,成為一處廢墟。


「通霄神社」建築群配置完整,從入口開始,鳥居、參拜道、石燈籠,有告知來者進入神聖之地的用意。


「神社」通常擁有一定程度的廣大社地及林木,基本配置包括本殿、拜殿、手洗舍、社務所、鳥居,以及其他祭典附屬建築組成。 


「參拜道」為石板鋪面,兩側各有五座石燈籠,石燈籠具有引導路徑作用,日本石燈籠屋頂多為轎頂型式,有四角、六角的變化,材質多為石材。


二次大戰結束,台灣治權移至國民政府,神社主殿遭拆除僅存基座,拜殿有一段時間被改為奉祀延平郡王鄭成功與革命先烈的「忠烈祠」。


「鳥居」是劃分俗界與聖域的象徵,通霄神社第一、二鳥居,都屬於「神明鳥居」樣式,兩根圓柱上乘載圓形的笠木,是台灣最常見的鳥居型式。 


「拜殿」於光復後曾被改為忠烈祠,留下雙重歷史建築特徵,日治時期的拜殿建築式樣屬於切妻(懸山)造、平入式,兩坡水的屋坡面平直無翹曲。


歷史建物的保存,除了實質建築體的修復外,其中蘊含著多元文化意義,也代表著臺灣這塊土地的歷史過程。


欣賞不同的文化之美,使我們有機會體驗歷史長河中凝聚下來的多元經驗,更重要的是其歷史意義的留存與提供做為未來省思與再生的基礎。


「拜殿」於台灣光復後,被修改為中國傳統建築閩南式燕尾翹脊屋頂及增設四面磚牆,木構造仍使用台灣檜木、屋面為銅皮包覆,已完全失去原樣。


被改建後的拜殿,紅磚的屋身完全是閩南建築風格,感覺就像是台灣的廟宇建築一般,已經完全失去日本神社的風貌。


最上方的「本殿」最神聖,一般設於高台上,禁止一般人進入,通常階梯尺寸很小,可以進出的神職人員,也得小心以腳尖登踏,保持崇敬的心情。 


通霄神社本殿建築僅剩基座,基座石板因樹根著生嚴重龜裂,加上後山駁坎龜裂破壞,已經很難判定原有樣式,目前採殘跡保存方式處理。


Nikon D70 2009/05/02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