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篇:【 金門國家公園 (三) 】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金門」是一個不沾城市喧囂的地方,肅穆中帶著一絲神秘,秀麗的景色與軍事要地為它贏得「海上公園」與「地下堡壘」的別稱。但金門在民俗文化上的特色,比起戰地風光毫不遜色,由政府劃定保存的古蹟即達二十一處之多,縣級的古蹟也有十二處,可以想見當年人文薈萃的盛況。金門民居大多屬於閩南傳統的三合院建築型式,處處仍然可見樸拙的古厝,映現著歷史的痕跡,至於整個社會、族群、宗親,傳統古風鼎盛,也形成了有別於台灣地區的聚落特質,這些都是金門最寶貴的資產。

    在天然景觀上,金門是以花崗片麻岩為基礎的島嶼,經過千古以來時間的精雕細琢,處處展現出滄海桑田的歲月刻痕。生物資源方面則以鳥類資源最豐富,金門因地處大陸沿海的弧線邊緣,這個位置恰是候鳥南遷北返的主要路徑,加上自然環境優渥,食物資源豐富,以及人為干擾少,因此每年都吸引許多鳥類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尤其每年冬季的黑衫軍「鸕鷀」,成千上萬落日歸巢的畫面,非常壯觀,可說是世界級的景觀,也使金門成為熱門的賞鳥聖地。

    金門雖然幅員不大,但這次的三天行程仍無法一窺金門全貌,像著名的太武山景點即失之交臂,還有許多名勝古蹟也無緣拜訪,雖然感到遺憾,但能和好友在百忙中抽空一起旅遊,還是收獲滿滿。忙碌的生活下每個人都像一只急轉的陀螺,但人不能只有蓬勃野心,而沒有風月心情,人生不可能重來,不應讓接觸大自然,成為一項失落的美夢。


金門不僅以戰地風光及人文特色著稱,當地的風味特產更是遠近馳名,尤其金酒公司獨樹一幟、自創「金門香型」口感的金門高梁酒,更是聲名顯赫、聞名遐爾,來到金門旅遊的人,總不免要到金門酒廠朝聖一番。


金門高粱酒的生產,是當地農業條件匱乏下無心插柳的結果,古寧頭戰役之後,國軍大量進駐,使得糧食問題更見捉襟見肘,加上軍隊對酒類大量需求,以及人口帶來的燃料使用,都是金門戰地刻不容緩解決的問題,因此當時金防部司令胡璉便決定將原來從台灣買酒的錢改從台灣買大米,並在金門大量種植高梁,再以高梁製成高梁酒,如此金門軍民便可同時飲用高梁酒,吃大米飯,燃高梁桿,此「一舉三得」之計,是金門大量種植高梁,並釀造高梁酒的典故。

當年隸屬金防部的酒廠稱為「九龍江酒廠」,這是軍隊設酒廠,自釀自售的開端,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後,金門酒廠改屬縣政府,縣長擔任董事長,1998年民營化,改制為「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有員工七百人以上,至二千年收益已近四百億,仍是目前金門最大的企業。


金門高梁酒係利用金門特產旱地高梁,引用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加上當地釀酒師傅的專業經驗,故而釀造出風味獨特的高粱酒,入喉滑順溫暖,不辛辣、不嗆喉,冰後飲用尤其好喝,深受消費大眾喜愛。早期金門酒廠在建廠、顧客、管理、技術、人力等方面均與軍方脫離不了關係,且直屬戰地政務委員會,加上金門歷史又經多次戰爭,酒廠文化自然突顯戰地政治色彩,若非宣傳戰地軍事建設,便以政府的政令宣導為主。

金門酒廠所生產的各式酒類,依儲存分有瓷瓶與玻璃瓶兩種,其中瓷瓶不易揮發,酒的保存狀況較好。由於酒廠的軍方與政治色彩,對酒瓶的設計扮演一定的影響,歷年設計的瓷酒瓶,反映著台灣政治意識及金門當地的特殊文化,其中紀念酒的瓷瓶設計,尤富軍事與政治色彩。


金門高梁香醇濃郁,足堪「酒國之王」美譽,尤其陳年特級高梁酒在市場上經常造成搶購熱潮,供不應求。金門縣政府每年的稅收,超過一半以上來自於金門酒廠,金門所有的基礎建設、社會福利等支出多來自於金酒的盈餘,年年營收超過百億的獨佔事業,為金門賺進巨額鈔票,成為唯一不靠中央補助的縣市級單位,也穩定了金門人的福利設施與幸福生活。

現在金門酒廠每年上繳國庫的稅收高達四十多億元,但是當地人常慨嘆中央回饋給金門的經費卻非常不夠大方,不過話說回來,金門高梁佔了台灣白酒七成以上的巿場,這四十多億的酒錢,可大部份是台灣本島的酒國英雄所貢獻的。


蓮豐山「牧馬侯祠」位於金城鎮庵前村,祠中奉祀「開浯恩主」,據傳始建於唐朝,歷經多次整修,現在的廟宇是清道光二十三年所重建,為一座古色古香的三進式寺廟建築,這座廟宇的建築特色,是屋頂上的山牆為土型的,在金門屬於罕見的,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唐德宗貞元二十年間,陳淵奉旨率領十二姓墾民來此養馬,形成金門發展之先驅,所以金門人將他視為「開浯恩主」,為感念其恩澤,村民們在陳淵設置的牧馬場處,立祠奉祀,至元代朝廷敕封「福佑聖侯」,賜額「孚濟」,後人尊稱為牧馬侯,這也是金門所有牧馬侯祠的祖廟,迄今香火不絕。  


由於金門人對宗族的觀念相當重視,因此早期的古厝皆採整批興建,常常一次就蓋上十幾二十棟屋厝,形成了許多知名聚落,建材、雕刻、設計與方位亦皆是上上之選,所以從金門的閩式古厝建築裡,不只可以看到建築之美,亦能夠欣賞到人文藝術及風水、敬祖等元素。 

「珠山聚落」位於金門島之西南隅,舊名「山仔兜」,為一單姓「薛」的血緣村莊,一百多戶傳統閩南式房屋建於清朝年間,主要的建築有薛氏家廟、頂三落、大第、將軍第等。


聚落彷若小小社群般,從屋簷、房屋曲線、裝飾、宗廟、排列方式,乃至牆上的雕刻象徵,都代表著不同的朝代文化。早期,來自泉漳的閩式建築是金門的閩南傳統風格,屋脊、山牆、燕尾、馬背的俐落線條,串起了一戶又一戶,成了經典無價的文化產物。


金門人多聚族而居,其祖先多來自晉、唐、宋、明、清等朝代,故遵循中原「奉先思孝」,飲水思源觀念非常濃厚,因此每一聚落均建有「宗祠」奉祀祖先神位,民居並以宗祠為中心點而建造。

宗祠金門人稱為「祖厝」或「家廟」,是奉祀祖先牌位的屋宇,金門的每一處傳統聚落,都有一座以上的宗祠,居處於大大小小的聚落中。而由於深受宗族血緣與匠師技術因襲的影響,這些雕琢細緻、金碧輝煌的宗廟往往成為聚落人民的活動中心,血緣房份也自然是選定建屋位置的重要因素。 


珠山聚落的「薛氏家廟」建於清乾隆年間,居高臨下、風水絕佳,建築雕樑畫棟,加上色彩艷麗的彩漆上色,充分彰顯其金碧輝煌的重要地位。

金門「宗祠」又有大宗、小宗之分,主要是因同姓氏不同支派的村落,除合建始祖廟稱大宗外,分世或分房又各建宗祠,稱為小宗,除供奉祖先,早期還作為開設私塾之所,亦扮演著公共活動中心,所以不僅是闡揚孝道,也具光前裕後的教育意義。


金門傳統民居一般人稱為「金門古厝」,以閩式三合院、四合院類型為主,屋脊的營建方式,有燕尾式的「翹脊」和馬背式的「圓脊」,以建築形制來分,則有一落、二落、三落及護龍、突歸、迴向等等。

金門居民的語言及宗教信仰、民間習俗、宗廟祭祀等,至今仍保有許多傳統的典章制度,從今日傳統民居、風獅信仰、宗祠廟宇及民俗節慶等活動,都可看出其中所保留的閩南文化特色。


金門傳統聚落講求風水佈局,位置前低後高、座北朝南,並以棋盤式建物排列構築綿密的防禦功能。珠山聚落整體形勢如覆缽,四周丘陵環繞、林木茂密,後有靠山、中有水塘,不論是冬季避風、水源取得、聚落排水,都有良好的考量,被堪輿師稱為「四水歸塘穴」的地理。

目前金門傳統閩南古厝約有一萬五千棟,並有高達一百一十五座列被文建會評估為珍貴的歷史建築,佔台灣全國四百三十棟歷史建築的四分之一,位居第一位。當你走過褪色老舊的牆面時,先別急著離開,仔細閱讀,會發現意想不到的匠師粹鍊工法與先人深沉的智慧。 


珠山有語諺:「有水頭厝,無山仔兜富。」山仔兜即珠山,清末民初時,這裡的居民紛紛出洋到菲律賓、呂宋島一帶經商致富,並開始匯錢及返家建設,到了民國初年,珠山村曾是金門全島消費能力最強,教育水準最高的村莊。

這座「薛永南」兄弟洋樓,是薛家兄弟三人,旅菲成功,於一九二八年返鄉共建的洋宅,大宅內,曾四代同堂,兒孫高達五十多人,2001年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出資整修,是珠山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築。


明代海禁大開後,前往南洋打拼而發跡的居民,紛紛返回家鄉建造洋樓華屋,閩南四合院開始混著南洋高樓建築,無數華僑奮鬥史構築了一棟棟豪華精緻的「番仔樓」,讓金門的建築融合著古典與時尚之美,也保留了珍貴的美學藝術。 


金門古厝擁有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值得深入探索,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活化使用文化資產,目前已完成修復五十棟古厝,部份規劃為展示館,並已標租二十七間古厝民宿委外經營,並結合科技架設網站多樣行銷,吸引網路族群前進金門體驗古厝民宿的多樣遊情,讓古典與現代交會的金門古厝民宿成為旅人的最佳驛站,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大方的入內住宿,貼近這些古老建築的靈魂。

古厝民宿,獨具閩南風情,瞭解每一棟古厝起造的過程,可以發現在老宅一磚一瓦的背後,有著各式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串連著古厝子孫與聚落,現在更藉由民宿的經營,串連著不同經營者的理念,等待著旅人的造訪,在島嶼緩慢的生活步調中,體會浪漫的島居生活。


由於歷代盜匪、戰亂等多種因素,使金門林木蕩然,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肆虐,導致田園荒蕪、房舍毀壞、民不聊生,黎民乃借藉助風神力獸以制煞辟邪,這些座落在村落外圍造型神態各異的風獅爺,被譽為「金門民間的守護神」。

金門「風獅爺」的信仰具有顯著的地域特性,這是諸多因素交互影響下所產生的,對長期身陷苦難與困境的居民而言,追求現世的平安福祉,必然是最直接、最強烈的企求,風獅爺的信仰紓解了居民恐懼不安的心理,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並增強對抗惡劣環境的信心與勇氣。


金門「風獅爺」多為就地取材的石料所雕成,可區分為雌雄兩種,雄性手持令箭、帥印,多以葫蘆形的樣式含蓄表達,雌性則以雙手扯住繡球彩帶,披垂而下,象徵母性的柔美婉約。就姿態而言,風獅爺有立姿和蹲踞兩種,出自名匠雕鑿的風獅爺,散發出一股充沛的活力,由於饒具傳統民俗色彩,亦曾繼莒光樓之後被採用為中華民國郵票。


「翟山坑道」位於金門西南方的料羅灣左邊,是戰備工事的偉大傑作與歷史見證,金門開放觀光後,成為名氣最響亮的景點,是到金門旅遊必不可錯過的地方。

八二三砲戰後,金門仍長達二十年處於「單打雙不打」的砲擊歲月,所以金門島上戰場遺跡處處,並遺留有許多碉堡、坑道、防禦工事等軍事設施。緊鄰海岸的翟山小艇坑道是八二三砲戰後,鑒於兩岸軍事持續緊張,後方補給困難,而於民國五十年開挖,費時五年才完工。


「翟山坑道」主要供登陸小艇及人員、物資運補之用,一進入景區大門,即可看到草坪上陳列著這些當年可以從海上長驅直入坑道的登陸艇,依噸位大小,分為人員登陸艇及機械登陸艇兩種。

「翟山坑道」因戰爭形態改變、戰備功能減退及維護成本過高,於民國七十五年廢棄,並移交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接管維護,以保存此一戰役史蹟,這個謎樣的坑道才正式開放,成為戰地金門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


「翟山坑道」地質由花崗岩組成,工程全由國軍官兵一斧一斧穿鑿開挖,一進入坑道即可感受它的震撼力,望著堅硬的花崗岩壁,可以想像當年工程的艱辛。潮濕的坑道、嶙峋的山壁,這工程雄偉的歷史軌跡,成了現代人緬懷過去戰亂歷史的觀光據點,重新擁有了新生命。

金門的戰地風光特色,不僅源自於曾發生的大小戰役及軍隊長期駐守的歷史,也與當地的自然景觀相結合,有如天然冷氣房的「坑道」,是酷暑期間,最清涼的避暑景點。


「翟山坑道」總長約三百五十七公尺,裡面分陸道和水道,屬A字形設計,二公尺深的水道可停四十二艘補給小艇,除了人員、物資外,甚至搶灘登陸用的戰車都能從這裡接運,坑道因花崗岩地質特別堅硬,所以軍事安全性高,可以在轟隆隆的砲火中,讓登陸艇安然無恙的從外海長驅直入,是翟山坑道最具戰略價值的地方。


坑道內昏暗的燈光,深遂的倒影,是多少人流血流汗才建造出如此偉大的工程,當年的技術遠不如今日發達,能在堅硬的花崗岩鑿出坑道,除了炸藥之外,只能靠一鎬一斧的人力,工程極為艱鉅,犧牲了不少官兵的寶貴生命,可說是一鑿一斧都是官兵的鮮血與汗水,讓這座被譽為「鬼斧神工」的軍事工程,披上了無比悲壯的色彩。


坑道迴音所形成的自然音場,效果可媲美專業音樂廳,今年剛好是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金門國家公園因此別開生面的在翟山坑道舉行和平祈福音樂會,邀請音樂家張正傑等人,乘坐平台船環繞水道表演。

不一樣的音樂演出形式,讓曾是軍事運補的水道蛻變為浪漫的音樂舞台,戰役遺蹟透過時空轉換角色,用柔美悠揚的樂聲闡釋對和平的渴望,可惜這次來金門沒有恭逢其盛,真是遺憾。


這座「古崗樓」位於金門城東門外的古崗湖旁,樓高三層,朱樑碧瓦、重簷迴廊、古色古香。樓內有古崗湖與樓的簡介、明魯王與金門的關係,及附近景點「漢影雲根」碣,與珠山、歐厝、金門城、古崗等聚落介紹。


「古崗湖」是一座半人工、半天然的湖泊,週遭圍繞著菜圃、樹林、公園綠地,外圍有低矮的山丘,林木蒼鬱,湖濱楊柳低垂,這樣的環境同時吸引了水鳥和陸棲性鳥類聚集,古崗樓也可以登高遠望,是一處幽靜的賞鳥地點。


「文台寶塔」位於金城鎮南盤山之東南處,係一座以花崗岩石條砌成的五層六角形實心塔,於明洪武二十年間由江夏侯周德興所建。

「文台寶塔」的建造,金門地方傳說紛紜,一說是作為航海指標;二說則指其是依風水而建的「風水塔」,用來祈求風調雨順、平安納福之用;另也有一說為明太祖朱元璋聽聞東南海上有天子之氣,指派周德興斷其天子穴,因此建塔鎮壓。


金門原有三大古塔,一是太武山的「倒影塔」,二是水頭村的「矛山塔」,三是舊金城的「文台寶塔」。倒影塔毁於民國七年的大地震,矛山塔在八二三砲戰時,因軍事考量被拆除,唯一碩果僅存只有這座文台寶塔,金門國家公園成立後,才將另兩座塔重建修復。

「文台寶塔」頂有鐫字及浮刻,另外除陳揮於明朝萬曆三十五年在塔底盤石上留下手書墨蹟外,也有知名書畫家張大千墨寶,現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水頭」位於金門島西南隅,是一多姓血緣聚落,由於位於近海之港口,隨著西方航海時代的來臨與殖民主義的興起,在清末藉著廈門五口通商的機會,金門島民大量往南洋等地謀生發展,致富後回饋鄉里,修祠堂、建洋樓、辦教育,而有今日水頭厝之多樣式的建築群。

來到水頭聚落,獨特西式風格的「得月樓」,馬上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高聳的建築,取其「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氣派的洋樓以及高聳的禦敵槍樓建築,以中國格局為主體,西方建築特色為實用目的,展現了中西美學。


「得月樓」是水頭聚落的洋樓群中,最特別也最醒目的一幢建築,主人為「黃輝煌」先生在印尼經商致富後,於民國二十年匯銀返鄉興建此樓及旁邊的二棟大洋樓,共費資一萬三千銀元,後因海盜猖獗,為顧及安全,而於二年後加建這座高十一多公尺、牆厚四十公尺的防禦槍樓,並有地下坑道可通往主屋洋樓,為水頭村最高的建築物。


金門水頭村落的珍貴,在於不同時期的古厝群所形成的獨特區域風格,從清乾隆年間興建的九座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至清末民初的洋樓群,在數量及種類,堪稱島上第一,而有俚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的驕傲。

水頭「得月樓」一向被視為金門的地標建築,為遊客必到、必拍的景點,在特色的洋樓建築下,隱藏著一段又一段金門人飄零海外「落番出洋」的故事。槍樓旁邊的主屋洋樓,現在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將其規劃為「出洋客的故事」解說館和「僑鄉文化展示館」,展示黃輝煌先生與華人在印尼的發展歷程,及華僑與水頭村的人文歷史背景。


近代的金門僑鄉社會,在很多方面都呈現了閩南民間文化與南洋殖民文化融合後的嶄新風貌,其中最明顯而具特色的就是洋樓。從類型來看,主要特徵是外廊與西式山牆裝飾,中西合璧、華洋並存,反映了特定時代背景下,僑鄉社會的共同價值觀與集體意識,更因此形成了金門地區新的建築類型與文化形式。


「得月樓展示館」規劃展示內容以村民的僑居地生活、文化來呈現,同時將得月樓的防禦特色與水頭聚落的僑鄉文化相結合,展現閩南與僑鄉文化的獨特性,讓參訪賓客對於金門島嶼豐富的文化歷史有更深入的瞭解與體驗。

展示館將印尼華僑的教育、文化特質,藉由豐富的圖文展現,並蒐集印尼在地風味料理、服飾、手工藝品、器皿陳展,尤其以印尼當地的食物配料,製作了一桌色彩豐富、食物多樣的菜肴,讓大家對於印尼的生活樣貌,可以深入了解。


在不同文化背景與時空條件下,金門各地的洋樓類型及裝飾主題還是有所不同,「得月樓」讓遊客走入屋宇不同的空間,品味黃輝煌洋樓主人的用心與巧思。

「得月樓」主屋建築結合中式傳統及西洋裝飾藝術,材質上有泥塑、石雕、磚雕、木刻等不同類型,共同表現出金門海洋文化的特質,從豐富繁茂的西式磁磚壁飾及大器的格局中,可以想像當時昌盛華麗、富裕的景象。


沿著水頭聚落散步,彷彿走進先民出洋的歷史步道,思緒穿越漫漫的歲月長河,這人去樓空的古老建築,看盡世間的繁華與沒落,穿越了百年時空,依然風情萬種,已經成為金門歷史的活見證。

「僑鄉金門」是金門歷史與文化上影響深遠的一環,而洋樓的移植與轉化,正見證了那一段歲月中,金門社會與空間營造的變遷,一切都在不經意之間,那塵世的喧囂恍如已遠遁千年、杳無蹤跡,留下的惟有一串華美而淡雅的記憶。


出門旅遊,除了參觀景點,品嚐道地的當地風味美食,更是不能錯過的一環,金門四面環海,魚蝦貝蟹海產種類豐富,到金門吃海鮮,是絕對必要的。金門海鮮一絕,是這款俗稱海中威而鋼的「炒沙蟲」,含有豐富膠質,快炒後上桌,軟脆鮮美,但嘗鮮也要點勇氣。

金門沙蟲有挖、炒、吃、三快之名,所謂「挖」要快,是因沙蟲的出口多,發現時要用鋤頭快速把沙土翻上將其擒獲,以免逃逸無蹤,而「炒」要快,是因沙蟲料理一般以清炒為主,因此炒時先熱鍋熱油,使炒後肉質快速收縮能保有其脆度與鮮度,最後「吃」要快,才能保有沙蟲之清脆與可口,而達口齒留香。早期生活貧困,所以傳統金門的宴客菜,第二道通常推出的是仿魚翅的「宴菜湯」,其湯底就以沙蟲乾磨成粉狀入湯調製,以達湯鮮味美的功效。


俗話說「秋風起,蝦蟹肥。」秋高氣爽的時節,正是到金門吃螃蟹的好時機,金門的青腳蟹肉質鮮美甘甜,只要清蒸,就可以品嚐到原汁原味,也有會在螃蟹活體時便加入高梁酒與辣椒等香料把它醉昏,滋味更是特別。

由於金門特產的「青腳蟹」大受歡迎,愈來愈搶手,近年來連對岸大陸漁民也時常越界補捉,為了保護青腳蟹,金門海巡隊對附近海域進行護魚驅離行動,只要一發現立即放生,但是仍有大陸漁民偷捕成功,甚至還賣回金門,看來青腳蟹已成了老饕們心目中的明日之星。 


金門古寧頭一帶地區,是古寧頭大捷五十六小時浴血苦戰的戰場,現址設有城門一垛,城門上立有國軍戰鬥英雄銅像,供人憑弔當年奮勇殲敵的國軍戰史。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凌晨二時,共軍在古寧頭海邊登陸,冒死以人海戰術猛衝,再鑽隙突破多處海岸陣地,國軍則配合有 M5A1 型坦克裝甲部隊,及海、空軍支援全力反擊,將共軍逼退至古寧頭附近的南山、北山、林厝一帶村落,展開激烈的巷戰,經過五十六小時的激戰後,共軍七千餘人被俘,死亡三千餘人,國軍則有一千二百餘人陣亡。


「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西北部的古寧頭戰場遺址,是一座城堡式建築,今日的古寧頭戰場,經過金門國家公園的規劃建設,已從六十年前的肅殺之地,成為旅客必遊的觀光景點。

在走過一條濃蔭大道後,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座民國三十八年國軍戴方帽、穿草鞋的英勇戰士雕像,充分展現當年真槍實彈和敵人面對面廝殺的勇敢作戰精神。


「古寧頭戰史館」正面兩側牆上有大型浮雕,描繪戰役中國軍英勇奮戰的情景,兩旁草坪上則有當年揚威奏功的金門之熊 M5A1 型坦克,內部陳列有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展示等,並提供「古寧頭大戰」多媒體影片供遊客觀賞,以緬懷當年拋頭顱、灑熱血,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


適逢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雖然兩岸關係目前已由緊張轉為和緩,武力衝突程度亦相對降低,但大陸對台軍事威脅卻未曾改變,諸如廣東、福建、江西地區所部署的導彈與防空飛彈、距台六百海浬內部署的新式戰機及海軍潛艦戰力的發展,均讓台灣感受到相當程度的敵意與針對性。

此外,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更規定,在特定狀況下得對台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賦予大陸當局對台動武的模糊與彈性空間,更讓台灣人感受不到任何善意。


戰史館內掛有十二幅名家所繪的戰況油畫,生動的重現古寧頭之役,國軍官兵冒著炮火穿越生死線的慘烈戰況,但是到了今天,到底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些長眠在紅土地上的無數英魂?


在戰史館內看著這些戰爭史料,印證著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給人留下一種心境無法坦然的情緒,戰爭沒有贏家,人都是因為不懂得放手,才會留下一串無謂的感嘆。

「戰爭無情,和平無價。」關愛他人、珍惜生命,才是人類應有的智慧,敵對的關係要比愛的關係來得更深沉,但願讓殺戮走入歷史,使和平成為永恆,唯有和平與安定,始能追求人民的幸福與發展。


這座稱為「北山古洋樓」的西式古建築,座落於北山村路口要衝,當年在古寧頭之役時,曾一度淪為共軍之前進指揮所,與逐屋掃蕩的國軍短兵相接,雙方在此火拼、巷戰連連,頹圮的斷壁殘垣,完整呈現著彈痕纍纍、觸目驚心的戰役景像,不難想像當時激戰之驚心動魄。


明、清時期,古寧頭的南、北山兩村莊人才輩出,文官武將威名遠播,因此此區亦有李氏家廟共七座,且半數以上為木構建築,非常珍貴,走進村落,有如走入歷史的迴廊。可惜的是,位居古寧頭戰區,遭到戰火摧殘,多數已毀損,這些難得的古厝建築,幾乎每一棟都增加了無情戰火所遺留下來的纍纍彈痕。


南、北山為金門發跡最早的聚落之一,與林厝合稱為古寧頭,以李姓族群為大宗,大多數傳統建築為明末清初時期留下來的,因位於古寧頭戰役巷戰的戰地位置,多數房舍牆上處處彈孔,但閩南傳統建築的燕尾形屋脊,飛揚天空,數十年色澤不變的美麗彩磚,依然奪目。


古寧頭地區以李氏為大宗,這座北山村的「李氏宗祠」,規模宏偉、雕飾華麗,平常大門緊閉,惟有在大祭典或婚喪喜慶時才會開門。金門共有一百八十多個姓氏,由於各村落以「一姓村」為主,聚落就是一個大型的血緣家庭,所以當地特別重視宗族關係,他們各立宗祠,單單各姓宗祠就有一百六十多座,最古老的超過四百年,為台閩地區宗祠最多的縣治。

「宗祠」是團結精神與地域佔有的宣示,也是凝聚宗族向心力的精神象徵,時至今日,宗族仍是左右金門當地人際關係與政治運作的重大力量,宗族間的競爭時有所聞,尤其在選舉時更是特別明顯,金門流行一句玩笑話,當地的第一大黨是陳家黨,第二大黨是李家黨,然後才是國民黨。


這座名為「振威第」的古宅,是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二百多年歷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李光顯為一品武官,曾任提督,故村民慣稱此宅為「提督衙」,又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有「振威第」之稱。

「李光顯」在四十餘年的行伍生涯中,參與戰役無數,驍勇善戰,從最低階的金門鎮標右營外委,累功陞到一品武將的廣東水師提督,而其駐紮之地包括有金門、澎湖、福建、浙江、廣東等東南海疆。「李光顯」雖身為一品武將,然而官邸與一般平民宅第相仿,在造型上樸實而不尚雕飾,反映了其一生廉潔的品格。嘉慶二十四年李光顯卒於任所,年六十三歲,身後兩袖清風,幸賴粵商感其恩德,代為收殮歸葬。


中國人的宅第在建造時,非常重視風水,如週遭的環境有難以避免的巷道或柱石,將成為所謂的「路衝」,在無法去除路障的情況下,立石以做為迴避路衝的屏障,民間稱之為「石敢當」。

振威第宅後牆角立有一座「泰山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碑上方有獅子啣寶劍的浮雕,造型罕見,可說是臺、閩地區製作最精美的石敢當。泰山是五嶽之首的東嶽,它是掌管全世界的妖魔鬼怪,因此所有的妖魔鬼怪看到泰山的字樣,就不敢胡做非為亂做怪,這個村莊就因而安定詳和。


「古龍頭水尾塔」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金門人慣在水陸交會的海水末端,建塔以制水路魑魅、保境佑民。此塔分為三層,自底部向上逐層縮小,皆由矩形石塊所構成,四面分別刻著佛、法、僧、寶四字,頂端有一個葫蘆形的塔尖。

「古龍頭」原是一李姓血緣聚落,因有港澳之便,山林水澤豐沛,故家族昌盛,子孫繁衍眾多。清初,古龍頭長老們認為本地殷商巨富有暴起暴落的情況,是因地理形勢海潮盈虛過大,影響所及導致富得快,貧得也快,因此在澳灣之間修築這座水尾塔,一來壓制來自海上的各類陰風惡邪,二在鎮保顧財,警告古寧頭弟子勿將辛苦賺來的財富揮霍如潮水。


古寧頭「雙鯉湖」是由一連串的淡鹹水池塘、養殖池所構成,池沼附近水草豐美、水生植物、藻類繁盛,魚蝦鮮腴,岸邊樹籬林立,提供了鳥類良好的覓食和隱蔽環境。


「雙鯉溼地自然中心」位於古寧頭雙鯉湖畔,以介紹金門地區的自然資源為主,內容豐富且展示手法靈巧多變。一樓介紹古寧頭地區的人文史蹟、文化景觀以及地景的演變歷史,另有金門的地質、土壤、水文等資源的簡介及介紹金門的樹林及樹林中的鳥類,並有鳥聲,讓遊客彷若置身森林中。


自然中心地下樓層位於湖中,由窗戶望出可看見湖底生物及水生植物,本區主要介紹金門潮間帶與湖泊生態環境、土洞中生活的鳥類及金門地區特殊生物,如:鱟、文昌魚、中華白海豚等,以生態造景及聽覺感受共同交織成豐富的展示,讓遊客更深一層的認識金門之美。


生態保育不但是國家進步的指標,更是人類賴以為生的命脈,金門溪溝、湖泊、埤塘遍布,由於長期戰地政務的實施,減緩了地方經濟發展及土地開發,反而使金門保有相當豐富的自然生態,這些自然生態資源是金門觀光的金雞母,永續經營的最佳資產。

金門與大陸僅為一水之隔,因此金門也成為大陸東南沿海候鳥沿岸遷移時極易繞經之處,一些福建境內的候鳥,也偶而飛越水道至金門棲息,因此金門與台灣雖同為海島,緯度也相仿,但金門的鳥相卻與台灣有顯著的差異。


「雙鯉古地」位於古寧頭的雙鯉湖上,這座關帝廟建於清乾隆十三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古寧頭最早的廟宇,也是南、北山及林厝等三個聚落之共同信仰中心。傳說古寧頭的南山村和北山村各像一條鯉魚,皆朝向關帝廟,關帝廟則是一顆靈珠,意味著「雙鯉迎珠」,廟地就稱為「雙鯉古地」。 

相傳這座關帝廟為浮水蓮花穴,以往須待退潮方能由石板路至廟中上香,廟地雖小,然而不管擠進多少人,廟埕卻永遠有空間。此外,八二三砲戰期間,廟宇周遭未曾遭受一發砲彈擊中,傳說曾有士兵目睹廟宇上方浮現一紅臉長髯神者,以大刀掃落砲彈,居民咸信即為關帝爺顯聖神蹟。


這座古寧頭風獅爺鎮守在雙鯉湖畔,造型驃悍獨特,以刻工生動出名,獅身紋理栩栩如生。

古寧頭風獅爺坐西南朝東北,原因是此地為村落出入途徑要道之一,有鎮煞路衝之作用,其次乃因昔日帆渡可由雙鯉湖畔經過現在之慈湖出海,到閩南沿海之漳、廈等地,風獅爺鎮守此風口,亦為護祐海上帆渡平安的守護神。


「慈湖三角堡」位於慈湖西側,具有堅固的造型與迷彩外觀,是由花崗石與混凝土砌成,堡體呈三角狀,因此名為「三角堡」,碉堡三個端點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有樓梯可上堡頂,堡上亦設哨站。

隨著時代的變遷,碉堡早已失去其扮演的角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此處規劃整理為賞鳥解說站,成為追求和平與保育鳥類生態的文化地景。碉堡旁那個號稱世界最大的喇叭,長五公尺、直徑將近三公尺,當年位於馬山廣播站,專門向大陸官兵心戰喊話,聽說聲音可傳十二公里,現在被移到慈湖海岸邊,成為特殊的裝置藝術。


海濱碉堡是金門特有的海岸景觀,由樓梯登上三角堡頂,遙望無邊無際的大海,一切世事煩惱便一掃而光,堡內有慈湖一帶常見鳥類之解說,昔日防禦的軍事射口,也成了今日鳥友最佳的觀鳥窗。


「慈湖」位於金門西北角的古寧頭與湖下之間,是結合國防與民生的重要水利工程,不僅築有長堤可防敵人軍事登陸,亦闢有養殖池一百二十公頃,裨益民生至鉅。

此外,慈湖也是金門最重要的賞鳥地點,慈湖週邊生態環境由農田、灌叢、水澤、草地、林木間雜組成的豐富空間,鳥類對棲地的選擇各有其差異性,因此在這一帶可同時觀察到多樣而豐富的鳥類,在台灣稀見的鸕鷀常成群聚集此地。


金門位居大陸東南海岸中間,這個地理位置恰是候鳥南遷北返的主要路徑,自砲聲絕跡後,加上自然環境優渥,食物資源豐富,人為干擾少,因此每年都吸引許多鳥類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

近年來,在生態保育宣導和居民自覺下,金門島上鳥類的數量和種類不斷的增加,最有名的是夏候鳥的「栗喉蜂虎」,和成千上萬的冬候鳥「鸕鷀」,至於留鳥的「戴勝」和「環頸雉」,在金門的田野上到處可見。


棲息在金門的冬候鳥中,「鸕鷀」是體型大、而且數量龐大的族群,每年冬天,金門慈湖黃昏的天空,黑衫軍「鸕鷀」是主角,非常的壯觀,可說是世界級的景觀,現場觀察常是驚呼連連,非常的震撼與難忘。

「鸕鷀」分布於歐、亞北部及北美州洲,亞洲族群會遷移至中國南部、中南半島一帶渡冬,屬於群聚性鳥類,近年來到金門地區渡冬數量約有八千至一萬隻,夜棲在慈湖的鸕鷀白天會成群到海上覓食,以集體趨趕魚群的策略獵食,場面非常壯觀。每年十月底以後,慈湖邊的木麻黃林常因鸕鷀所排出的白色糞便染白,彷彿雪中景色。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黃昏時刻的慈湖海邊,夕陽餘暉在海面照映出絢麗的光芒,水天一色、鸕鷀齊飛,景致格外動人心弦。

如此這般的浪漫情懷,是生命最初的原始純淨之美,這四面環海的金門島嶼,被岩岸與沙灘環繞,水如血液,給了金門無限的生命與生機。


由於長期的軍事管制,使金門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線,至今仍保存完整的海灘處女地,擁有潔白的沙灘、湛藍的海水,讓來到此地的遊客,暫時避開庸碌,享受這難得的悠閒。

沈浸於這與世無爭的海邊,即便只是靜靜待著,也是一種享受,看著老婆在夕陽中的背影,輕柔中帶著飄逸,把我的思緒帶回到從前戀愛的時光,讓人心馳神往。在兩人共同走過的漫長的歲月中,每一個時刻、每一種心情,都已留駐在我生命中,成為永恆,我們不需有多餘的奢望,只須攜手追求一個充滿願景的未來。


黃昏時刻的慈湖天空,雄偉瑰麗、變幻多姿,鸕鷀在碧空遨翔,這一幅令人難忘的景象,是無限寬廣的生命寫照,這種曠逸疏朗的禪意,能把人帶往清心澄明的境界,讓人覺得一切的紅塵紛擾,已經與已無關。


慈湖海邊是金門觀賞鸕鷀歸巢的最佳地點,日落時分,在此聆聽海浪濤聲,看倦鳥翱翔,別有一番風味。落日光影不斷變幻,海面波光粼粼,每個人都忙著用相機補捉這稍縱即逝的一刻,感受這自然造化的神奇和魔力。


看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不禁讓人想到滕王閣序中的兩句名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雖然不是孤鶩而是成群的鸕鷀,但這瑰麗的景色,已經成為留駐我心中最深切的感動。

在五十年代臺海兩岸的對峙與炮火之中,這裡是硝煙彌漫的戰場,曾經血流成河、哀鴻遍野,但誰會想到,在自然的更替和歲月輪迴中,往日的戰火已化為今日的幽靜與閒適?有一句話說:「我們曾經以為擁有漫天星斗,如今方知只是匆匆看客。」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好爭的呢?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歷史,是一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但金門的歷史蒼涼而不美麗,過往戰爭的殘酷,經歷烽火的歲月,只有金門人才有最深切的感受。慶幸的是在解除軍事管制後,今日的金門已呈現一片觀光榮景,金門的風土民情、文化背景和自然生態,正期待著大家的認識與瞭解。


Canon 1000D 2009/11/27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