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篇:【 鶯歌陶瓷博物館 】
繼上次到南庄露營後,打鐵趁熱,一行人再度安排這次的「鶯歌陶瓷博物館」參訪之旅,行程從台北市的大直騎到台北縣的陶藝重鎮「鶯歌」,全部沿著台北縣、市所打造的河濱腳踏車專用道前往,一路不僅安全舒適,而且風光無限。
《鶯歌陶瓷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主要目的在於展現臺灣陶瓷文化,激發社會大眾對陶瓷文化的興趣與關懷,提升鶯歌陶瓷產業及地方形象,推展現代陶藝創作、促進國際交流,更積極參與臺灣陶瓷文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工作,提供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
曾看過一部由黛安‧蓮恩主演的電影「托斯卡尼豔陽下」,裡面有一段台詞令我印象深刻:「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己多老,永遠都不要放棄自己內心深處的赤子之心。」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是否只顧生計趕路,而不曾停下腳步細細打量周遭的風情?人在各方面都要勇於嚐試,永遠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夢想與未來,只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生命總會帶我們走一趟不可預知的驚喜之旅。
《鶯歌陶瓷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主要目的在於展現臺灣陶瓷文化,激發社會大眾對陶瓷文化的興趣與關懷,提升鶯歌陶瓷產業及地方形象,推展現代陶藝創作、促進國際交流,更積極參與臺灣陶瓷文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工作,提供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
曾看過一部由黛安‧蓮恩主演的電影「托斯卡尼豔陽下」,裡面有一段台詞令我印象深刻:「不管發生什麼事,不管己多老,永遠都不要放棄自己內心深處的赤子之心。」在人生道路上,我們是否只顧生計趕路,而不曾停下腳步細細打量周遭的風情?人在各方面都要勇於嚐試,永遠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夢想與未來,只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生命總會帶我們走一趟不可預知的驚喜之旅。
老天爺對我們特別垂顧,今天還是給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早上九點,一行人在 Steve 位於大直明水路的住家集合後,穿越基隆河堤水門,在美堤河濱公園的藍色公路碼頭前合影存檔,咦!怎麼還是少個人?
蔚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明亮的陽光傾瀉而下,早上清新的空氣令人神情氣爽,這段截彎取直後的基隆河,河岸平整、綠草如茵,沿著河濱公園腳踏車道一路騎乘,可以盡情感受城市水岸的悠閒與綠意,這處路段有基隆河岸最美的風光。
今天的藍天高遠空曠,讓人的心都跟著澄澈起來,這座採釣竿式斜張橋型式設計的「大直橋」,是跨越基隆河的南北交通要道,主塔就像拋向水面的釣竿,與鋼纜形成優美的弧線,尤其在夜幕降臨之際,橋上燈光亮起,優雅的弧線橋身在夜色裡尤其令人驚豔,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獵取美景的最佳場所。
五個人以舒緩的踩踏速度前進,在接近圓山的這處路段,有圓山大飯店紅色古典的建築與河濱綠地相互陪襯,而且僅一道河堤之隔,喧鬧市井的繁華即離我們遠去,這真是自然造化的神奇與魔力。
台北市政府已在流經或鄰近台北市的河川,規劃有基隆河、景美溪、新店溪、大漢溪、淡水河、社子島、雙溪等六條河濱腳踏車專用道,總長度已超一百公里,每一條腳踏車道,都有其獨特的自然景觀。
經過圓山後,不到十分鐘就到了「三腳渡」。這是台北市僅存的一處老渡口,原為早期葫蘆堵、劍潭及大龍峒三地的對渡碼頭,因此被稱為「三腳渡」。
看似平靜的三腳渡,內在卻隱藏著深度的人文意涵,在淡水河、隆基河航道運輸全盛時期,這裡進出船隻高達兩百多艘,歲月悠悠,百年來的三腳渡沉默無言的注視著台北市的滄海桑田與自然變化。
這段銜接百齡橋左岸的自行車道旁,河岸寬廣,闢有標準的棒球、足球及橄欖球場,經常可以看見球隊在此比賽練球。
目前台北市已經建設完成的河濱自行車道,南起木柵、東至內湖、北至外雙溪及關渡、西則連接台北縣的自行車道,沿著河岸兩側向下游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鐵馬網絡,藉由這些自行車道將台北市所有河濱串聯起來,讓市民可以體驗美麗的河濱騎趣,欣賞過去被忽略的河岸風光。
今天規劃的路線第一階段是先從大直的美堤河濱公園出發,沿著《基隆河右岸自行車道》騎到士林區的百齡河濱公園,跨越這座「百齡橋」到對岸後,再順著《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騎往社子島。
「百齡橋」是台北市區通往士林、北投、淡水之間很重要的橋樑,百齡橋係因於孫中山百歲誕辰該年通車而得名。
基隆河水寧靜而安然地悄悄流淌,城市因河流之存在而凸顯盎然生機,站在百齡橋上極目四望,視野開闊、景致清新,大屯山系綿延起伏,遠山近水、相映成趣,恢弘的大地之間,自有一種沈靜之美的韻調。
跨越百齡橋後,一行人從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繼續往北推進,不到十分鐘,就騎到「洲美大橋」社子端橋頭,在騎上社子堤防前有一段小陡坡,要提前加速,才能衝刺而上。
騎自行車是異側支配運動,兩腿交替踩踏可使左、右側大腦功能同時得以開發,防止其早衰及偏廢,騎單車也會使血液循環加速,讓大腦攝入更多的養分,保持思維清晰。
「洲美快速道路」是台北市與淡水地區間快速便捷的交通孔道,全程採用高架鋼骨結構,遠方的北投焚化爐煙囪,高一百五十公尺,是台北市北區的地標,上面有一間旋轉景觀餐廳,不過還沒上去過。
我們將從「洲美大橋」下的這處自行車引道連接《淡水河右岸自行車道》騎往大稻埕碼頭,如果繼續沿著社子堤防往前,雖然也可以騎到大稻埕,但是必須多繞社子島一大圈。
從「洲美大橋」下的自行車引道抄捷徑很快就接到這處社子島南端入口,如果右轉騎上堤防,就是社子島環島自行車道。
社子島是基隆河在匯入淡水河之前,循著河流繞出來的一條美麗弧線,島上利用堤頂建設的環島自行車道,高於地面的視野遼闊,可攬盡河岸及田園兩種迥異的風景,騎到中點站的淡水河口,可以看見基隆河和與淡水河交匯波濤澎湃的景象,每當夕陽西下,金黃色落日餘暉揮灑在河面上閃閃動人,遠眺大屯山及觀音山綿延天邊的景緻,美不勝收。
從這裡開始,我們已經正式轉進到「淡水河右岸自行車道」,涼亭後面即是台北縣、市分界的「淡水河」。
淡水河畔這處造型充滿童趣的休憩涼亭,是車友最喜歡逗留的地方,可以讓人重拾童年的時光,家長如果帶著小朋友來這裡,更添家庭歡樂。
「淡水河右岸自行車道」起點在淡水河與新店溪匯流處的華江橋,沿著淡水河右岸騎往大稻埕這一段,大都緊靠在高聳的堤防邊,沿著河灘高地,共闢有迪化、延平、福安、富洲等四處河濱公園。
這座橫跨淡水河,連接台北縣三重市與台北市士林區間的「重陽橋」,耗資十九億多,橋高七十二公尺,以前是紅色橋身銀色鋼纜,曾有「紅柱凌霄,虹橋跨天」的美譽,現為配合夜晚光雕,橋塔改漆白色,成為蔚藍天空下的一抹純淨。
在悠遠的長空下,橫跨淡水河的橋樑中,公認具備高度美感與景觀價值的橋樑,就是重陽橋與關渡橋了,除了水岸景觀,入夜後的燈火景色也十分迷人。其中,重陽橋燈光設計與橋體配合得當,更勝關渡橋夜景一籌,成為淡水河上最具指標意味的景觀大橋,也是此區夜間的超級地標。
天空清亮透明,顯得廣闊與悠遠,白雲隨風遊蕩,千姿百態,顏色編織成一種印象,那就是浪漫。
被這種遼遠的、純淨的景致所感染,不禁會讓人的思緒也隨之漫無邊際地飄飛,我們不能忘了對美好即景的追尋與探求,因為生活中有太多我們不曾注意到的美麗,就在我們頭頂的天空中寂寞地等候著。
這艘唐山帆船意象造景,是「大稻埕碼頭」最醒目的地標,當然要停車留影。
「大稻埕」原是平埔族的居住地,早期因艋舺地區同安人發生激烈械鬥,造成族人移至大稻埕定居,才開始大稻埕淡水河旁商店和房屋的興建,淡水港開放後,大稻埕在劉銘傳的治理下成為臺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現在的延平北路及貴德街一帶便是當年商業活動的重心,這也讓大稻埕早年的歷史多采多姿、令人回味。
天空澄碧、白雲飛馳,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完全忘卻了城市的燥悶和喧鬧,《大稻埕碼頭》的夕照也是最吸引攝影人的地方,每到夜晚,燈火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把碼頭點綴得光波閃閃動人,令人驚豔徘徊。
昔日的淡水河曾經風帆點點,但隨著社會經濟變遷、運輸路網的改變,大稻埕碼頭風光不再,但當千帆已過,繁華落盡,沒想到近年來又因單車運動的掘起,大稻埕碼頭又一躍而成台北市河濱自行車道路網最熱門的景點。
離開大稻埕後,繼續沿著淡水河騎往華江橋,在經過忠孝、中興兩座橋樑後,來到這處龍山河濱公園,景觀丕變,迥異於其他河岸的風光,有著極自然的風貌,濕生植物,如茳茳鹹草、蘆葦、五節芒、水燭等,長滿在瀕臨水域的地區,這一路段已由台北市政府公告設立為「候鳥生態保育區」。
在接近華江橋的這一段河域,主要是由大漢溪與新店溪匯流沖積而形成的泥灘地及草澤所組成,漲潮時河水淹到草澤區,退潮時河中泥灘裸露,沼澤濕地中蘊含大量的節肢動物、甲殼類及魚類等,為水禽覓食棲息的最佳場所,尤其冬日候鳥季節來臨時,華江橋一帶的水鴨、雁鴨數量驚人,動人的生態景觀,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賞鳥人群前來觀賞。
「華江橋」橫跨在新店溪上,連結台北市萬華區和台北縣板橋江子翠地區,台北市政府為了方便單車騎士過橋,不久前才興建了這段斜坡式自行車引道,我們將從這裡跨越華江橋到台北縣後,再沿著「大漢溪右岸腳踏車道」一路騎至鶯歌鎮。
「華江橋」上的自行車道與紅磚人行道共用,由於早期設計的時候,沒有料到現在腳踏車會成為全民運動,因此規劃得非常狹窄,技術不純熟或小孩騎在上面非常危險,如果遇到風大的時候,旁邊又有呼嘯而過的機車,更是險象環生,強烈建議有關單位應該要在人行道與機車道之間加裝護欄,以策安全。
跨越華江橋來到台北縣的地盤,馬上感受到建築景觀和台北市大異其趣,台北市是首善之區,僅一水之隔的台北縣卻經常哀嘆財政資源分配不均,但隨著台北縣升格為直轄市後,中央政府有限的財源都往都會區集中,是否會加大台灣的城鄉差距,令人口與資源分配更加扭曲,實在有待觀察。
「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倚著大漢溪而行,全長約十六公里,車道兩旁大多闢建河濱公園,從華江橋下開始,包括江子翠河口景觀公園、浮洲濕地公園、溪洲運動公園等,終點可到達三峽鎮,沿線擁有秀麗的河岸景致,而且車道寬闊,即使快意奔馳,也安全無虞,暢通無阻的車道,能讓自行車維持一定的轉速,車友可藉此訓練心肺功能與腳力。
台北縣雖然不像台北市那麼財大氣粗,不過有些地方花起錢來也不手軟,像在畫面右邊的這種里程標示木樁,台北市每五百公尺才立一個,台北縣卻每兩百公尺就立一根,真是輸人不輸陣,但是否必須這麼密集,實在有待商榷。
「浮洲人工溼地」位於大漢溪浮洲橋下游右岸,為臺北縣最大的人工濕地,全部採用生態工法興建,是以淨化生活污水為目的的天然處理設施。
人工濕地是在污水下水道系統還沒建置完成之前,用來減輕河川污染的方法之一,利用陽光、微生物以及植物的自然作用後,可以去除掉水中大部分的有機質,除了淨化污水,並兼有生態保育及休閒遊憩的多重效益。
耀眼的陽光投射在溼地湖面上,為清澈的湖面鋪上了一層銀光,天然的環境,荒郊野趣,自成體系。
「浮洲人工溼地」係透過礫間過濾家庭污水,淨化後的水再排回大漢溪,除可有效減低河川污染外,再利用濕地種植水生植物,吸引蟲、魚、鳥等動物前來繁衍,營造生態環境,及作為長期推展環境教育、保育與研究的空間。
一行人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往前奔馳,中午十二點十分終於騎到「三峽鎮」,這一路豔陽高照,人人都被曬得暈頭轉向,不過騎經的這段三峽河濱公園,環境幽靜秀美,清風是什麼都不尋找的人,兀自飄盪,完全不理會我們的存在。
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終點站在「三峽鎮」,因此必須騎進三峽市區後,再沿著110縣道騎往今天的目的地「鶯歌鎮」。
這座跨越三峽河的「三峽大橋」,於1980年完工通車,興建的目的是為了分散老舊的三峽拱橋車流量,過橋後一路直行再跨越「三鶯大橋」,即可到達鶯歌。
「三峽河」是大漢溪的支流,其上游為熊空溪及大豹溪,有《 滿月圓森林遊樂區 》、樂樂谷、鴛鴦谷等景點,三峽鎮上則有著名的《 三峽老街 》、《 三峽祖師廟 》,均為大台北西南區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三鶯大橋」跨越大漢溪,為連接台北縣三峽鎮與鶯歌鎮的主要橋樑,但橋樑老舊,僅有雙向各二車道,亦無快、慢車道之分,以致行人、機車及汽車必須相互爭道,險象環生,已經無法負荷快速增加的交通流量,實有盡速拓寬改建的必要。
從大溪至土城的大漢溪河段是屬於中下游的流域,因河流長年營力而沿河岸發育成階狀地形,三鶯大橋下的大漢溪河床在河水經年累月的切割下,形成高低不等的河階面,線條清晰、層次分明,可說是大漢溪最特殊的河道景觀,有人說它猶如「龍背向天」,真是形容得非常傳神。
過了三鶯大橋後,下午一點十分,一行人終於騎到今天的目的地:「鶯歌鎮」。
鶯歌鎮是臺灣陶瓷業最興盛的地方,百年前鶯歌的陶瓷業脫胎於這片滋養的土地,為臺灣的本土文化增添無比的生命力,先民們以旺盛的創造力、堅毅的韌性,辛勤打造出這一璀璨的陶瓷重鎮,加上台灣唯一的陶博館座落於鶯歌,以地方發展為己任,全面呈現出鶯歌的人文與產業特色。
鶯歌陶瓷的發展至今已有兩百餘年,鶯歌陶瓷製作由初始的農村副業性質,發展至日治時期成為臺灣窯業生產中心之一,並在光復後一躍成為臺灣陶瓷重鎮。
這座全台唯一的現代化陶瓷博物館,匯集產、官、學界智慧結晶,高舉著鶯歌永不熄滅的窯火華光,展現出風爐、陶土、釉彩交融的秀麗,寄望將臺灣陶藝之美遠播國際。
「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建築形式是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穿透內外環境,空間產生無限延伸和虛實的變化,整體呈現質樸的美感。當您踏上陶博館的層層石梯,越過水上橋身,透過大型水牆與水池所創造出的水聲與視覺效果,會產生一種心情的沉澱與情緒的轉換。
作品:《 彩雲呈祥 》‧作者:劉鎮洲。
來到陶博館,會發現陶藝是如此的親切,自然而然地在生活周遭的每個角落。位於入館水池左邊,大小不一、造形色彩各異的近百朵陶製彩雲,經過高低疏密的安排,漂浮在以流瀑為背景的寬大池面上,構成一片熱鬧、繽紛的景象,象徵著豐富多彩與興盛繁榮。
作品:《 禧門 》‧作者:邱煥堂。
這件作品結合了彩虹與拱門兩者的意象,象徵人類亙古以來,在精神與物質上的平衡。作者追求簡潔的藝術趣味與力感的表現,以及奇妙的空間層次感,絲毫不受形象所束縛,奔放自由,觀看的同時讓心中各式想像與創意也開始奔騰起來。
進入陶博館內,空間挑高與顏色素淨的設計,在清水混凝土、洗石子的牆面,及灰色石材所組合而成的連續、層次豐富空間中,逍遙於藝術的時光。
陶博館在主體建築的規劃上,結合了西方的建材與技術,在連續自由伸展的空間中,巧喻著追求道家、佛家對「空性」與「實相」的領悟,將空無的無限感呈現得淋漓盡致,並以極簡的原則,不干擾空間中藝術與人的關係,成為一種「背景式建築」,創造一種親人的與貼近藝術品的融合狀態。
「鶯歌陶瓷博物館」以清水模和鋼骨呈現的灰色系外觀,以及大面積的玻璃帷幕,讓外頭灑落進來的自然光,在寬闊的空間中展現光線透射的各種效果。
作為陶瓷藝術的展覽與活動空間,陶博館以美麗的空間建築及陶瓷創作相映成趣,讓陶瓷藝術以更親近大地、也更親近生活的角度,活潑於天地之間。
陶博館建築設計「低調」的特色,讓室內的陶藝展品隨著陽光的變化,呈現出無限豐富的質感與面貌,也使陶博館成為包容藝術無限可能的舞台,並成為鶯歌陶瓷觀光的代表性景點。
在台灣藝壇中,將陶瓷視為創作媒材係自1960年代開始,並在1980年代快速蔓延發展。在發展初期,一切方興未艾之際,前輩們只能義無反顧地相信自己走的路是對的,並以更大的心力與實驗精神,嘗試地開創陶瓷媒材的可能性。
為了向前輩陶藝家致敬,陶博館推出「台灣中堅輩陶藝家系列」特展,介紹陶瓷做為藝術創作媒材之一,為藝術領域帶來新的面貌。首次以「形‧無形」為主題,主要觀察的對象是活躍於1960至80年代的作者,並針對不涉及陳述、表態、教化之目的,純粹為了創造新的藝術形象,挑戰點線面與三度空間的視覺效果,為突顯陶瓷媒材的造形性格所創造的作品。
「鶯歌燒品牌計劃-結晶釉評鑑展」則是透過每位陶藝家的巧思及創新力等,帶給大家不同於以往的風貌。展出入選的二十二件作品,每件作品各異其趣,不僅有延續傳統意念的穩重大方,更有創新且結合異質媒材的活潑感。
「結晶釉評鑑展」安排在旅遊旺季的熱門時段展出代表鶯歌的重要展覽,期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能認識並了解屬於鶯歌在地的陶瓷文化,希望讓大家認識鶯歌陶瓷的好品質、好創意、好內涵,並推廣「鶯歌燒」的品牌信譽。
鶯歌俗諺說:「三日好天就演戲,三日下雨就借米。」意指天氣晴朗時,坯體陰乾快,燒了好賣錢,如果下雨,坯體不乾無法入窯燒製,就沒有收入買米了。一語道盡早年陶瓷業看天吃飯的辛酸,也反映了鶯歌人樂天知命,不畏生活艱苦的最佳寫照。這些默默耕耘的陶瓷業者,有的是鶯歌土生土長的,有的是由外地來此落地生根的,他們都是鶯歌陶瓷工業發展的幕後功臣,也是鶯歌陶瓷「點土成金」奮鬥過程的真實剪影。
「常設展」以臺灣陶瓷發展為主題,呈現臺灣人民在這塊土地生活的歷史,展現陶博館作為臺灣陶瓷主題博物館的格局。
展示方式以參與式、學習式為導向,結合各類型展品與圖文影像,塑造各種展示情境,具體而生動地表現臺灣陶瓷發展的文化內涵,讓觀眾除了感受到知性和美感的經驗外,也兼得趣味及娛樂的效果。
陶瓷與居住的關係相當密切,從最基本的磚瓦,到繁複的裝飾構件,與建築有關的陶瓷製品真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透過展場巧妙的設計,在很小的空間之內,觀眾可以藉由豐富的展品,感受陶瓷和居住文化的密切關係。
展場中利用老照片與文物的說明,以及承傳路線佈局的地圖與年表標示,建構出歷史發展脈絡,讓觀眾對臺灣陶瓷發展歷程有一目瞭然的認知。另外,也選擇從信仰與陶瓷、生活與陶瓷、建築與陶瓷等主題,安排豐富的文物展出,並運用生態場景的展示方式,讓觀眾深刻體會陶瓷與臺灣人民的密切關係。
為能清晰簡潔地說明臺灣陶瓷發展,館方以荷明清時期、日治時期、光復初期、1980年代後等不同階段,透過圖文解說與實物展示,將製作技術、陶瓷生活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及這塊土地上人們的辛勤努力與智慧創意,引領觀眾悠遊於臺灣多元而豐富的陶瓷文化之中。
鶯歌陶瓷博物館正從 2001年七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展出《 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 ─ Korero(嗑牙樂)》。
Korero 為紐西蘭毛利語的會話,意指一種觀念的交換。這是一場國際級的展覽,一場關於陶藝—史上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與當代生活之各種樣貌的對話。
美國偉大思想家愛默生 (R.W. Emerson) 曾說過:「會話就是用舊詞表達新事物。」當會話應用在藝術上亦如是,特別在陶藝上;要利用這個長久存於歷史的古典雅器做為創作的工具,我們必須要用現代的手法來表現。
工作室陶藝與當代藝術的許多類型一樣,與其他藝術形式、歷史、哲學,以及更廣的領域如工業生產、當代生活中的思維和生活面向皆產生深刻交流,確切地說,是跟社會與文化作多元全方位的交流,在文字中即是大家所指稱的「會話」,這次展覽,便是在探討這其中幾個面向的會話。
作品:《 垂直 》‧圖案轉印、骨瓷三十六件盤子。
作者:羅伯.道森〈英國〉。
作品:《 蹲坐的裸像之二 》中低溫陶土。
作者:菲利浦.艾格林〈英國〉。
作品:《 公仔牆 》陶土、鐵片。
作者:魏華〈中國〉。
作品:《 最後的專輯封面 》中高溫陶土、雕塑體。
作者:吉米.庫柏〈紐西蘭〉。
左前作品:《 戴著粉紅色領結的少女頭像 》中低溫陶土、瓷、陶瓷碎片、紙、工業瓷磚、不同釉藥與泥漿、壓克力彩。
右後作品:《 爐灶磚上的小頭像 》‧中低溫陶土、瓷、陶瓷碎片、紙、工業瓷磚、不同釉藥與泥漿、老爐灶磚塊。
作者:葛楚.穆華德〈德國〉。
作品:《 初始之形─螺旋春雪 》中高溫陶土、銅釉。
作者:星野曉〈日本〉。
作品:《 綠色堆疊 》中低溫陶土、鉛矽酸鹽熔塊、銅釉。
作者:托比昂.卡伐斯波〈挪威〉。
作品:《 小學的回憶 》中高溫陶土,桌子 66×60×44公分,椅子 61×40×36公分。
作者:陳景亮〈臺灣〉。
作品:《 Formunculae 》白色中低溫陶土、紅色中低溫陶土、瓷土、打磨懸浮細泥土。
作者:湯尼.龐德〈紐西蘭〉。
作品:《 阿亞圖拉 》(伊朗回教什葉派領袖)紅陶土、酪蛋白。
作者:茱蒂.福克斯〈美國〉。
作品:《 支持者 》中高溫陶土、聚酯填料、汽車烤漆、玻璃。
作者:金.賽蒙森〈芬蘭〉。
作品:《 大型花 》紅陶土、上色。
作者:礒真理子〈日本〉。
作品:《 豐饒富足之角 》中低溫陶土、窯燒玻璃。
作者:田嶋悅子〈日本〉。
參觀完陶瓷博物館後,下午三點整,改由「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踏上回程,車道起點的這處「南靖陶藝河濱公園」,廣闊的草坪上立有許多大型陶瓷裝置藝術,很符合鶯歌陶瓷重鎮的意象,不過景觀設計看來有點粗俚,鶯歌地區藝術人才濟濟,有關單位應該請他們來參與咨詢才對。
五個人離開之前合照一張,証明到此一遊,雖然我們已不再年輕,但還是保有滿腔的激情,我想不論是你生命的過客,還是長久的知己,都是一生精彩的回憶。
從鶯歌出發沿著河岸自行車道一路往北,視野一望無際的擴展,「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長約二十四公里,橫跨台北縣三重、新莊、樹林、鶯歌等四個鄉鎮城市,沿途以大漢溪左岸風光為主軸,河灘地規劃有三重環保河濱公園、西盛環保河濱公園、柑園生態河濱公園等,景致清新自然,另外近年來才完工的鹿角溪人工濕地,則主打豐富的動植物生態。
「大漢溪左岸自行車」大部份沿著既有的堤防上闢建,騎在河堤上居高臨下,視野開朗,但若不幸遇到逆風,會增加些許阻力,而在過西盛環保河濱公園後,因閃避水門、橋樑,必須上下幾次堤防,騎士可藉此訓練上下坡及變速的運用。
河流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限於颱風季節排洪之刻板印象,而是在生態、人文中,具有重要地位與深遠內涵的夥伴。為了防洪,人們跟河流間有了一道高牆阻隔,如何恢復其與人之間的聯繫,重拾河流記憶,已成為各方共識,臺北地區河濱腳踏車路網的設置,即為落實共識之起步。
這一段開闢在堤防上的自行車道,最大的缺點是完全無樹蔭可遮蔽,夏天騎乘須注意避開中午的艷陽,做好防曬措施,並攜帶充足的飲用水。
回程來到「新海橋」,我們將從這裡跨橋回到早上騎過的大漢溪右岸自行車道,再接續往北騎到華江橋後,過橋回到台北市,如果不過橋繼續直行,車道則會經過三重、蘆洲,並連接《 八里左岸 》自行車道,終點站為《十三行博物館》。
要越過「新海橋」到對岸,必須抬車上橋,台北縣錢少一點,沒有太多經費做自行車引道,雖然樓梯中間設有輔助推車的鐵板斜坡,但女士們推車上去還是非常吃力。Rock因為才剛喝了一瓶「蠻牛」,最近換的那輛公路車又質地輕巧,索性扛車上橋,女士們請不要輕易嘗試,否則一旦無力鬆手,人車一起摔下樓梯,後果堪慮。
大台北地區的河濱腳踏車道主要分佈在淡水河、大漢溪、新店溪流域及二重疏洪道旁,以前臺北縣、市蜿蜒近三百公里的單車路網,可互相銜接之處甚少,但近年來經過兩岸密集的市、縣協商建設後,大多已將將臺北縣、市的腳踏車道串聯在一起,使單車路網更加完善。
台灣盛夏的午後,常會有突如其來的西北雨,今天也遇上,運氣不錯,剛越過新海橋,傾盆大雨就嘩啦而下,一行人趕緊躲進橋下避雨。
西北雨為這炎熱的夏季送來一陣清涼,在橋下除了歇息喘口氣,大家順便商討下一次的單車遊程要去哪裡,其實兩位老友最關心的還是預計十一月下旬的單車環島之旅,我會不會黃牛。
沒料到這一陣西北雨下得還真久,一行人被困在新海橋下將近兩個時辰,騎回到華江橋上已經快要天黑,仍然烏雲密佈的天空,朦朧中有一種鬼異的氣氛。
過了華江橋,再度沿著淡水河右岸自行車道騎回到大稻埕碼頭,已是燈火闌珊,中午在鶯歌只簡單的吃了滷肉飯,現在肚子都快撐不住了,因此一行人臨時改變行程,到離此不遠的寧夏路夜市去吃蚵仔煎。
在寧夏路夜市填飽肚子並吃了刨冰後,由於時間已經不早,因此由 Serena 帶路,改道中山北路經圓山,再接北安路回到大直明水路 Steve 的家,結束今天的旅程。
圓山大飯店附近來來往往的車燈,營造出都市生活的喧囂和繁華,我想不管為了生活多忙碌,還是要略作一些調整,讓自己的生命永遠保持在一種新鮮的狀態。
今天騎了將近八十公里,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但心靈的收穫滿滿,只要保有一顆真誠和感動的心及對生活的熱愛,心中常留感動,以感恩之心回報生活,就能無牽無掛的飽覽世間萬種風情,細品百味人生。
有一句話說:「嚮往是一段距離,但沒有了這段距離,也就沒有了嚮往的美妙。」雖然在忙碌討生活的日子裡,我心中時常也會溢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但至今一顆心,依舊不改其性。人要永遠保有追尋夢想的熱情與意志,後悔只是浪費時間,過去只會妨礙現在,只有努力追求未來,快樂的活在當下。
更多資訊:《交通部觀光局》
Nikon D70 2010/09/05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