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篇:【 蘭陽博物館 】
春天的身影已逐漸消逝,大地繽紛花海的景致被滿眼綠意所取代,大自然一片生機盎然。春天太嬌艷,夏日太張揚,因此選在這春夏交接的時機,帶大家走訪「蘭陽博物館」,感受自然與人文點綴的風景,體驗宜蘭這塊土地醇厚的生命力。
宜蘭具有獨樹一幟的自然環境與親切鮮明的人文特色,多樣生態、族群多元、民風敦厚、文化豐沛,因此蘭陽博物館的設立即是基於「宜蘭本身就是一座大博物館」的概念,扮演著民眾認識宜蘭的窗口。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能感覺到山海交融的意念,因此蘭陽博物館主要在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一個蘭陽大地山、海、平原結構的隱喻,傳達與環境互動的經驗。博物館的建築構思源發於在地的自然元素,擷取東北角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樣貌,形塑一座巨石量體,讓建築與自然大地相互融合,成為一個與大地共生的有機建築體。
蘭陽博物館常設展主題結合建築特色,四層樓規劃成「序展」、「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時光廊」,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觀眾廣大的想像空間。除常設展外,博物館也推出不同主題的特展,讓參訪者從更多元的角度認識宜蘭,館的意義除了提供原規劃之展示功能,作為宜蘭縣文化導覽的窗口外,並藉由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及觀光休閒等功能,全方位地整合宜蘭在地資源,進而成為蘭陽文化的研究核心。
宜蘭具有獨樹一幟的自然環境與親切鮮明的人文特色,多樣生態、族群多元、民風敦厚、文化豐沛,因此蘭陽博物館的設立即是基於「宜蘭本身就是一座大博物館」的概念,扮演著民眾認識宜蘭的窗口。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能感覺到山海交融的意念,因此蘭陽博物館主要在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一個蘭陽大地山、海、平原結構的隱喻,傳達與環境互動的經驗。博物館的建築構思源發於在地的自然元素,擷取東北角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樣貌,形塑一座巨石量體,讓建築與自然大地相互融合,成為一個與大地共生的有機建築體。
蘭陽博物館常設展主題結合建築特色,四層樓規劃成「序展」、「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時光廊」,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觀眾廣大的想像空間。除常設展外,博物館也推出不同主題的特展,讓參訪者從更多元的角度認識宜蘭,館的意義除了提供原規劃之展示功能,作為宜蘭縣文化導覽的窗口外,並藉由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及觀光休閒等功能,全方位地整合宜蘭在地資源,進而成為蘭陽文化的研究核心。
「蘭陽博物館」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烏石礁遺址公園內,「烏石港」名稱的由來,是緣自於港區內有三塊巨大的黑色礁石。清道光六年烏石港被清廷指定為宜蘭的「正口」,在此設有海關及炮台,以防止敵寇入侵,是宜蘭最大最重要的水路要津,昔日帆桅林立、萬商雲集,「石港春帆」曾為蘭陽八景之一,可想見當年航運的盛況。
烏石港舊址面對著宜蘭精神地標龜山島,港區內烏石群是歷史與地景之積累,反映了宜蘭歷史、人文及地景特色,宜蘭縣將烏石礁遺址公園以龜山島、單面山、烏石群為歷史元素與地景,規劃成永續的濕地生態公園。
顧為及遺址溼地生態的完整,博物館的主體建築集中配置於遺址西北側之區域,以保留最大面積的溼地生態公園,維持既有生態,使蘭陽博物館的範疇不只囿於建築主體,讓人對照今日的溼地水潭,遙想舊時博物館基地「石港春帆」的盛況,引發目睹歷史與自然環境變遷的思古幽情。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以常出現於東北角海岸的單面山為依據,像在傳達一種由土地中茁壯成長的感覺,建物最高點朝向東方的龜山島,斜向的外牆直接插入土中,模擬出巨石挺立的意象。
如果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有著大小不同、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這些方塊會隨著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因此,建築師選取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的主旋律,在建築實體的外牆,將協奏曲中春、夏、秋、冬四篇樂章的音符,以多重質感及不同顏色的石材轉化為音符,排列在主體建築的四個實體外牆上,呈現蘭陽大地的農田景觀,彷若動態的音樂歌頌。
2010年,這座由「姚仁喜」建築師設計的蘭陽博物館,以精準掌握建築質感,讓巨大的建築融合於自然之中,使得它與環境有善意的對話,創造出新奇的空間體驗,因而榮獲第七屆遠東建築獎、臺灣建築獎及公共工程建築金質獎等傑出獎項。
在前往博物館入口處的走道,豎立著一整排造型如帆的燈柱,藉以展現曾為蘭陽八景之一的「石港春帆」意象,船帆上則印有代表蘭陽博物館的館徽圖騰。
蘭陽博物館的館徽為噶瑪蘭族的傳統人形木刻圖像,其設計所要傳達的意涵為:「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及「人與歷史的聯想」,宜蘭人承襲自噶瑪蘭族的血脈,因此特意選擇最能表達上述意涵的噶瑪蘭族人型圖騰來傳達紀念意義。
博物館入口前無障礙走道牆面以大型天然卵石砌成,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樸實素雅的形態,優美的縱深尺度,突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的環境意識和氛圍,更與燈柱上的噶瑪蘭族人型圖騰,構成一種和諧之美。
蘭博館建築外牆以石材為主,表面採用各種不同處理方式,其質感反映出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除了要表現出大自然侵蝕礁石的過程,同時想傳達出一種「音樂的律動感」,除了石牆,部份外觀亦搭配玻璃、金屬等現代材料,希望在擬真的情境中取得平衡的美感。
蘭陽博物館的三角錐狀建築設計,取材自東北角海岸的「單面山」地形,並以二十度角斜插入地,外觀則採用彷若礁岩的色調,主體四周舖設砌石平台和高架木棧道,讓遊客可貼近潭邊,與烏石礁作近距離的對話,木棧地板高低差序,深入水域,同時具有表演及聚會的多重功能。
蘭博館所在的烏石礁遺址,地理位置上原為蘭陽西勢地區溪流匯流的出口,雖然長期以來因港口淺攤逐漸淤積,且經過自然環境的影響,演化成現在物種豐富的溼地生態環境,而礁石仍屹立淺攤,現在配合蘭博館自然園區之規劃設計,更兼具了歷史及生態價值。
蘭博館的範疇不只囿於建築主體,在設計上同時將濕地生態納入戶外展示,興建時尊重原有自然環境,基地的大小烏石及水生植物一概保留,除了表達原有的歷史意義,還能從中了解歷史及地質,遊客可以循步道走到最大的兩顆巨大烏石前,從它的縫隙遠眺龜山島,領略宜蘭精神的軸線。
蘭博館為了與宜蘭地理文化相結合,建築造型是以單面山的形式來詮釋,由許多九十度、七十度與二十度角的三角形所構成,主建物最高點朝向東方的龜山島,並沿著西南方逐漸下降,在濱海公路旁沒入地表,讓整個主建物形成三角錐體。
在維護生態景觀的原則下,蘭博館建築的色彩也保持低調,盡量與基地內的生態環境基調取得協調,避免過於突兀的色彩表現,使建築物與自然環境相融合。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量體與建築形式均在傳達出一種與土地共鳴的和諧美感,整棟建築外觀由石板與玻璃交錯構成,分開實體的玻璃部分,巧妙地具有引入採光與區隔空間的功能,同時強調環保永續及節能減碳的概念。
蘭博館最引人注目的外牆石材,排列組合是仿效單面山的岩石節理,與屋頂成二十度平行層層分佈而下,由於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在石材吸水後及陽光照耀下,會有深淺色澤不一、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反映出如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
蘭博館從外到裡的設計,創意無限,呈現出新的思維,為讓室內展示空間能無樑柱阻隔,以大跨距的鋼構椼架向兩側斜向外牆支撐起屋頂,建造出二十七公尺無柱的連續性空間,讓博物館中四樓層的展示空間得以自由延伸並相互貫穿,高挑雄偉的大廳、明亮剔透的採光,顯得氣勢磅礡大氣,沒有絲毫厚重壓迫之感。
蘭博館從空間規劃、建材使用到能源運用,都符合最先進的環保要求,面對烏石港方向大面積的玻璃節能設計,具有高度透明性,能提供室內充足的自然採光,使得館場透明潔淨,充滿陽光的味道,不但節省能源消耗、盡顯空間美學,同時達到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目的。
宜蘭擁有瑰麗的自然生態、典雅的名勝古蹟、豐富的文化活動、熱愛鄉土的人民,這些彌足珍貴的資產,如果能以博物館的理念,永續經營,把它精緻地展示出來,串連成超越時空的參與學習活動,引導縣民和外來遊客深入瞭解宜蘭的山水史蹟和社區風情,藉由長期整合經營,使宜蘭成為一座多采多姿、生機盎然的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的籌建宗旨,是以其作為參訪者認識宜蘭的「窗口」,藉著保存並維護宜蘭的自然與人文環境,全方位地整合宜蘭的研究資源,提供動態的教育場所。
蘭博館自開幕後,人氣扶搖直上,每到假日場館內總是觀眾大排長龍,館方必須採取總量管制的方式分批進場,以避免展場過度擁擠而降低參觀品質。
蘭博館整座建築盡顯現代節能科技建築新手法,部份外牆及屋頂採用鍍膜玻璃帷幕,可大幅反射紅外線,達到阻隔陽光的熱輻射入屋,其中空氣層也能阻隔熱能傳導,而保持室內冬暖夏涼,由於大面積玻璃帷幕引進豐沛採光,除了減少使用燈具,省下電費支出,開放式鋼骨結構更拉高了空間的視覺,降低建物之壓迫感。
蘭陽博物館是一座建造在歷史遺跡上的博物館,其建築設計概念就是從自然出發,並緊扣住宜蘭自然地景單面山與烏石礁的意象,利用藝術手法加以轉化,期望能透過建築與地景的融合,傳達一種由土地中成長茁壯的感覺。至於館內的空間規劃,則分為垂直及水平動線的設計,利用空間錯位手法組織成各個有效率的區塊,讓人在參觀的過程中,經歷多重室內外空間的轉化,彷彿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共同經歷了許多歲月時間。
蘭博館常設展全部設計在二樓以上,除了常設展外,一樓展廳也推出不同主題的特展,讓遊客從更多元的角度認識宜蘭,目前正在展出的是「探溯淇武蘭」。
「淇武蘭遺址」是宜蘭縣迄今發掘面積最大的考古遺址,也是最重要的舊社時期遺址。自2001年發現後經過數階段的搶救發掘、後續資料整理及各項研究分析,至今已有初步成果。相關研究所涉領域包括:考古、民族、歷史、陶瓷、地質、建築、植物、動物等學科,蘭陽博物館以「探溯淇武蘭」作為開館後首次特展,深具意義。
位於礁溪的淇武蘭遺址,出土距今八百至一千三百年前的文化遺物,以及一百至六百年前的噶瑪蘭舊社遺物及遺跡,展覽內容策劃「情境再現」、「田野發掘」、「室內整理」等三大區,透過圖文、模型、剪影、模擬實景、互動等方式展出,營造六百年前淇武蘭社之情境,以及現今遺址搶救發掘現場及室內整理的工作氛圍。
在淇武蘭遺址出土各樣文物中,陶片數量達到五十五萬件以上,在兼顧文物保存與考古研究的前提下,片被復原成一千多個陶罐。大約四至六百年前,幾何印紋陶罐在各式各樣陶容器中脫穎而出,成為蘭陽平原上自製生產的單一種陶器。噶瑪蘭人大量生產與使用這種侈口、鼓腹、圓底的噶瑪蘭陶罐「Toonos」,它的外形一致、數量龐大,在聚落中處處可見。
這種陶罐胎薄輕巧,雖沒有上釉,卻可盛水不漏、炊煮不破,製作技術已經十分高明,如此大量、一致、輕薄、精緻的陶罐製作工藝,大約在噶瑪蘭族開始被外人記錄族名的時刻達到高峰,也表示這個族群適應環境,在此生活的發展到達高度成熟的一項指標。
六百多年以來,噶瑪蘭人在蘭陽平原最繁榮興盛的一段時期,透過層層發掘,仔細探尋追溯,全部呈現在「探溯淇武蘭」特展中。六至一百年前居住在此的人們,他們打獵、採貝、耕種、住杆欄屋、行屈肢葬,自製陶罐數量大且一致性高,還作木碗、木槳等器物,他們在木板和骨角上雕刻,除了進口陶瓷器、銅環、銅錢、玻璃珠、瑪瑙珠等等大量舶來品之外,還趕上抽煙斗的世界流行風,各類生活器物皆十分精彩豐富。
只要進入蘭陽平原就感覺得到山海交融的經驗,因而蘭陽博物館在展場提供一個類比宜蘭特有的地理空間經驗,一個蘭陽大地山、平原、海結構的隱喻,傳達與環境互動的經驗。
蘭博館位於二至四樓的常設展,是館方再現蘭陽風情的重頭戲,將主題結合建築特色,分層依序設計為「序展」、「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時光廊」等,以展現宜蘭整體的地理環境、人文軌跡,延伸觀眾廣大的想像空間。
由電扶梯上到二樓序展廳入口旁,可見由天花板垂下多盞流光瀲灩的「雨絲燈」,看來就像金色的雨絲不斷滴落在蘭陽平原上,也預告了「水」將會串連起位於不同樓層的展場,體現雨潤蘭陽的精神。
地理位置屬於亞熱帶氣候的宜蘭,一年約有三仟公釐雨量,豐沛的雨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層,使宜蘭終年不缺水,因此有「阿藝倌真正水,噶瑪蘭厚雨水」的俗諺,在豐沛雨水生養下的宜蘭女子,當然「真正水」!
台灣中央山脈東翼的變質雜岩區,是全台灣出露地表最古老的岩石區,年代可達二 億五 千萬年,整個區域都是變質程度較高的變質岩,是所謂的「大南澳變質雜岩」,範圍北自蘭陽平原南緣,南至台東附近,長約二百四十公里,展示出的各種岩石標本可以觸摸,讓您與台灣最古老的岩石進行第一類接觸。
山,是宜蘭的母親!走進蘭博館四樓「山」之層展場,層層疊疊、虛實交錯的景觀,讓人彷彿置身迷霧森林。宜蘭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像是張開的雙臂,迎接來自太平洋的季風和水氣,孕育了山林,豐富了生態,發源於此的溪流,孜孜不倦地把土石搬運下山,形成蘭陽平原。
「山」之層展場透過藝術手法轉喻,藉由樹影燈、垂直布幕及玻璃櫃組構成森林氛圍,布幕上則有林木圖像,層層疊疊,模擬置身森林裡的空間感受,如果仔細看,還能在布幕上發現矯健奔走的泰雅族獵人。
「山」之層的展示,透過寫實的造景、模型、標本、文字、圖像,讓遊客深入瞭解宜蘭山林生物的多樣性。例如,最具宜蘭特色的巨大檜木林、稜線上的冰河孑遺植物、台灣山毛櫸、山地湖泊等。
宜蘭地區由平地到當地最高的南湖大山,海拔落差高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在中海拔地帶,形成迷霧森林,森林深處偶有山鳥飛過、野豬走過、甚至有人經過,此一自然寶庫蘊藏著重要的生物資源。日治時期大力開發山林資源,宜蘭的樟腦業堪稱全臺之首,而太平山林業的開發,則改變了宜蘭的山林地景與社會體質。
宜蘭特殊的地形,攔截來自海面上的大量水氣,雨量豐富,因而蓄積成許多小型的封閉水域或湖泊,分布在平原和山區,其中比較知名的包括梅花湖、龍潭湖、大湖、雙連埤、望龍埤、翠峰湖....等,池沼之間受到阻隔,導致水生生物之間的交配、繁殖受到阻礙,族群基因無法交流,成為生態系中的孤島,而造成獨立演化的型態,出現許多特有的物種。
蘭博展場透過環境氛圍的營造,以模型、視聽影音、圖像、生態造景的建構,加上藝術性景觀營造手法,介紹宜蘭的自然與人文特色,處處充滿知識性與趣味性,這位母親注重孩子知識的激發與培養,帶著小孩仔細的觀察,擴大孩子的視野。
蘭博館對展示區的高度有相當重要的考慮因素,開放式展場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有讓人新奇的視覺景觀,從四樓階梯向下俯視,可見一幅用壓克力柱拼貼而成的宜蘭縣地圖,用藍、橙、綠、紫的燈光效果,以表現不同時節及天色,展現蘭陽大地變化萬千的風貌。
平原層展場上漢人文化的呈現,是以歲時稻作為經,與水互動的生活為緯,交織出宜蘭農村常民生活與環境互動的面貌,透露生態平衡的價值觀,展區中「搶孤」的八分之一縮小模型最吸引大家的目光。
蘭陽平原處處可見噶瑪蘭與漢文化混合的痕跡,是不同族群、文化在不同時間先後活動的舞台,在族群衝突及困厄環境的陰影下,先民胼手胝足的艱辛反映在心靈寄託所衍生的宗教習俗上,展館藉由頭城中元搶孤、二龍競渡、鎮水石敢當、拜壩等風俗展示,讓參觀者感受到蘭陽平原上人與環境的互動。
宜蘭與台北近在咫尺,兩地的開發卻間隔了百年之久,但再怎樣地曲折盤旋,終究還是有冒險家走出道路來。
臺灣的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不但攔截了雨水,也阻擋了漢人開拓宜蘭的隊伍,「爬過三貂嶺,想著厝內的某囝」這一句過去宜蘭人常說的俗語,十足反應了十八世紀漢人入蘭的艱辛。
在平原層展場,可見一艘長十餘尺的實體「駁仔船」懸掛在圍欄外側,早期宜蘭有許多駁仔船航行於內陸河道,水深時以搖槳前行,水淺時則以竹篙撐著行進。
這艘駁仔船是由壯圍鄉林石順先生所捐贈,林家三代都以撐船為業,主要將宜蘭河中下游沿岸的白甘蔗載運到壯圍鐵道橋附近,再由小火車載往二結糖廠。
開蘭第一功臣「楊廷理」,字清和,號雙梧,廣西柳州人,他多次擔任台灣清治時期的台灣知府、台灣道道台,於任內設噶瑪蘭廳,驅走海盜朱濆,宜蘭人尊他為「三大老」之首,噶瑪蘭廳歷任通判有宦翟洤、楊廷理及陳蒸,蘭陽居民通稱其為三大老,今在頭城開成寺及宜蘭市昭應宮仍有奉祀楊廷理的長生祿位。
左邊是嘉慶十五年的開蘭第一人吳沙長子光裔蛤仔蘭田園「陞科易知丈單」,右邊是嘉慶十五年的東勢沙笏尾「佃戶易知丈單」。「陞科」是徵稅,「易知」是臨時性之意,「丈單」是土地所有單據,上面同時記載官方徵收糧錢的數額。
楊廷理奉命籌辦宜蘭設治事宜,最重要一樣工作就是清查轄區土地,以便陞科徵稅,清查之後登錄在一式三聯的單據上,其中一聯發給地主收執,另二聯由各級政府保存以便核對,類似現在的土地所有權狀。
「八十佃」這個舊地名,見證了宜蘭開墾的歷史,也從這裡可以發現,宜蘭漢人的開拓總是和修築水圳並行,約在二十年之間,蘭陽平原的土地便快速地水田化了。
漢人大約從清嘉慶二年才開始來到宜蘭拓墾,他們帶來原鄉熟練的農業技術,順著湧泉帶開墾土地,接著修築水圳灌溉稻田。較著名的,如溪北的金同春圳、公館圳及金大安圳,溪南的萬長春圳等,都是規模很大的水利工程,對宜蘭的農業有很大的貢獻。
「金吉隆」是同治年間,開拓今礁溪鄉二結村糞箕湖的墾號,即土地開發公司。
這份古文書紀錄李鏡如等八名出資股東,委託結首招佃開墾成功後,股東、結首如何分配、交換土地的方式和數量,詳實保留了清代資本家開拓土地的模式,「鬮分管字」是指開成之後,分配土地的合約書。
活躍山林的泰雅族人自稱 Atayal(亦稱為 Taiyal),意思是「人」或「勇敢的人」,向以剽悍著稱。約在三百年前,泰雅族人從南投山區向北及東擴散,遷徙至和平溪上游,部分定居於蘭陽溪中、上游,目前族人主要集居在南澳鄉及大同鄉。
泰雅族人長期與山區的自然界相互依存,生活方式多以山田燒墾、織布和狩獵採集為生,Trakis(小米)是主要的糧食,被泰雅人視為神聖的作物,無論在播種、間苗到收割,都有一連串的祭祀儀式。
森林是泰雅族人的獵場,而沿著山邊尋覓墾地的漢人,森林則是薪炭、建材的來源,二百多年前漢人為了生計進入山區開墾的愈來愈多,於是,漢人與泰雅人之間為了生存而產生的爭鬥和仇視,持續了將近一百多年,紛亂且難以理解,可說是宜蘭開拓史上的戰國時代。
這艘「南風壹號」是一艘建造於民國七十年代的南方澳鏢魚船,南方澳漁港每到冬季是旗魚季,人物模型重現了出海鏢魚的景況,站在船頭持鏢的是正鏢魚手,另一位副鏢魚手則協助指揮方向,同時幫忙瞭望魚群,輪機長負責掌舵。
除了標旗魚現場狀況的模擬外,船上也佈置了各式船上需要的五金用具,如船錨、纜繩、鏢具、炊具、手釣工具等,由船側邊的影片還可以欣賞到漁民真實捕捉旗魚的英姿。
這件蘭博館最大的展品「南風壹號」,船底是以紅檜作成,主人莊金榮先生原捐贈予南安國中漁史展示館,蘭陽博物館成立後,南安國中將其轉送蘭博館做為教育及展示漁業文化之用,由於體積龐大,南風壹號是在建築完成前就先進館定位,成為蘭博館第一件、也是最大一件進駐的展品。
多雨的宜蘭,先天條件上就擁有豐富的水資源,飲用水取自泉水,洗衣利用河水,養鴨則利用密佈的溪水,宜蘭人的生活與水的關係相當的密切。
駁仔船在船頭、船尾各有一人撐划,當船上載滿甘蔗遇到航道較淺的河段,船頭的人還必須上岸拉縴,在宜蘭糖廠結束營運後,駁仔船改在河裡採河沙,但很快又被機械抽沙業者所取代。艘駁仔船只好改成在每年端午節彩繪圖案,租給宜蘭各鄉鎮當龍舟競賽船隻,但後來各鄉鎮陸續購置專用的龍船,駁仔船連龍船也當不成,最後捐給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作為昔日宜蘭河運的見證。
多雨的環境、豐沛的水源,使宜蘭的農耕稻作非常發達,「水與宜蘭」展區以農業生產為主題,藉由實物標本、造景、模型、電腦導覽、影片、展示圖文等,說明水與宜蘭生活的關聯,在這裡可以看到宜蘭平原最具特色的地景:阡陌縱橫的田疇、秧苗的翠綠、收成的金黃稻穀和水汪汪的田地。
在傳統生活中,「水」除了作為日常飲用與洗滌所需,宜蘭人更藉由豐沛的水資源,開墾出阡陌縱橫的水田,農家竹圍也成為蘭陽平原常見的建築景觀。同時,宜蘭人為了克服自然環境的限制,發揮智慧與耐力,發展出許多特殊的農業生產方式,在這一展區參觀,可以從透明地板下發現到歲時稻作的變化。
在宜蘭地勢低窪的地區,農民在坔田(沼澤地)插秧時,必須站在橫躺的竹竿上,由於竹竿能分散農夫的重量,雙腳才不會陷入爛泥中,這是宜蘭人發揮智慧、耐力,克服自然環境生存的最佳寫照。
這種臺灣早期農人除草或割稻時背在背上,用來遮陽禦雨的器具,臺灣人俗稱為:《龜甲笠》。
龜甲笠又稱「竹簑衣」或「龜甲披篷」,造型像烏龜的背甲,是因應插秧或鋤草的彎腰姿態所設計的,足以將人的整個身體罩住,既防曬又免雨淋,龜甲笠邊的四個稜角正好符合背脊及臀部的角度,邊緣向外下垂,可使雨水順勢流下,是一項具有智慧的聰明農具。
龜甲笠使用的年代,大約在六十年代以前;在田間工作的農民,披上龜甲笠,就好像烏龜在田裡爬似的,是台灣農村特有的景色,當塑膠雨衣出現之後,這項先民的智慧已逐漸消失無蹤了。
蘭博館展示設計重視啟發和娛樂效果,讓來館的觀眾有所發現、有所驚奇、有所感動,其獨特的展場設計,為台灣博物館的展示詮釋、溝通與技術運用帶來新的景觀,館方不預設線性動線,讓觀眾自由穿梭於展示、虛擬的蘭陽空間之中,觀看宜蘭的生態、民俗與人文特色,帶給觀眾全新的展示體驗。
「海之層」敘述宜蘭海洋環境的概況,一連串的動態影像,呈現宜蘭多樣海岸線及海的各種豐富樣貌,引領訪客探尋海洋宜蘭的生態奧秘與人文生活,更將各種海岸生物標本封裝在透明塊體及活頁本中,提供參訪者探索宜蘭的海岸生態。
海之層展示空間的設計,是取材蘭陽河海匯流時水流、沙洲蜿蜒的意象,結合地質模型和大型彩繪壁畫呈現多樣的海岸線景觀,「沙崙仔」意象的沙丘展櫃,型塑出展場的主要空間架構;飛魚群及水鳥群的裝置藝術,流動串聯生態資源與人文活動,隱喻其相互依存關係。
漩渦型的海洋劇場,造型擷取自湧升流的意象,營造出既魔幻又寫實的宜蘭海底世界,這是由宜蘭藝術家陳世強的原畫創作,結合資策會多媒體研發團隊,所建構的一個兼具藝術性、互動趣味及教育意義的奇妙空間,從漩渦中折射出浩浩蕩蕩的魚群,後以鬼頭刀追逐魚群的藝術意象,穿越展場中央朝向海面奔去。
宜蘭週邊海域是黑潮公路上著名的鯖鰺漁場,這些小型的鯖鰺科魚類,在海洋食物鏈中,屬於大型獵食性魚類的食物,為了延續族群的生命,將自己變成生產高手,每條成魚都能繁衍出成千上萬的小魚,也因此造就宜蘭沿海漁村的經濟命脈。
蘭陽溪口是國際級的重要溼地和水鳥保護區,這裡綜合了沙岸、泥灘、草澤、沙洲、河川地、旱田等不同地形,孕育出豐富的生態環境,提供魚、蝦、貝、蟹所需食物,又有蘆葦、鹹草等潮間帶植物,因此吸引許多候鳥在此棲息、覓食。
溼地具有保護海岸、製造氧氣、涵養水源、調洪滯流等功能,為了讓大家對溼地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大螢幕循環播放宜蘭多處著名溼地的景觀,如無尾港、五十二甲、蘭陽溪口、竹安河口及博物館基地所在的烏石港溼地之美麗風光。
展館出口尾聲,回顧與展望「時光廊」中,呈現了宜蘭從古到今的人文風貌,利用各種老照片、以及文人詩句或描寫宜蘭的文字段落,及以宜蘭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交錯呈現不同時代的宜蘭風貌,引領觀眾用另一種角度與觀點細細品味宜蘭,並一同向前展望未來的蘭陽。
牆上的年表分為史前、清領、日治及戰後,跳脫一般制式的大事記,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的方式來呈現蘭陽印象,並且穿插紀錄片,透過影片來訴說宜蘭市井小民、文學家印象中的宜蘭,以及不同時代宜蘭的人文風貌、產業與生活。
「宜蘭之光」是一座以豐富圖像拼貼而成,結合燈效展演的裝置藝術,可以當作常設展璀璨且充滿韻味的完美句點。
這個作品是以兩千餘根壓克力柱,以藝術的手法,參照千分之一比例的等高線圖,轉化組合成大型宜蘭立體地圖,透明柱體下,拼貼了數百幅蘭陽大地四季風光的精彩圖像,手法相當巧妙用心。
由宜蘭作家黃春明創作的這首「龜山島」,深刻描寫了宜蘭遊子搭乘火車返鄉的歡喜與哀愁,印象中的蘭陽,擁有孩童的笑靨、農人的粒粒稻作、漁夫遠航歸來以及勞動者的汗水,在在都化為每個宜蘭人心中的夢土。
蘭陽博物館歷經十八年的籌劃建設、中央及地方政黨輪替、營建工程流標延宕,過程一波三折,它的起死回生和現在的營運成功,見證了宜蘭縣府執政團隊摒棄黨派之私,才能完成打造在地博物館大夢的努力,成為全台各縣市關注的焦點。
蘭博館開館之後,連接頭城舊市區歷史空間、東北角風景區等,已經形成一處新的旅遊廊道,在宜蘭縣觀光資源區帶中,扮演人文旅遊的窗口,展現了蘭陽歷史與文化之多樣性,再現「烏石春帆」的風華,是很值得您專程前往參訪的博物館。
Canon EOS 7D 2011/05/07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