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篇:【 台灣熱氣球嘉年華 】

    自從盛夏以來,台灣受熱島效應影響,被連續幾周的烈日炙烤得像顆紅番薯,人也跟著在熱浪上飄浮,這樣酷熱的天氣如果還出門騎車,心情恐怕無法淡定,但是已經兩個月沒有貼出新單元了,實在需要再次出門旅行,去親近自然,以紓解煩躁,和健康同行,剛好因有商務必須和老婆開車到台東市一趟,因此就順路去參觀正在舉辦的「台灣熱氣球嘉年華」。

    已經是第二年在台東縣鹿野高台舉辦的熱氣球嘉年華會,今年活動規模更盛大,共邀請到十三個國家、二十一顆熱氣球、及國內外四十七位飛行員進行熱氣球飛行表演。除了展示熱氣球色彩繽紛的魅力外,還有利用熱氣球的火光結合音樂律動的光雕音樂會,最受歡迎的是提供繫留升空體驗服務,讓遊客可以親身參與熱氣球的高空冒險。

    絢麗多彩、造型多變的熱氣球在世界各地發展迅速,但在台灣卻一直無法普及,已經舉辦兩年的熱氣球嘉年華會,受限於台灣民航法規,至今只能提供遊客離地五、六十公尺高的「繫留體驗」,至於由專業飛行員操控的自由飛行,也僅是專案核准的表演,早年為了國家安全,台灣處處限制海域及空域活動,現在應該是已到了可以改變的時候。

    文學大師「梁實秋」曾寫過一篇文章,揶揄中國人是最怕旅行的一個民族,只要牆上掛一張山水畫,就可以看著當「臥遊」,恪遵「一動不如一靜」的原則,總認為「太陽底下沒啥新鮮事」,所謂山川形勝,還不是幾堆石頭、一汪子水?

    不過這個笑話到了今天已經完全被否定,君不見現在台灣只要周休二日一到,每個景點處處人山人海,即便是平常日子,阿里山和日月潭也早被大陸觀光客擠爆,這樣的改變,想必梁大師當年做夢也料不到吧?

    旅行,確實能為生活增添不一樣的色彩,但是也不能忘了,探究和發掘其中的過程,才是旅行的真正意義。


今天是周六,因為怕被塞在雪山隧道,因此清晨六點即偕同太座開車前往東臺灣,一路車行順暢,七點左右已經上了蘇花公路,盛夏一早陽光就灑滿了大地,遼闊的太平洋倒映著蔚藍的天空,越發顯出海水的湛藍。

這條開鑿在峭壁上的蘇花公路,雖然是舉世聞名的景觀公路,開車經過卻最險象環生,尤其在大雨或颱風來襲時常會出現落石坍方等災情,因此造成多次人員傷亡事件,不過在今天這陽光普照、雲淡風清的日子,蘇花公路沿線壯麗的山海景致,實在美得讓人驚嘆連連。 

 
太平洋碧波蕩漾,清澈湛藍的波濤間,由於陽光的折射,呈現出淺藍和深藍二種顏色相互輝映,蔚為壯觀,相對於城市的喧囂,這裡彌漫著令人神清氣爽的寧靜氛圍。

遼闊的海面上一艘小漁船緩緩駛過,與浩瀚的大海的相比,越發顯得渺小,在歲月的航行途中,每個人都必須承受不同的生活壓力,在悲喜交替的日子中,留下深浅不一的足跡,並伴隨著歲月的流逝,漸行漸遠……


浩瀚的蒼穹湛藍得如此深邃,這種明亮的色彩格外的讓人心曠神怡,眺望這清靈、潔淨的山海景致,會在心中衍生出無限的幽雅與寧靜,真是絕景天成,這是今夏感受到最美的悸動,大自然的神奇與瑰麗,在蘇花公路偉岸的清水斷崖得到了最完美的演繹。


由於早出門,一路車行無阻,順利過了蘇花公路又經過花蓮市區,選擇走花東縱谷公路開往台東,即便是周末假日,東臺灣也沒有車潮人潮擁擠的感覺。經過舞鶴台地,順便轉進到「掃叭石柱」景點休息一下,只見石柱旁這棵榕樹枝繁葉茂、伸向天際,向大地展示著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並於碧草如茵的地面形成一片綠蔭,讓人在盛夏豔陽下,仍感受到陣陣清涼。

這兩根「掃叭石柱」位於瑞穗鄉舞鶴台地北側山坡上,面向紅葉溪谷,視野十分遼闊。 「掃叭」是阿美族語「木板」的意思,根據阿美族的傳說,數百年前有一群阿美族人來到舞鶴台地開墾,突然遇到暴風雨來襲,於是趕緊撿起附近的木板來遮雨,後來就將此地命名為「掃叭」。


舞鶴台地在七月高遠的晴空下,燦爛地綻放著這一季的明媚,幽靜秀麗的人文景致,環境空靈又靜寂,空氣清新而透明,就連東台灣的陽光撒在臉上,似乎都覺得柔和許多,來到此地,能脫離都市的吵雜,換得一時的靈魂澄澈,獲得一段難得的閒適時光。

依據考古學者根據附近出土的文物研判,掃叭石柱應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卑南文化」遺跡,距今約有三千年之久,也是台灣唯一的史前巨石文明遺跡,因此,內政部已將掃叭石柱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不過,這兩根重達數噸的石柱究竟從何而來?是什麼人、用什麼樣的方式將它運送到這裡,然後樹立起來?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是個令人猜不透的謎,也為掃叭石柱帶來不少神祕的色彩。


這次是開車走花東縱谷,又經過因位於泛舟起點而聞名的「瑞穗」,一算時間還早,因此決定轉由瑞港公路(花64縣道)到「奇美部落」去走走。由於我老婆是花蓮人,小時候曾隨父親工作在奇美待過一段時間,因此也算是陪老婆去做一次尋根之旅。

河流是花東縱谷的生命泉源,其中尤以花蓮溪、秀姑巒溪和卑南溪三大水系盤據了縱谷的北、中、南區,不但左右縱谷的景觀,也挑動著縱谷的人文脈動。瑞港公路則大致沿著秀姑巒溪而建,眼前這段秀姑巒溪切穿海岸山脈,造成曲流、河階、峽谷等各種地形景觀,河道蜿蜒曲折,激流處處,因此也成為臺灣最著名的泛舟地點,河道沿途的峽谷與奇岩等自然美景,無不烙印在泛舟客的心頭,久久難以忘懷。


「奇美」就位於瑞港公路中途秀姑巒溪畔,是一處風景秀麗、傳統民風猶存的阿美族部落,奇美是阿美族語 Kiwit 的音譯,原意是指一種質地堅韌,可以用來捆綁東西的爬藤植物「海金沙」,引申其意即表示部族的生命有如樹藤般堅韌。

秀姑巒溪是全台灣最有名的泛舟地點,從瑞穗大橋至出海口的長虹橋,全程二十四公里,泛舟時間約四小時,由於奇美剛好就位於中心點,因此大部份泛舟業者都安排遊客在這裡休息用餐,為了因應龐大的泛舟人潮,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溪畔建有非常完善的休憩設施。


「奇美」是阿美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據說它也是阿美族漂抵台灣後最早建立的據點,因為秀姑巒溪曲折蜿蜒地切穿海岸山脈,讓這個位居層疊山巒之間的部落,視野隨著坡度而變化,是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聚落,風景秀麗,猶如世外桃源。

「奇美」在1986年瑞港公路還沒開通前,對外交通僅靠山區棧道,我老婆形容她小時候都要由父親雇請原住民,揹著步行四、五個小時方能抵達,部落幾乎與世隔絕,後因秀姑巒溪泛舟活動的盛行才顯為人知。秀姑巒溪在瑞穗到奇美這前半段水流較平穩,奇美到長虹橋的後半段則大部分是激流險灘,因此從奇美開始,才真正進入驚險刺激的泛舟旅程。


奇美部落因天然資源得天獨厚,加上泛舟活動的盛行而成為重要的停駐據點,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成立後,更是陸續投資增建許多遊憩設施。

這處才完工不久的露營區雖然只有四個木棧營位,但相關設施完善、小而美,這裡完全沒有光害,是喜歡露營觀星的人最佳的場地。到奇美部落所感受到的是以大自然、天地之間為主的原民風生活,正因為如此,來這裡露營,當更能體驗到原汁原味的部落文化與情境。


這棟位於泛舟休憩區上方的「奇美原住民文物館」,展出奇美部落文化的演進歷程及古早知識,館藏文物等於一部奇美文化史,讓遊客能進一步認識阿美族人在奇美地區早期生活傳統文化和形態,更從文物中看見原住民老祖先的智慧。

對許多外地人而言,奇美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部落,由於早期交通不便,部落接受現代化很晚,至今仍保存許多傳統活動與年齡階級組織,奇美豐年祭的樂舞更是馳名海內外。近幾年來奇美自主性的發動部落營造工作,發展部落深度旅遊體驗,讓外地人有認識、瞭解奇美這個傳奇部落的機會,而奇美原住民文物館就是扮演推動的中心角色。


奇美文物館中珍藏的文物件件都是奇美部落的珍寶,除了有阿美族族人的農作用具、生活器具、傳統服飾之外,還提供上百張古老照片供人參觀,與遊客共享奇美部落之文化史蹟。文物館並經年持續推動「奇美文物回奇美」活動,希望尋回過去被外人帶走的文物,同時呼籲具備傳統技藝的族人,能為文化保存貢獻力量。


阿美族人擅於製陶,對製陶也有嚴格規定,只有女性能製陶,食器與容器都以陶器為主,同時還被作為祭器使用。另外為了漁業所需,阿美族的編籃工藝也非常發達,像是提物用的方簍、飯盒,或是作為漁具的漁簍、漁簾等,都是重要的生活器具。

花東縱谷為原住民的主要聚集區,孕育了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及卑南族五個原住民族群 。原住民文化更是縱谷區內最重要及最具代表性的珍貴資產,這些世代在此生活的的原住民們,運用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智慧,豐富了花東縱谷的人文情懷。


在文物館前的廣場旁,還設置了這座以阿美族傳統手法搭建的「集會所」,建材以木材、竹、藤與茅草為主。這棟集會所是2006年奇美部落以阿美族傳統方式,動員年齡階級與婦女、長老,為了教育傳承與部落再造,用最傳統的工法所搭建,過程中的汗水、淚水與歡笑,正是奇美部落精神的具體展現。

早期奇美部落由於交通不便,一直處於傳統封閉的狀態,直到1964年才有電,1986年部落聯外的瑞港公路才開通,因受到漢化較晚,目前仍維持著嚴謹階層組織,男子在十三、四歲時,必須進入集會所接受成為一個男人的訓練。由於阿美族男人一生中許多時間都在會所內度過,因此會所也成為男人學習各項知識與技藝的重要場所。


「集會所」的阿美族語是 Adawang,意指秀姑巒溪阿美族部落男子依年齡長幼分層聚集的會所,可說是阿美族的男子學校或習藝所,幾凡獵具的製作、結網編織、講述歷史典故、部落傳說或故事以及學習歌舞禮儀等都在此聚會傳承。

「集會所」中間一定會設置爐灶,終年爐火不熄,意味著日夜警戒的意思,以防止敵人誤以為是部落無人而乘機侵略攻擊。爐灶周圍設竹凳或木凳,中間處靠爐火處是耆老們的坐處,再依年齡層級各有指定的位置,年齡層級越小的距離爐火越遠。


有機會到奇美部落深度旅遊,一定要試試經典的阿美族料理「石頭火鍋」,這位原住民兄弟正在用檳榔葉鞘製作火鍋容器,簡單的烹調是原住民菜色中常見的手法之一,最能品嘗出食材的原味,保有菜色的野味,石頭火鍋正是如此。

阿美族的祖先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只要帶著鹽巴,就可以活命。」,說明了早年臺灣原住民族生活所需,大多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從食物的採集、烹調,到食器的製作,完全是取之於自然,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即能烹調出風味十足的野菜佳餚。


獨特的「石頭火鍋」是早年阿美族人在山區狩獵時,利用隨手可得的天然資源發想出的烹調方式,以檳榔葉摺疊成這種船型狀的鍋子,將現捉的活魚活蝦、山中野菜以及清水一同放入葉鍋中,再投入幾顆燒炙熱的石頭,鍋內的水因而滾燙將食材煮熟,馬上香氣四溢、魚肉鮮甜,石頭釋放出的微量礦物質,則讓湯汁更加美味,是名符其實的「石頭火鍋」。


陪著老婆在奇美尋根完畢後,再度開車回到縱谷公路,途經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北回歸線」標誌,座標是北緯二十三點五度,這裡是太陽在北半球所能直射到離赤道最遠的位置。 

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地區,在嘉義縣水上鄉、花蓮縣瑞穗鄉與豐濱鄉均設有北回歸線標誌。每年「夏至」這天,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的緯度達到最大,此時正是北半球的盛夏,此後太陽直射點便逐漸南移至南回歸線,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移動,而夏至正午時分的「立竿不見影」,是北回歸線上的獨特天象。


在北回歸線地標短暫停留後,繼續驅車往南,花東縱谷公路車輛稀少,一陣風馳電掣,很快過了玉里、安通,在快到富里之前,看到「羅山遊憩區」的醒目招牌,這裡以前從沒來過,因此決定順路進去探個究竟。

「羅山遊憩區」屬於富里鄉羅山村,是一處位於海岸山脈旁的小農村,鑑於村內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將區內的各個景點加以整合規劃成遊憩區,最著名的景點是「羅山瀑布」,另外還有「泥火山」及這處當地居民稱為「大埤塘」的羅山大魚池。

羅山大魚池是斷層帶湧水及泥漿堰塞而成的湖泊,面積大約一公頃,只見滿目青翠、亭臺水榭,雲影落到池水上,彷彿是一處寧靜悠閒的世外桃源。羅山大魚池是早年羅山居民灌溉梯田的水源,但現在休憩功能幾乎已取代原有的灌溉功能,建有步道和曲橋涼亭方便遊客賞景,池內豐富的水生動植物資源,已成為遊客生態觀察的好去處。


由羅山大魚池旁的步道可以來到「泥火山」景區,不過由於長時間炎熱的天氣,今天看到的泥火山幾乎已經快要乾涸,完全看不到任何噴出泥漿的景象。泥火山是激烈火山爆發後期的地質運動現象,想知道更多資訊,可以參考這篇位於高雄市燕巢區的《烏山頂泥火山》。

羅山泥火山為罕見的泥火同源景觀,因其所噴出來的泥漿帶有鹹味,當地居民稱此處為「鹽坪」。早期住在附近的居民,很早就知道收集從泥火山噴出來的瓦斯做為炊煮的燃料,可能是花蓮地區最早使用「天然氣」的地方。而近年來較為著名的火山豆腐,則是取用泥火山的鹵水,加以沈澱過濾後,做為豆汁的凝結劑所製成的豆腐,由於產量有限,目前也只能在羅山有機村內才有機會品嚐到。


這是前往羅山遊憩區代表性景點「羅山瀑布」的步道口,設有寬廣的停車場,沿著登山梯道上行,約五分鐘即可到達步道中途的觀瀑亭。

羅山瀑布四週的海岸山脈地勢陡峭,大多為未遭破壞的原始林相,深具山林野趣,滿目蔥蘢的森林,濃蔭蔽日、曲折幽深,是人們親近自然,享受森林浴芬多精的好地方。


目前往羅山瀑布登山步道後段因落石坍方暫時封閉,只能走到步道中途的這座觀瀑亭,雖能遠遠的欣賞到瀑布的雄姿,不過由於相距太遠,無法感受到瀑布的壯觀和激越,但澗泉清脆的聲音還是格外的悅耳動聽。


「羅山瀑布」是東海岸山脈最大的一座瀑布,位於螺仔溪上游,高約一百二十公尺 ,分上、下兩層,連開車經過縱谷公路,都能遠遠看到。在雨量豐沛的季節時,飛瀑翻崖直瀉,有如萬馬奔騰,氣勢十足,但現在是枯水期,只見瀑布僅剩一道細細的銀鍊,懸掛在青翠的山壁之間。


清晨從台北出發一路逗留賞景,終於趕在日落之前來到今天最主要目的地:「鹿野高台」。這片寬闊的大草坪原是划草場和飛行傘降落場,但現在被用來做為熱氣球嘉年華的舉辦場地,山坡草地上早己聚集許多人席地而座,等著觀賞絢麗多彩的熱氣球冉冉飛升的精彩表演。


台東縣的鹿野高台位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交會處的狹長谷地上空,海拔約三百五十公尺,由於此地特殊的地理條件,因此成為東部一處優良的天然飛行傘運動場地,登上草坡最高處的眺望亭,整個高台地區與卑南溪谷底的景色,一覽無遺。


很幸運,今天是個大晴天。熱氣球運動受天候影響很大,風力過大或陰雨雷電都會影響熱氣球的放飛,一天中太陽剛升起及日落下山前一兩個小時,是氣流最平穩的時候,因此是熱氣球飛行的最佳時間,只要天候允許,活動期間每天早晨六點到八點, 下午五點到七點,都會進行熱氣球自由飛行及遊客繫留升空體驗。

「鹿野高台」目前已發展成全國知名度最高,且是非常理想的飛行傘場地,高台為突出於花東縱谷平原上的台地,站在台地上,有許多視野良好的眺望點,可俯瞰鹿寮溪與卑南溪交會處的景緻,有如大自然所賜的地理教室。


藍天清澈、雲朵飄逸,「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只有凌空飛翔,才能享受到這樣的豪邁氣勢,體驗到擁抱藍天白雲的真實感。

飛行傘是天空中美麗的奇蹟,承載著人類想變成鳥的願望,人類前仆後繼,想盡各種辦法飛上青天,只為體驗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翱翔藍天的感覺,這不是脫離凡間,只是暫時逍遙天際。


除了一年一度萬眾矚目的熱氣球升空之外,每當春、夏季節間的南風吹起時,也是高台地區適合飛行傘活動的好時機,東台灣碧藍的天空任你遨翔,青山綠水盡在腳下,許多飛行傘愛好者乘著南風如飛鳥般御風而行,飽覽大地美景,體驗自由翱翔天際的暢快。


體型龐大、色彩繽紛的熱氣球在晴空下更顯得耀眼,要使一顆熱氣球起飛至少需要四個人,首先必須將球囊在地上鋪開,然後用鼓風機將風吹入球囊,當球體完全膨脹展開後,開始點火加熱球囊內的空氣,熱空氣使氣球升到垂直於吊籃的位置,再加幾把大火,氣球就可以起飛了。


大多數熱氣球使用這種柳條吊籃作為乘客廂,因為它結實、柔韌且相對較輕,柔韌性有助於氣球著陸,如果使用堅硬材質製成的吊籃,會使乘客在降落時感覺到巨大的衝擊力,但柳條材料因具有彈性,能吸收一部分撞擊到地面時的能量。


鹿野高台今天至少湧入上萬名遊客,都是專程前來觀看五顏六色的熱氣球飛向夏日的萬里晴空,親身經歷一下熱氣球的瘋狂,看這些年輕人洋溢青春歡樂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也隨之飛揚。


今天的開場是由「加拿大球」從谷地起飛,當熱氣球緩緩的上升到高台區時,立刻引起了一陣歡呼,相機喀喳聲此起彼落。熱氣球運動是一項觀賞性非常強的運動項目,由於球體色彩絢麗,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在空中飄飛時,很快會吸引眾人的注意力,並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著飛上藍天的是來自美國的「冰淇淋球」,展示出熱氣球的多樣魅力。隨著熱氣球材料的改進、製作工藝的提高,世界各地的熱氣球造型已經越來越多樣化,在藍天白雲之間飛翔的熱氣球因極具視覺吸引力,因此許多企業利用熱氣球載著鮮明的企業標誌,並參與各種大型活動,熱氣球因此也成為企業廣告的一個展示平臺。


現在熱氣球飛行已經發展成一項時尚、健康的戶外休閒體育運動,實現了人們飛上天空的激情與夢想。從大草坪上空自由飛行而過的「冰淇淋球」,由於造型俏皮可愛,馬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小朋友更是歡呼連連,爭相與之合影,也喚起許多人童年想飛的夢想。


夕陽餘暉之間,色彩繽紛的熱氣球緩緩升空,眩目地呈現在面前,釋放出動感的情懷,襯托著清麗淡雅的遠山,與地面上萬人攢動的景象交相輝映,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熱氣球飛行一般分為「繫留展示」和「自由飛行」兩種,繫留展示用三根繫留繩將熱氣球固定,使熱氣球只能在原地進行升降表演,其上升高度通常在五、六十公尺左右,而自由飛行高度大約控制在三百公尺以下,飛行半徑不超過二十公里。


飛得高,才能看得遠。世界最早的熱氣球雛形,可追溯到十世紀時中國發明的「孔明燈」,傳說是三國時代諸葛亮所發明,原作為軍事通信之用,現在每年元宵節在北台灣施放的《平溪‧天燈》,是台灣元宵燈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節慶活動,其特有的天燈文化已躍上世界舞台。


今年的熱氣球嘉年華活動從六月底一直要進行到九月二日,時間長達六十五天,只要天候許可,每天都有精彩的熱氣球自由飛行表演,主辦單位並提供熱氣球繫留體驗,每人每次收費新台幣五佰元,讓民眾體驗難得的熱氣球搭乘,享受高空俯瞰鹿野高台的美景。


適合熱氣球升空的氣候條件較為嚴苛,由於熱氣球體型龐大,因此受風力的影響亦大,只要風力稍微強大,便會造成球體晃動而難以控制,太陽出來以後因為上升氣流旺盛容昜形成亂流,加上熱氣球是以大型噴火器加熱增加浮力,如果陽光太強會造成球體內部溫度過高,導致熔解發生危險,所以最適合的飛行時間是清晨跟傍晚。一個熱氣球攜帶足夠的燃料通常能持續飛行兩個小時,但氣溫、風速、載重等因素也會影響飛行時間的長短。


不同於中午的高溫炙熱,黃昏時的熱氣球升空表演,呈現出和白天不一般的氣氛,火焰照耀下的熱氣球,把人們帶入一個童話般的幻想世界,充滿著激情和浪漫,更特別適合情侶來這裡感受別樣的情愫。

熱氣球運動符合現代人新穎、驚險、刺激的追求,這項時髦的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它不僅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而且在休閒娛樂、航空拍攝、觀光旅遊、廣告宣傳等領域有著多重功能。


熱氣球由球囊、燃燒器、吊籃三大部分構成。球囊用色彩豔麗、耐高溫、高強度的尼龍布縫製而成。燃燒器是把氣瓶內的液態丙烷氣化後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氣體,充分燃燒後,將高熱氣流射進球囊,使其內部空氣迅速加熱升溫,以產生升力。吊籃採用藤條編製而成,以減緩著陸時與地面的撞擊。由於受限台灣的民航法規,熱氣球嘉年華會目前只能開放「繫留體驗」,讓民眾體驗熱氣球的高空冒險。


顏色各異、圖案有著各自特色的熱氣球,在明朗的天空下競相爭輝,熱氣球形體巨大、色彩鮮明,飛行時經常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構成動人的立體畫面,深受群眾喜愛。


夕陽餘暉已緩緩的籠罩大地,熱氣球燃燒器噴射出的火燄光輝閃亮,熱氣球外觀雄偉壯麗,要保持氣球上升,需要不斷加熱空氣,熱氣球本身也沒有動力系統,因此飛行速度完全取決於風速。


夕陽的餘暉映在天際,熱氣球在逐漸陰暗的天幕中此起彼落,這裡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散發出鄉野獨特的泥土氣息,熱氣球動感的展示在你眼前,浪漫的風情在這裡輕輕彌漫,不覺讓人有種時空錯亂的幻覺,彷彿置身在歐洲鄉間,那種純淨空靈的韻昧,自有一份舒坦的意境。


日漸西山,越是向晚越是高潮,熱氣球此起彼落的閃亮火光,場面壯觀耀眼,地面更是萬眾歡騰,五彩斑斕的熱氣球在昏黃天空映襯下,比白天增添了潮炫時尚元素,更顯風情萬種、魅力無限。

在這無處藏身的炎炎夏日,人會被酷暑窒息了思維和記憶,可是夏天卻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和老婆參與這次的熱汽球嘉年華會,真是一次浪漫和動感時尚的休閒體驗,用鏡頭記錄這絢麗多姿的畫面,將它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深處。

有一句西方諺語說:「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艷陽高照的夏日,天空是明媚嬌艷的,放飛的熱氣球除了令人驚艷,也煥發出一種鮮活的生命力。我想,只要不停下腳步,就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旅行奇遇。

更多資訊:《交通部觀光局》

Canon EOS D7  2012/07/26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