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篇:【新埔柿餅.關西祠堂之旅】
時間,是條永不的停歇的河流,奔騰一去不復返。不經意間,萬物已經更替,天氣乍暖還寒,當「九降風」刮起,正是入秋柿餅飄香之際。森情鐵馬車隊再度連袂出遊,這次來到被譽為「柿餅之鄉」的新竹縣新埔鎮旱坑里,品嚐柿餅甜蜜濃郁的香味,體驗傳統柿餅製作的樂趣,同時帶著朝聖的心理,順道拜訪「關西」小鎮,去一睹客家祠堂古樸的容顏與它獨特的神韻。
新埔鎮的柿餅製作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完全採用傳統的日曬法,由於得天獨厚的丘陵地形及乾燥少雨的氣候,再加上秋天九降風的助陣,新埔才能製作出口感十足的香甜柿餅,而成為台灣的柿餅加工重鎮,目前產量佔全台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近年來新埔鎮公所每年秋天都會舉辦「柿餅節」活動,再創柿餅產業的高峰。由於這段期間農家院落裡一大片黃橙橙的柿子置於棚架曝曬在日光下,金黃耀眼,景致獨特,因此也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爭相取景,更提昇了新埔柿餅的知名度。
而與新埔緊鄰的「關西鎮」,則是台灣最大的仙草產區,產量同樣佔全台百分之八十以上,有「仙草王國」的美名。關西與新埔同為以客家族群為主,由於開發甚早,加上客家人非常重視祖先祭祀,因此至今鎮內仍保留了許多傳統客家祠堂,表現出客家人追根尋源、尊祖敬宗的傳統美德。這些規模宏偉、裝飾華麗的建築群體,座落在關西的各個角落,散發出悠然古味,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著深厚的人文根基,除了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也是關西鎮的一大獨特人文景觀。
新埔鎮的柿餅製作已有將近二百年的歷史,完全採用傳統的日曬法,由於得天獨厚的丘陵地形及乾燥少雨的氣候,再加上秋天九降風的助陣,新埔才能製作出口感十足的香甜柿餅,而成為台灣的柿餅加工重鎮,目前產量佔全台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近年來新埔鎮公所每年秋天都會舉辦「柿餅節」活動,再創柿餅產業的高峰。由於這段期間農家院落裡一大片黃橙橙的柿子置於棚架曝曬在日光下,金黃耀眼,景致獨特,因此也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爭相取景,更提昇了新埔柿餅的知名度。
而與新埔緊鄰的「關西鎮」,則是台灣最大的仙草產區,產量同樣佔全台百分之八十以上,有「仙草王國」的美名。關西與新埔同為以客家族群為主,由於開發甚早,加上客家人非常重視祖先祭祀,因此至今鎮內仍保留了許多傳統客家祠堂,表現出客家人追根尋源、尊祖敬宗的傳統美德。這些規模宏偉、裝飾華麗的建築群體,座落在關西的各個角落,散發出悠然古味,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沉澱著深厚的人文根基,除了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和文化研究價值,也是關西鎮的一大獨特人文景觀。
森情車隊一行人清晨從台北四輪載兩輪來到新埔鎮,把汽車停在新埔國小內,並選擇操場旁這棟日式木造建物前合影,做為今天行程的起點。新埔國小創立於1898年,是新竹縣第一所成立的小學。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正適合踏青,但森情車隊卻陽盛陰衰,有兩位女士缺席,還好有立於正中的這位車友 Steve Dan兄前來助陣。由於他居住在中壢市,又比我們更熱衷於鐵馬運動,因此對住家方圓幾十公里內的鄉鎮道路及景點,可說瞭若指掌, 今天有幸由他帶隊領騎解說,才讓我們這趟自然與人文的行程,充滿了知性與感性,令人回味無窮。
今天行程起點的這座純日式木造建築,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為日治時期新埔國小興建之校長宿舍,屋齢己逾百年,見證新埔國小教育的發展,深具保存價值,已被登錄為新竹縣的歷史建築。
建物庭院有一棵老茶花和桂花,屋後有一棵老松樹,宿舎原處於荒廢狀態,新埔鎮公所獲客家委員會補助修復工程經費,改設為「新埔宗祠客家文化導覽館」,於今年八月落成開放,並作為新埔當地旅遊入口的中心。
這棟建物是目前新埔鎮唯一的純日式宿舍,歷經十三任校長住宿在這裡,無論內外部空間仍保存原味。近年來,新埔鎮公所積極推展觀光休閒農業,欲將鎮內所有農產業、農遊景點、文化歷史古蹟與客家美食等資源相結合,加上地方文史工作者的呼籲保存,整修後的建物將負起發揮新埔鎮遊客資訊、農產品展示中心及宗祠博物館入口之功能。
新埔,是柿餅製作的原鄉,客家先民入墾新埔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在清嘉慶年間更是新竹地區的商業中心,由於地理上的封閉性,使得新埔目前仍保有濃厚的客家傳統。文化導覽館內著重在介紹「柿餅香、粄條 Q、宗廟美」等三大地方文化、產業及觀光與生態特色,豐富遊客們對新埔鎮客家文化的認識,館內導覽員將帶領遊客認識各宗祠家廟、柿餅休閒農業區、柿染等活動。
車隊從新埔國小出發後,第一站將直接騎往旱坑里的柿餅休閒農業園區,首先會經過這座位於中正路和民生街交叉口的天主堂,這是由西班牙籍的桑朗度神父於一九五六年所監造。教堂以灰色基石為主體搭配幾何拼貼牆面,呈現出強烈的異國風味,尤其鐘塔以四角形為基底,上面則做成圓錐狀樣式,十分具有特色,地處閩式排樓林立的中正路,顯得格外搶眼。
新埔天主堂源自於中國大陸安徽省的蕪湖若瑟堂,大陸淪陷後,中共全面禁抑宗教活動,神職人員被迫相繼離開中國。1953年桑朗度神父來到新埔創立本堂,至今已經五十九年。早期天主堂與新埔的淵源極深,對地方建設、教育事業、提供美援物資、醫療病患、濟貧扶弱等,貢獻良多,目前天主堂亦成為新埔老街觀光景點的地標之一。
在騎經一小段陡坡後,車隊很快就來到旱坑里的柿餅專業區。新埔鎮旱坑里是柿餅製作的原鄉,這裡特殊乾燥的環境及特有的季節風,像是極大型的自然烘乾機,因此造就了百餘年來的柿餅加工產業,也讓新埔成為傳統客家文化與產業觀光的代表重鎮。
每年秋天在此舉行的柿餅節,當地農家以柿餅搭配豐富且知性的活動,已經成功打響了新埔鎮的休閒觀光產業。除柿餅外,近幾年柿農和工藝家也從碎柿葉汁中,發展出柿染活動,柿染偏紅、褐色,還能做出立體圖案的感覺,目前也是發展旱坑產業特色的新利器。
每年九月至次年二月,是臺灣柿子豐收的季節,每當入秋之時,新竹地區開始吹起九降風,也正式宣告新埔進入製作柿餅的季節。一簍簍去皮的柿子整齊劃一的沐浴在陽光下,成就旱坑里農家庭院獨有的金黃美景,紅磚古厝與澄黃柿子交錯的景象,別有一番古樸風味。
傳統柿餅製作方法是採用自然日曬風乾法,將去皮後的柿子,以柿蒂朝下、排列整齊進行三至四天日曬,果實會在乾燥的環境下逐漸變軟,並脫去澀味及水份,接著用人工捻壓成扁平狀,再持續經過七至十天強勁九降風的洗禮後,就成為香甜可口的柿餅。
今天陽光燦爛,黃澄澄的柿子在驕陽下,努力地吸收著陽光的精華,果香在空氣中彌漫,給人濃郁的鄉間氣息和豐收景象。
過去因為柿餅耐保存、糖份高,因此是早期客家人重要的食材,加上每到秋季新竹吹起強烈的「九降風」以及接受秋天陽光曝曬,讓新埔的柿餅風味絕倫。以傳統日曬、風乾做成的柿餅,較烤箱烤出的柿餅多了太陽的滋味,無論香氣與甜度都略勝一籌。
旱坑里的柿餅專業區分佈有許多製作柿餅的農家,今天我們參觀的「味衛佳觀光果園」是其中最熱門的一家,由於仍保有傳統的四合院古厝,深具懷舊色彩,因此受到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喜愛,也經常有媒體前往採訪報導,因此早就聲名大噪。
今天我們也來湊熱鬧,由於是例假日,只見蜂擁的觀光人群加攝影團體,把這原本僻靜的山村,搞得喧囂鬧騰,參觀品質,大打折扣。
「味衛佳觀光果園」現在已經是攝影團體必定朝聖的景點之一,今天又有遊覽車帶來整團的好攝客,個個配備長槍短砲,人人爭相神勇搶鏡,我年紀大了,擠不進去,只能在旁邊看看熱鬧。
味衛佳柿餅後山約三公頃的果園裡,種有二百餘棵的柿樹,據說當柿子成熟時,果園主人劉理鑑先生會特意留下一棵柿樹不摘,以吸引一些野鳥們來此大快朵頤,因此使得許多喜歡觀賞或拍攝野鳥的攝影客也是前仆後繼的來此朝聖。
「味衛佳觀光果園」會變成這麼熱門的攝影景點,除了古厝與柿餅外,最大的誘因是有兩位造型及配合度非常好的模特兒:劉家大姊與二姊。勉強擠到縫隙間搶到這張劉二姐的畫面,看她即便已經成為攝影界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仍然保有純樸而率真的韻味。
這位劉大姐出道得更早,造型表情比起二姐更略勝一籌,讓人感受到村婦純樸的親切。由於在網路上已經是響叮噹的人物,因此總是被遊客們纏著爭相合照,這等熱門情況,如果是在大陸景區,恐怕早已按人頭收費。
數大就是美,排列整齊、外觀金黃亮麗的柿子,在陽光下瀰漫著甜蜜濃郁的香味,旱坑里至今仍約有二十家柿餅工坊,每年秋冬產出逾百萬斤柿餅,數量佔全台八成,產值高達新台幣一億五仟萬以上,除了帶動新埔鎮的繁榮富景,也孕育出台灣所特有的「柿餅產業文化」。
台灣原生的柿子,其實嚐來苦澀質硬,不適宜直接食用,一般還是需要經過浸泡、曝曬與風乾等過程,才能除去苦澀味,因此將柿子用來製成柿餅,正是先民美食智慧的表徵,而被譽為「柿餅之鄉」的新埔鎮旱坑里,更是懂得結合天候與美食智慧的地方。
晴朗麗日,金黃色的柿餅在陽光的照射下,顆顆澄黃燦爛,這是秋日新埔地區的經典意象,也為台灣傳統產業的光影之美,下了最佳的註腳。
使用傳統方法製成的柿餅,除了可以保存柿子原有營養成份,也不加任何人工合成色素,實乃一種生津止渴的天然食品。另外,經過風乾的柿餅,隨著水分慢慢蒸發,糖分會在柿餅的表層形成一層綿密細緻的白色粉末,亦即葡萄糖外溢的自然結晶物,稱為「柿霜」,括下來就是珍貴的中藥材,有止咳化痰的療效。
傳統柿餅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而且辛苦,更仰賴日積月累的經驗,就如同手製餅乾講究製作流程及追求傳統風味的極致。一般而言,柿子的採收期約在農曆九月,前後為期二個月,柿子在採收之後,必須先以特殊的鉋刀將外皮削去,削柿皮時鉋刀不可重複在同一地方刨二次,並且刨的深度要一致,否則會造成柿青外皮破傷腐爛,如此便無法做出品質優良的柿餅了。
傳統柿餅製作一定要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下才能保持鮮度而不易腐爛,從「旱坑里」的這個具有涵意的地名,就可略知這裡的空氣比較乾燥,環境濕度相對較低,再加上東北季風的吹拂,使得這裡在秋冬季節享有相當於內陸型氣候的優勢,因此非常適合用來製作柿餅,在天時及地利的幫助下,新埔鎮才能成為台灣柿餅農產加工的重鎮。
今天來味衛佳觀光果園朝聖的人實在太多,吵雜擁擠得讓人不想久留,但為了向大家交差,火速搶拍了一些畫面後就準備離去,本來還想買幾盒柿餅帶回家,但考慮到後面還有很多行程,騎車攜帶實在不方便,只好作罷。
趁著離開前幫今天隊中唯一的一對賢伉儷合影留念,讓他們表現一下兩人世界的溫馨甜蜜與浪漫,這倆個人總是亦步亦趨膩在一起,遊遍萬水千山,相伴到天涯海角,令人既羨且妒!
拍完柿餅後,一行人再循原路騎回新埔街區,趕往下一個行程,因為還有許多翹脊飛檐的古建築在向我們遙遙招手。騎經公路旁看到這棟傳統四合院,深藏在四周寂靜的山谷,懷抱著山影,裝點著深山歲月,顯得幽深靜謐。
新埔鎮大部份屬於丘陵地形,旱坑里雖然不是位處深山峻嶺間,但青山環繞、滿眼翠色,在丘陵凹陷處,當地人依地形群聚而居,形成特殊的「窩湖」聚落景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造就了一方的地靈人傑。
由於回程是下坡路,在老馬識途的 Steve Dan帶領下,車隊很快騎回到新埔街中央這棟最具歷史價值的「劉氏宗祠」,由於最近才獲文建會補助大肆整修過,外觀非常亮麗整潔,雕花門楣、飛檐翹角,顯得安靜而古樸。
宗祠,又稱「家祠」或「家廟」,是供設祖先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新埔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許多客家族人率先來到拓墾,到了嘉慶年間,商業盛極一時,在新竹地區的開發史上,其繁榮程度僅次於現在的新竹市〈竹塹城〉,也因此新埔鎮上的古厝與宗祠林立。
「劉氏宗祠」建於清同治三年(西元1864),是一座單進三合院式的翹脊建築,基本格局保持完整,正身五開間,中央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廳是整座建築的核心,由低矮院牆圍出的方形前埕,為家族聚會的場所。屋頂部份則以黑色板瓦疊砌,屋脊燕尾、線條優美,橫屋之屋脊與馬背並存,是劉氏宗祠的特色之一,因此有「燕尾多」之稱。
攀爬在祠堂窗欞間的蒜香藤,鑲嵌出一幅古典寫意畫,淡紫色的花開得清麗淡雅,沒有妖嬈魅惑的美豔,而是一種不染塵埃的本色,彷彿在為來訪的客人開啟一扇溫馨的心窗。
祠堂,是同性族人心靈的寄托,家族興旺發達的標誌,劉家祠在建築構造上,屋基全以石材鋪設,象徵家業盤固,牆體大多以土埆牆為主,惟正面部分以紅磚疊砌,下半部間以黑磚,不但外觀更形穩重,亦獨具風味。
劉家祠兩側橫屋各為三開間,客家建築中所稱的「橫屋」,即為一般三合院所稱的「護龍」。劉家祠橫屋的屋頂,翹脊與馬背並存,是臺灣地區罕見的作法,劉家祠橫屋中央也具廳堂功能,稱為南北廳,左右次間部份則作為起居室使用,現在是劉氏子孫們管理祠堂辦公的空間。
「劉氏」是新埔當地的望族,名人輩出,劉家祠素有「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的美譽。中央的祖先廳是整座建築的核心,也是主要的祭祀空間,每年春秋二祭都在此舉行。祖先廳的門楣上,懸有「劉氏家廟」、「文魁」、「恩元」等三塊匾額,顯得氣派非凡,家祠掛置祖上各種功名節孝匾額,最能喚起族人的自豪感,也是家族繁榮興盛的具體展現。
在客家祠堂中,總是彌漫著非常濃厚的敬重祖先氣氛,表現出客家人追根尋源的文化特質,這從客家祠堂中精心製作的祖先牌位、祖宗畫像以及懷念祖先、追述祖居地與遷徙歷史的祠堂楹聯中,突出地表現了出來。
「劉氏家祠」正廳內的神龕雕刻精緻,奉祀劉家共同始祖漢高祖劉邦的祖父劉榮及歷代祖先牌位,上方並懸有「藜照東瀛」匾一方,整體莊嚴肅穆、古色古香,劉氏子孫面對祖宗牌位,思緒穿越時空,怎能不肅然而生緬懷之情?
祠堂,往往是全族聚居的村落中最美觀、最華麗的建築,主要原因是要增加全族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時創造了一個使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的境界。在祠堂中,能夠以最淺顯、最形象的方式獲知傳統文化的精髓。
劉氏家祠的建築架構,氣宇軒昂,嚴謹工整,尤以木雕精美著稱,無論大木作及小木雕均極為精彩,正廳前檐廊的大木結構,有著同樣的精細雕刻,給主要廳堂的入口增加許多莊嚴華麗的氣氛。特別是正身步口廊之木構架部份,不論瓜筒、通隨、束仔及出檐斗拱等皆極具藝術價值。
參觀完劉氏宗祠後,車隊離開新埔,牽著我們的思古情思,繼續往前邁進,我們將沿著竹十六號鄉道騎往關西鎮,去拜訪更多的古蹟宗廟。
新埔及關西地區屬於丘陵地帶,道路起起伏伏,我已經連續三個月沒有騎車,體力大不如前,一路都被隊友遠遠拋在腦後,帶隊的 Steve Dan 兄很貼心,總會適時的停下來等我,一行人於途中這個小公園休憩片刻,在濃蔭綠意裡感受秋風涼爽的微拂,順便讓我好好喘一口氣。
車隊休息片刻後,繼續上路,接著路過這間位於竹十六號鄉道旁的范家祖厝「高平堂」,只是庭院深深,謝絕訪客,我們僅能站在門外觀看,大門左右石柱刻著對聯「高山綠水智仁同樂,平地青雲氣象超然」。
「高平堂」乃關西地方知名仕紳「范朝燈」先生的府邸,范朝燈對子女的教育非常成功,有著名的「十子登科」美名,十名兒子中,前四位留日、後六位留美,出了三位博士、二位碩士以及五位學士,其中五位高考及格,排行老九的「范光群」先生,還曾出任台灣省主席及第一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
范朝燈先生能夠十子登科,據說和這間房子的風水吉地有關,「高平堂」是范朝燈自己親手設計的,符合了風水堪輿學上最講究的坐實朝虛、背山面水的絕佳要件。四周植栽了許多高大的柏樹,濃密挺拔,祖厝屋宅有傳統式也有洋式,早期電影「魯冰花」曾在此拍攝,更顯示出此地與眾不同之風華。
高平堂佔地大約有三甲半,為了紀念父母親培育之恩,兄弟也決定不分產,其實范家十兄弟的思想、觀念並不一樣,政治理念也各自不同,但大家都彼此尊重,從不爭吵,因為牢記了父親生前的庭訓:「兄友弟恭,光宗耀祖。」
在竹十六號鄉道騎往關西途中,我們還發現到這座不知名的傳統建築,孤零零的座落在一片田園中,古典式的建築點綴在藍天下、田野中,散發著清麗的光芒,雖然醒目而張揚,卻又顯得沉默與孤寂,它以靜默的姿態,在枯黃玉米田的陪伴下,成為這偏僻鄉野間一道獨特的風景。
由於距離太遠,也找不到路可以靠近,因此不知這是一間宗祠或廟宇。其實宗祠的規模,沒有明確規則,人丁興旺、財力雄厚的宗族能把宗祠修繕得富麗堂皇,但即便像這樣小巧單薄的宗祠,一樣能發揮到敬祖追思的功能。
剛剛經過范家祖厝「高平堂」,繼續沿著竹十六號鄉道還可以經過關西鎮坪林地區的這間范家古厝「餘慶室」。這是當初來台開墾關西的范氏家族第三代「范汝舟」先生於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所建,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二年歷史,是關西鎮歷史悠久且保存完整的古厝。
這座餘慶室有著既融合傳統建築文化的精華,又迥異於民居宅院的鮮明個性。燕尾式的正廳,加上左側四道護龍及右側三道護龍及寬敞前庭,整座古厝規模宏偉,遠遠即可望見其古樸身影。古厝的細部如牆上雕飾及簷邊門角,都依然如昔,飛檐翹角,古樸中又透出雅緻。
來到范家古厝「餘慶室」,四周寂靜無聲,連一聲狗吠都聽不到,安靜得讓你不得不放慢腳步,深怕打擾到它的安寧。這種寧靜空靈的氛圍,讓古厝有著一份從容、沉穩的成熟之美,以及一種歷史的寧靜和淡遠。
餘慶室是范氏「老屋」,它在客家建築中具有代表性,能讓人沿著時光隧道追溯到了當年的榮景。關西范氏家族是宋朝范仲淹的後代子孫,一般范家廳堂大多採用「高平堂」,而這座坪林范家古厝會採「餘慶室」,是因范汝舟先生在關西坪林開墾時,以提煉樟腦油致富後積極行善,於是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意,至於范家堂號仍是「高平堂」。
從新埔經過約十幾公里的騎程,我們終於來到關西的「上南片」地區,呈現在面前的是平疇綠野,良田美地,廣袤翠綠的稻田,在高遠晴朗的天空下,已被秋風染上了一層微黃,一派豐收的的田園景色。
上南片的「片」字,在客家話就是「邊」的意思,上南片地理位置就是在關西的南邊,關西知名的單姓聚落「羅屋」,就在上南片,這裡只有三戶人家不姓羅,在這裡問路時,大膽稱呼對方羅先生或羅小姐準沒錯。
關西鎮上南片是頗具規模的羅姓聚落,其先祖「羅維齊」於清乾隆年間渡海來台開墾,多年後曾孫「羅碧玉」創業有成,家道日盛,便開始興學及興建書院,這間「豫章堂羅屋書院」於日治大正二年(西元1913)建造完成。書院為一堂四橫之大型客家宅院建築,有內外埕,外牆建有門樓,以供出入,建築格局材料匠藝都屬上乘之作,新竹縣文化局已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
「豫章堂羅屋書院」是新竹縣最具特色的民居之一,過去是羅氏家族讀書習字的書房,整體三合院建築現在仍完整保留,風格別致,見證著關西鎮發展的歷史。當年興建書院時,乃是請大陸福建師傅及從大陸運輸過來的建材,並與現在關西鎮的信仰中心「太和宮」一起興建,建築工法精緻及材料講究可見一般。就建築環境而言,書院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協調、自然,體現了傳統建築對山水自然尊崇的理念。
「豫章堂羅屋書院」歷經百年風雨洗刷,鏤刻著歲月的印記,往日的風華,早已黯然塵封,斑駁的石階上,自有一種無需聲張的沉穩厚實感。
來到羅屋書院,有那麼一剎那的恍惚,猶如置身在時空隧道之中。歷史是一道長廊,在這裡斷章成一個瞬間,就讓自己的靈魂,在這裡穿越現代的繁華,走進古典的意境裡。
「豫章堂」是羅氏家族的堂號,以「文武世第,榜首家聲」為族訓。堂號是一個姓氏發祥的本源,後世深以源遠流長,懼有所失,因此立堂號而為信。堂號對於敦宗睦族,弘揚孝道,啟迪後人,催人向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客家人的正廳都掛起祖先的堂號,視為光榮的標記,藉以緬懷先祖之創業垂統,以光前裕後,充分反映了傳統的人文價值取向。
置身於濃厚歷史氣息的古建築中,所有的一景一物,皆富含深意,值得細細品味。豫章堂羅屋書院屋檐、樑架、斗拱到處都可見到以牌匾、彩繪、木雕、石雕、磚雕等形式出現的反映傳統倫理的意象。鏤空石窗子上雕刻忠孝節義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寓意深遠,傳達著傳統道德的精髓,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羅屋書院建築採用石刻、木雕、泥塑、彩繪等多種形式,內容豐富。正廳內部無柱,而是以牆承重與隔間,正廳外部的廊道有圓柱,步架屋頂刻工細膩,雕樑畫棟,色彩鮮豔,其間的木雕、磚雕、石雕堪稱上乘佳作。正廳通橫屋的拱型側門有西洋風格,兩邊牆面石雕花草果品與歷史人物,及竹節窗每一節都不同,工法細緻,處處可見匠心,極具藝術價值。
「豫章堂羅屋書院」正廳檐下交疊而上的斗拱木架構部份,是傳統建築木結構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精華所在,也是木雕藝術精品的具體表現。細部雕刻精美、工藝考究,已經斑駁褪色的彩繪,更顯古樸典雅,其建築技術的高超,美麗動人的藝術形象,令人品讀再三,流連忘返。
由於在羅屋書院逗留了較長時間,參觀完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半,早上騎了不少山路,大家體力已經有點吃不消,得趕快找個地方祭祭五臟廟。
一行人火速騎進關西市區,就在中正路上碰到這間「關西分駐所」,完全不同風情的和洋交錯式建築,門前還有兩株高聳挺拔的松樹,搭配現代流線型的警車,不免要吸引我們再度停車駐足端詳一番。
「關西分駐所」建於日治時代大正九年(西元1920),為當時十分流行之「興亞式」建築,上覆日本瓦,入口大門頂端做一三角山牆,並有多層線腳設計,門柱上有西洋幾何圖案之柱飾,與現今其他警察廳舍相較之下,有其美感及時代歷史意義與價值,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關西分駐所這種興亞式建築風格,盛行於台灣日治時期,是一種因應殖民主義逐漸成熟的建築形式,這種作為政治目的的建築樣式,有別於希臘古典建築或是仿羅馬建築風格,而是被認為要展現大東亞共榮圈的建築語彙。分駐所目前依然是警察辦公處所,屬於新埔分局管轄,雖然不開放參觀,但還是來關西的遊客必到的景點。
今天中餐識途老馬的 Steve Dan兄要盡地主之誼,來到客家庄當然要品嚐道地客家菜,因此就由他選定這家位於關西鬧區的「幸春客家料理」,沒有華麗的店面,但講究食材新鮮,忠於客家原味,老闆一手精湛的手藝,深深擄獲我們的脾胃。
幸春開業已經三十多年,琳瑯滿目的菜單,清一色為客家菜,我們點了梅干扣肉、乾板條、客家小炒、蔥爆牛肉、九層塔煎蛋、芹菜炒鵝腸、仙草燉雞湯等六菜一湯。其中,梅干扣肉不油不膩的口感讓人回味,而以關西特產仙草干熬煮一整天的雞湯,係採用肉質較佳的放山雞燉煮,洋溢著濃濃的仙草香味,滋味非常特別,令人大快朵頤。
由於吃完中飯已經是下午兩點,一行人酒足飯飽之後不敢多做停留,即刻跨馬接續後面行程。下午第一站Steve Dan帶我們來到位於北門口附近的這間「鄭氏祠堂」,創建於清道光中葉,是臺灣客家祠堂的重要典型,由於並沒有開放自由參觀,大門深鎖,也看不到人影,我們只能站在圍牆外向內觀望。
鄭氏祠堂建築平面為三合院,客家建築稱為「正身帶左右橫屋」,正身共五開間,入口處為凹壽面,上題「滎陽世第」堂號,兩側有「祇父恭兄即是祖宗肖子、光前啟後便成天地完人」對聯,中央三間後牆向後突出,有象徵祖先在後庇佑子孫之意,左右兩橫屋間砌圍牆一道,以區隔內外天井。鄭氏祠堂於興建時紅磚均特別過油處理,故磚色特別紅是一大特色。祠堂前方的天井以卵石舖地,具有透氣之效果,亦為客家建築特色之一。整體而言,鄭氏祠堂建築樸實無華,並未有過多的裝飾,而是以合宜的比例、高聳的翹鵝來塑造莊重的建築氣氛,充分表現出客家祠堂建築的特色。
接著來到位於關西北斗里的「羅氏宗祠」,斑駁的牆面、褪色的樑柱,因正準備要大肆整修,蓋了一層臨時鐵皮架,所以畫面看來不太協調。
羅氏祠堂創建於日大正五年(西元1916),為典型的客家三合院建築,紅磚建材,具古樸特色,目前保存完整。羅氏宗祠建於台地正脊上,也就是風水上所說的龍脊上,把宗祠建在此地,據說可以讓羅家子孫世世代代得到祖先的庇蔭。關西羅氏大多數聚居於南山里,因此在南山里也有數處羅氏宗祠,但仍以北斗里這間羅氏宗祠最具代表性,羅氏在臺灣繁衍二十餘代,是關西地方最知名的旺族。
羅氏宗祠正廳掛著「源遠流長」匾額,出自於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誌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寓意著羅氏家族繁衍興盛,名流代出,永不衰亡。
宗祠在農耕社會裡,是宗族實力與威權的象徵,也是族人耀祖揚宗的寄托,因此在同性血緣村落處於核心地位。客家祠堂作為宗族祭祀祖先的場所,似乎具有一定的宗教意味,但它們又與宗教信仰場所不同,沒有頹廢,沒有悲觀厭世,不鼓勵看破紅塵,而是關注現實,主張積極入世和有為,這從客家祠堂內一幅幅的楹聯,就能看出這種客家文化特質的真實寫照。
羅氏祠堂正廳內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由高至低依次排列,莊嚴肅穆、古色古香,神龕正上方懸有古匾「祖德流芳」,廳內右牆上掛家祠創建人「羅碧玉」遺像,而族裔「羅吉源」陸軍中將,曾任金防區副司令、澎防區司令、海防區司令等,為國民政府少數客籍將領之一。
「羅氏宗祠」建築構件雕刻精美且工藝考究,運用了許多民間工藝,如陶塑、泥塑、木雕、磚雕、石雕、彩繪等,巧奪天工,精美異常,相比鎮內的同類宗祠,算得上是佼佼者。
祠堂主廳簷下木結構的工藝復雜且精巧,是古建築中木結構技術和造型藝術的精華所在,也顯見當時高水準的營造技藝。斗拱多為精湛木雕構件,精雕細鏤、彩繪精美,是民間藝匠大顯身手之處,整體洋溢著傳統建築藝術之美,也使宗祠建築的文化品位隨之升華。從羅氏宗祠建築的規模和品質,也可以看出當時關西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
參觀完羅氏宗祠後,車隊開始踏上回程,一行人騎到關西牛欄河上這座造型古樸的「東安橋」,從橋頭的斜坡來到橋下的親水公園,只見溪水清澈,幽靜涼爽,宜人的景色,流露出濃厚的鄉間風情。
橫跨牛欄河上的東安橋為五孔石砌拱橋,造型兼具結構與美學,古名為「彩鳳橋」,興建於日治昭和八年(西元1933),為聯絡關西街區與東安里之要道。東安橋早期只是一座木造便橋,每當山洪爆發時便被沖毀,交通也隨之中斷,地方人士因而倡議建橋,由當地仕紳聘請日本技師設計,取材自當地著名的方解石,由在地知名石匠「李鎮」帶隊砌築。這座橋是全台少數仿日本皇宮橋樑興建而仍保存完好的,石橋歷經七十餘寒暑,依然屹立如昔,顯見其工程技術與品質之高超,是為關西地區交通建設之歷史證物,已被指定為新竹縣古蹟。
「東安橋」主結構是用石頭的錐度張力疊砌起來的,橋身非常堅固耐用,造型優美並融入周邊環境,具地方與時代特色,優良工法亦足為後世典範。後期雖增作補強構造,致遮蔽該橋樑部份外觀,但其辨識性高,不致影響對該橋原貌之研判,且富含橋樑建築技術之研究價值。
有趣的是,隨著時代繁榮發展,舊橋面流量已不敷使用,後來傍著老橋在另一邊建了同樣五拱的新橋,增加了一個車道。上一張圖從下游那邊往上游看是舊橋,這一邊則是新橋,兩者造型相仿,只有新舊之分。目前橋下的牛欄河已整治成親水公園,規劃有許多親水活動設施區提供民眾在此戲水,環境清幽,是河川整治的絕佳典範。
時間飛快,黃昏漸濃,在夕陽餘暉襯托下,牛欄河顯得更加安詳而平靜,清新的空氣送來醉人的涼爽,仿佛這一刻塵世煩心都離我們遠去了。
牛欄河雖然比不上韓愈筆下「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漓江之美,但仍河流如帶、芳草淒淒,和東安古橋一起平靜的照視著興衰存亡的古今歲月,倒是有幾分古典風雅的韻味。
由於後面回程大多在山路間盤旋,我已經騎到沒有力氣再拍照紀錄,因此今天的遊記就在牛欄河畔畫下句點。除了記憶,我們沒有什麼可以帶得走,只有在遊歷中努力的學習,期盼自己有一雙更獨特的眼睛和一顆更敞開的胸懷。
今天的宗祠古蹟行程,提醒了我們生命的短暫,讓我明白歷史的變遷帶給人的是流年依舊、歲月有痕。時光一瀉千里,今天的故事,明天即成為歷史,時間只需優雅地走上一遭,就改變了天地萬物。雖然隨著歲月的流逝,滄桑早已爬在了臉上,曾經的往事,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忘,但我永遠記掛的,是我的足跡,我為網站連續閒置三個月,向朋友們致上最深的歉意!
更多資訊:《交通部觀光局》
Canon EOS D7 2012/11/04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