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篇:【單車環島.第十二天】
2008年 9月8日,單車環島第十二天。
「風跟我作對,我就乘風揚帆!」雖然昨天Rock的車壞掉讓我成為一個人的單車旅行,而且東海岸往北的方向也一路變為逆風,今天仍要繼續踏上征途,去完成後續的逐夢旅程,人要有不向逆境低頭的堅毅精神,不能被挫折打倒,這才是頑強的生命態度。
單車環島免不了有意外狀況發生,雖然身不由己,但輸什麼也不能輸了心情,今天要走的東部海岸公路東瀕太平洋,西傍海岸山脈,山海夾峙,有很多壯麗的景觀,應該可以舒解一些鬱悶的心情。
人生總是成敗參半,人生太平順,反而會變得懦弱,單車環島的歷練,可以賦予生命新的意義。
「石雨傘」風景區的另一邊有一灣小小的沙灘,雖然天空變得有點陰霾,但海水還是呈現湛藍澄澈的顏色,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只有沒受到污染的東部海岸才能保有,真想停下來下去逛沙灘撿貝殼,無奈今天的里程較趕,拍完照還是得繼續上路。
「風跟我作對,我就乘風揚帆!」雖然昨天Rock的車壞掉讓我成為一個人的單車旅行,而且東海岸往北的方向也一路變為逆風,今天仍要繼續踏上征途,去完成後續的逐夢旅程,人要有不向逆境低頭的堅毅精神,不能被挫折打倒,這才是頑強的生命態度。
單車環島免不了有意外狀況發生,雖然身不由己,但輸什麼也不能輸了心情,今天要走的東部海岸公路東瀕太平洋,西傍海岸山脈,山海夾峙,有很多壯麗的景觀,應該可以舒解一些鬱悶的心情。
人生總是成敗參半,人生太平順,反而會變得懦弱,單車環島的歷練,可以賦予生命新的意義。
清晨五點三十分,成功鎮統一便利商店。
昨天本來預計要騎超過成功鎮再找民宿休息,由於Rock的車子故障,一折騰只好改在成功過夜,今天一大早就起床,除了準備把昨天少騎的里程補回來,也想順便到附近的「三仙台」看日出,因為今年台灣本島第一道曙光就出現在這裡,沒想到今早的天空卻佈滿厚厚的雲層,要看日出已經無望,因此先到便利超商吃早餐。
今天的早餐選擇壽司,便利商店的東西其實不便宜,但是它的方便性卻讓人不由自主的為它掏腰包,單車環島熱潮不知為它添加了多少業績,發年終獎金的時候,希望不要忘了感謝我們這批人。
吃完早點後,一天的旅程開始,六點五分騎到「三仙台風景區」。
曙光已從厚厚的雲隙穿透而出,雲彩千變萬化,陽光折射著瞬間的美麗和奇幻,清晨杳無人跡的景區顯得安靜和詳和。
「三仙台」原本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斷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而得名。
以前想參訪三仙台的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後來建了一座波浪造型的跨海步橋銜接三仙台和本島,雖然方便了遊客,卻破壞了這裡的自然環境。
六點五十七分,騎到「石雨傘風景區」。
太陽已經高掛,陽光雖被厚實的雲層遮擋,仍然穿透雲端,耀眼的光影倒映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顯得絢爛紛然,呈現雍容深遠的意境。
「石雨傘」這個地方相傳為基督傳教士早期登陸東部佈道的起點,善用地形興建的石雨傘漁港,右邊有一道狹長的岩岬斜伸入海,成為漁港的天然防波堤,小巧迷你的漁港另有一番不同的風情。
漁港邊的這一段岩礁被稱為「石空鼻」,地質是屬於石灰質礫岩,上面有一個奇特的景觀叫做〈平衡岩〉,由一塊岩石向上懸空頂住了另一塊較大的岩石,看起來像把雨傘而被稱「石雨傘」,但我看起來比較像一顆香菇。
上午七點三十分,騎到「堺橋休憩站」,這裡已經是成功鎮的邊界。
站在觀景台眺望浩瀚無邊的海洋,讓人意識到自己在大自然間的渺小,但也令人感到神清氣爽、胸襟開闊,有點落寞陰鬱的心一下明朗了起來,我想這是任何人對大自然都會有的真情流露。
上午八點,來到位於長濱鄉的〈台11〉與〈台30〉線道交會點。
台三十線道又稱「玉長公路」,是串聯花東縱谷和花東海岸的橫向公路,由於途經地質複雜的海洋板塊山脈,工程相當艱困,施工十年,才於去年六月通車,現在花蓮玉里及台東長濱間的行車時間僅需三十分鐘。
「玉長公路」沿線的視野遼闊、風景秀麗,中間經過一座長二點六六公里的〈玉長隧道〉,是台灣第一條貫通海岸山脈的隧道,現在已經成為很熱門的旅遊路線。
上午九點十五分,騎到「八仙洞風景區」。
兼具地質景觀與史前遺址的「八仙洞」,位在台東縣長濱鄉一座面海的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幾個海蝕洞穴,古早時代這些洞穴原在海面上,現在卻散布於一百五十公尺高的山壁上,這是因為在東海岸地殼陸升過程中,海浪沖蝕岩壁較鬆軟的部份而成。
「八仙洞」也是一處重要史前遺址,曾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深具重要性,而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這裡設有完善的遊客服務中心及展示館。
「八仙洞」目前設有步道通往各個海蝕洞穴,由於在還沒有發現史前遺址之前,這裡乏人管理,幾乎每個洞穴都被佔用開闢為神壇,對原始景觀破壞很大,現在雖然已由觀光局收回管理,但造成的傷害已經難以彌補。
上午九點四十分,騎到花蓮縣界。
花東海岸公路看不到大貨車來回急駛,而且非假日的車流量也非常少,這一路段竟還用分隔島隔出自行車道,雖然立意良善,但覺得實在沒有必要。
這條早期的產業道路,為拓展成今日寬闊的台十一線,在腹地有限的東海岸,不是向海岸山脈借地,就是將路開到更靠近海岸線的地方,已有很多地段為了防止海浪侵蝕道路,以投擲消波塊來減低衝擊,使原本優美自然的海岸景觀逐漸失去原有的風貌。
台十一線是台灣距離太平洋最近的公路,沒想到在這狹窄的腹地也有稻田的綺麗風貌,花東海岸每到颱風來襲總是首當其衝,稻田離海岸這麼近,真不知是否能全身而退?
上午十點五分,騎到靜浦村的「北回歸線」碑。
「北回歸線」位在北緯 23.5度,是太陽直射地球的北界,也是亞熱帶與熱帶的分界,北回歸線碑在臺灣就有三座,分別位於嘉義的水上、花蓮的舞鶴及靜浦,每年夏至當天太陽會沿白色的塔身東昇西落,所以座標塔上設計有一條細縫,以觀察此一現象,且夏至中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縫中,此刻塔旁的遊客可體驗太陽下無影子的奇觀。
上午十點二十分,騎到橫跨在秀姑巒溪上的「新長虹橋」。
台十一線原有一座「長虹橋」,因超重車輛影響致伸縮縫損壞、預力橋面下垂,顧慮交通安全,不宜拓寬,故於舊橋下游另建這座紅色鋼拱新橋,已成為東海岸公路觀光新景點。
「舊長虹橋」已經有四十年歷史,是台灣第一座懸臂式箱型單拱預力橋,由於老舊損壞,已經改為景觀人行步道,橋下秀姑巒溪河床上散佈著俗稱帝王石的巨型石灰岩,由於岩石潔白如玉,所以又贏得「秀姑漱玉」的美名。
公路局新建的這座「新長虹橋」全長一百八十五公尺,基於遊憩景觀需要,漆成鮮紅色,還在橋面上規劃腳踏車及行人專用道,並設置八座圓型觀景台,提供遊客俯瞰橋下秀姑巒溪泛舟終點站及出海口一望無際的海面。
「新長虹橋」也是秀姑巒溪泛舟的終點,秀姑巒溪由花東縱谷的瑞穗大橋到此地二十二公里的河段中,河床落差高達六十五公尺,中間有二十餘處大小激流,是全台最熱門的泛舟勝地。
上午十點四十五分,來到「石梯坪」。
「石梯坪」是花東海岸公路上地質景觀深具特色的一個景點,整個區域是一個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潮間帶上與壺穴形成的潮池,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是浮潛的絕佳場所,沿景區環狀步道可飽覽石梯坪的地質景觀及太平洋壯闊浩瀚的美景。
「石梯坪」還有設備完善的露營區,這種有頂木造營位假日收費五百元,非假日三百元,夏季期間假日通常一位難求,選擇在此過夜,晚上聽濤觀星,必能盡拋憂煩、洗滌塵俗。
碧藍的海洋,充滿自由自在的氣息,就讓思緒隨著大自然賦予的無限想像飄飛。
清新的空氣,遼闊的海角,所有的美麗、浪漫、與哀愁,都從這裡開始,用心去發掘一段屬於自己內心依戀的海岸,它將會是生命中最深刻難忘的地方。
「石梯坪」的左側盡頭,向陸地內凹成為一個灣澳,稱為石梯灣,現已闢為「石梯漁港」,港內提供鯨豚圖像介紹,有多家賞鯨公司提供出海賞鯨服務,是花蓮有名的賞鯨基地。
離開石梯坪後,是一段較為平直的道路,沿岸奔馳的感覺很美,上午十一點四十分,騎到這處「石門觀景台」。
回望來時路,遠處的石梯坪和伸入海中的單面山,特殊的地質地貌景觀構成了東海岸的的如畫風光,碧藍的海水和明媚的陽光,可以讓人充分感受到海洋的萬般風情,我想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應該來一趟台灣東部。
遇到一位正在這裡視察的道路工程師,本身也很喜歡攝影,很熱心的幫我拍了好幾張照片,本來都是 Rock 在當我的活道具,今天換我任他擺佈,不過我最中意這張逆光攝影。
台灣東部因為海岸山脈逼近太平洋,再加上河流的切割和沖積,造成許多不同的海岸景觀,石門這一段海岸公路沿著山麓而建,靜謐而湛藍的海水,是令人陶醉的景致。
中午十二點三十分,騎到「豐濱鄉」,騎了一上午,總算碰到統一便利商店,就在這裡午休和吃中餐。
遇到一位很有型的環島車友也在這裡休息,留了一撮小山羊鬍,外表看來還很年輕,我以為是個學生,沒想到已經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電腦工程師,真是優秀。
只要是興趣相同的人,雖然萍水相逢,也很容易有相同的話題,他採順時針方向環島,早上從花蓮出發,因此向他打聽前方路況,沒想到他竟很技巧的三言兩語帶過,但是我已經從他的語氣中感覺到前方是一場硬仗,這位老弟只是不想打擊我的士氣而已。
下午一點三十分繼續上路,半小時後途經「豐濱鄉」這處空曠的原野。
豐濱鄉有「後山的後山」之稱,這裡大部份是阿美族部落,未受污染的環境充滿著優雅的景致,原住民利用稻草堆積出簡單的造型,是人為與自然的巧思相結合,寂靜的田野,別有一番鄉村景色,衝擊著旅人的視覺空間。
天空是一派晴空萬里的藍,海水也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藍,嗅到的盡是令人愉悅的清新氣息,花卉風車沐浴著耀眼的陽光,風一吹,呼呼作響,點綴著笑意和絕妙的生動,洋溢著東海岸夏日熱烈的風情。
從成功開始的花東海岸公路,越往北走越陡峭,到了花蓮縣壽豐與豐濱兩鄉的海岸地形,大部份都是緊鄰太平洋的峭壁山巒,路在山海間夾縫蜿蜒滑行,過了豐濱以後,公路更是一路陡坡盤旋在山頂上,是今天最艱苦的路段。
在經過一段連續的陡坡奮戰後,下午三點十分來到「芭崎休憩區」。
從豐濱騎到這裡簡直會讓人累攤掉,「芭崎休憩區」真是選對了地方,這是一處居高臨下的絕佳觀海景點,東管處在此設置了芭崎眺望台,四周還種了很多橄仁樹,環境清涼幽靜,是最佳的休憩地點。
「芭崎眺望台」是東海岸公路上少有的制高點,擁有最佳的視野,可以非常清楚的欣賞到美麗的磯碕海灣,巍巍山巒、湛藍海域,美景天成、盡在眼底。
離開「芭崎休憩區」後仍然是持續的陡坡向上,本以為海線環島爬山路段只有南迴及蘇花公路,沒想到花東海岸這一路段根本就是在山巒與海岸間蜿蜒起伏,連大型遊覽車都只能龜速前進,腳踩的自行車硬度可想而知。
一路只知埋頭苦騎,根本不敢看向前方毫無止境的陡坡,免得打擊自己的士氣,偶一抬頭,才發現漫天陰霾已覆蓋了整片山頭,山雨欲來的天空帶有一點淒冷的氣息,籠罩著我本已鬱卒的心頭。
就在騎到水璉《牛山.呼庭》的入口處,大雨果然傾盆而下,老天爺畢竟還是垂憐我,路邊竟然就有一個涼亭在等著我進去躲雨,雖然下起大雨,卻為酷熱的天氣帶來陣陣清涼,也剛好趁機在此喘息一下。
等了快半個小時,雨勢雖然稍緩,但看樣子好像不會馬上停止,衡量時間已經越來越晚,在涼亭上幫行李套上雨衣後,決定冒雨繼續趕路。
冒雨前進後,一路的雨水泥濘,噴的我滿身灰頭土臉,下午四點三十分,騎到「水璉隧道」,這一路段竟然無雨,連路都是乾的,真是可惡的午後雷陣雨。
花東海岸公路水璉至鹽寮路段,地質為礫岩及砂泥岩,在海浪衝擊下呈現「陡崖跳浪」景觀,因地質脆弱,每逢颱風豪雨必造成落石坍方阻斷交通,公路局因此將道路截彎取直,並興建了四座穿越海岸山脈的連續性隧道。
這四座連續性隧道總共耗費巨資十億元,分別是水璉隧道和跳浪三、二、一隧道,行經這裡雖然大幅提升了交通安全,但是隧道遮蔽了臨海駕駛的美景動感,也失去了觀賞「陡崖跳浪」的壯麗景觀,真是非常可惜。
穿越了四座連續性隧道後,視野豁然開朗,苦難也宣告結束,從這裡到花蓮市區將是一路下坡,雨後清新的味道彌漫在空氣中,驅散了疲憊和躁熱,取而代之的是涼爽和愜意。
路過鹽寮派出所,蓋得新穎而美觀,門口還掛著鐵馬休憩站的招牌,趕緊進去裝滿已經空掉的水壺,員警貼心的服務和加油打氣聲,真讓人感到窩心。
下午五點三十分,騎到「花蓮海洋公園」。
天色越來越暗,仍然厚實陰霾的雲層,又是一副即將暴雨來臨的態勢,不敢多加逗留,朝著花蓮市區狂飆而去。
騎往花蓮途中還是倒楣的碰到一陣豪雨,被淋成一隻落湯雞,連拍照都沒有辦法,來到花蓮火車站已經完全天黑,站前的曾記麻糬招牌燈火通明。
花蓮火車站前有很多旅館,這家房價七佰元,房間在一樓,車子還可以推進房間,衝著這一點就選中它。
今天真是環島以來最苦難的一天,除了意料之外的陡坡讓我沒有心理準備,還倒楣的碰上豪雨,最讓我擔心的是右腳踝竟然有些腫痛,Rock車子壞掉不知是福還是禍,竟被他躲過了今天我所受的折磨。
本來和Rock計劃的行程,明天要騎橫貫公路到天祥,但是落單後卻讓我變得歸心似箭,因此決定隔天就直攻蘇花公路到蘇澳,在路邊攤吃了魯肉飯後,到藥房買了撒隆巴斯貼在腳踝上,但願老天爺幫忙明天腳痛能好。
單車環島已經十二天,真的有點想家了,今晚,親愛的老婆是否會在夢中與我不期而遇呢?
環島第十二天路徑軌跡圖
今日里程:118.8公里 最高時速:47.4公里 平均時速:15.8公里 合計里程:1045.3公里
引用參考資訊:《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
Nikon D70 2008/10/20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