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篇:【 蘭陽平原單車遊 (下) 】
在上一篇遊記中,森情車隊以蘭陽溪為界,遊歷蘭陽平原的北半部,因此今天的騎程,當然就以南半部為主。
今天我們規劃從宜蘭市中心的「新月廣場」為起點,首站先由神農路接進士路去拜訪「陳氏鑑湖堂」,接著沿「深洲大道自行車道」騎至「羅東運動公園」,再接續「羅東溪自行車道」騎到「梅花湖風景區」,繞湖一周後,再騎到「冬山河」吃午餐,下午就沿著台九線騎到「南方澳」,回程則由台二線騎到噶瑪蘭大橋後,再轉「蘭陽溪南岸自行車道」騎至蘭陽大橋,最後接回台九線騎回宜蘭市區出發點的停車場。
其實騎單車旅行,行程較能隨心所欲,因此在乎的應該不是目的地,而是對沿途各種人文風景的心情體驗。用心和行動去探索蘭陽平原這塊美麗的土地,讓遊歷過程在歲月年輪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收獲的將不僅僅是沿途美麗的田園風光,更多的是關於這塊土地的遐思與感動。
生活本身是一種不斷追求的過程,但也要懂得創造與分享,人生也像是一場旅行,藉由旅行的所見所聞,去淨化自己的心靈,愉悅自己的身心,才能創造生命的意義,成就豐富快樂的人生。
今天我們規劃從宜蘭市中心的「新月廣場」為起點,首站先由神農路接進士路去拜訪「陳氏鑑湖堂」,接著沿「深洲大道自行車道」騎至「羅東運動公園」,再接續「羅東溪自行車道」騎到「梅花湖風景區」,繞湖一周後,再騎到「冬山河」吃午餐,下午就沿著台九線騎到「南方澳」,回程則由台二線騎到噶瑪蘭大橋後,再轉「蘭陽溪南岸自行車道」騎至蘭陽大橋,最後接回台九線騎回宜蘭市區出發點的停車場。
其實騎單車旅行,行程較能隨心所欲,因此在乎的應該不是目的地,而是對沿途各種人文風景的心情體驗。用心和行動去探索蘭陽平原這塊美麗的土地,讓遊歷過程在歲月年輪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收獲的將不僅僅是沿途美麗的田園風光,更多的是關於這塊土地的遐思與感動。
生活本身是一種不斷追求的過程,但也要懂得創造與分享,人生也像是一場旅行,藉由旅行的所見所聞,去淨化自己的心靈,愉悅自己的身心,才能創造生命的意義,成就豐富快樂的人生。
位在宜蘭市鬧區新月廣場後方的這棟巴洛克風格建築,是日據時代「宜蘭監獄」的門廳,我們選擇這裡做為今天行程的起點,感覺雖然有點怪異,不過這樣反而令人印象深刻。
日據時代日本人曾在宜蘭市南門地區興建監獄、官署、兵營、法院、銀行、圖書館、學校等,展現長久殖民統治的決心。宜蘭監獄建於西元一八九六年,是全台最早設立的一座監獄,也是日本進入蘭陽平原營造的第一棟建築,原有監獄早已拆除,僅留下這座木造門廳,由於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具有歷史價值,宜蘭縣政府已公告為縣定古蹟,加以修繕保存。
車隊第一站沿著進士路來到舊稱「擺厘」的進士里,這裡本為噶瑪蘭族擺厘社的聚居之地,《 陳氏鑑湖堂 》就座落在一片田園之中,沒有巍峨高牆,但琉璃飛檐,幽靜雅致,在一片寧靜中,有一種歷經歲月沉澱、沒有修飾雕琢的純樸之美。
鑑湖陳氏是臺灣聚族拓墾成功的範例,歷經幾代族人的努力,枝大葉茂,人才輩出,擺厘陳家已成為宜蘭地區聞名的大家族。鑑湖堂園林格局完整,有祠堂、四合院、池塘、書院,蔚為宜蘭地區一處人文意涵濃厚的歷史空間。
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陳姓家廟「鑑湖堂」,建於西元1850年,昔日稱陳老師大厝,不僅是宜蘭縣重要古蹟,也是進士社區人文樞紐,其規模雖然不大,但長久以來一直是陳姓宗族們的精神中心。
百年時光悠然而過,陳氏鑑湖堂歷經歲月的刻劃,有著屬於歷史的滄桑感和厚重感,置身在這安靜的鄉間,見證著這個城市的變遷,記錄著它發展的足跡。
陳家祖籍在福建漳州,於乾隆三十二年遷居到台灣苗栗,道光三年為避漳泉械鬥再舉家遠徙宜蘭拓墾,初居員山鴨母寮,到了清咸豐年間,陳氏的陳宣梓、陳宣石兩堂兄弟開發擺厘社地區,並在此興建宅院,因鑑湖在福建祖居地以水清如鏡而聞名,為敬懷鄉里,故取名「鑑湖堂」。
在歷史長河中,多少曾經逝去的輝煌,這些隱含的歷史與文化內涵,置身其中會有更深的感受和體會,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有著陳家族人的心血,蘊涵著他們在變動的時代裡,如何保留淳厚的傳統家風,又不失現代意義的歷程。
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著一段綿長的故事,斷牆殘壁寫滿了歷史的滄桑,記錄了陳家從原居之地移民到宜蘭的艱辛歷程。
陳家宅第建於清代,當時此地尚屬荒僻,時有盜匪搶劫,因此宅院四周建有突出外牆之槍櫃建築,土稱「兔仔耳」,以作為防禦工事。槍櫃內設有銃孔及狗洞,銃孔外窄內寬以便架槍,狗洞則於入夜後放逐家犬巡防,以防盜賊入侵。
清咸豐年間陳家累積財富之後,為教育子弟,即於宅院南側興建這座書院,名為「鑑民堂」,供奉文武帝君、魁星夫子,兩廂廣儲詩書,前立拜亭,環以兩廡用為讀書之所。陳氏家族分文武兩科禮聘名師掌教,頓時人文鵲起,甲第蟬聯,宜蘭人俗話說:「(縣考)無陳不開科」,都是在說明書院的貢獻。
清朝同治二年,陳家將原本士牆茅簷改建為瓷瓦磚牆,並正名為「登瀛書院」,更顯富麗堂皇,因此有「瓦學」之名,族人陳朝楨親撰門聯曰:「學豈在窮通砥行者貴,士何分顯晦無品則污。」
「登瀛書院」前的這棵枯樹無聲地站立著,宛如在訴說著一個年代久遠的傳說,四周田野嫩綠的稻苗,一片恬靜怡然,遠離繁華喧囂的鬧市,寧靜又安詳,這是一處能讓人心靈得到釋放的地方。
在陳氏鑑湖堂感受一番思古幽情後,一行人回到現實世界,再循進士路接續到沿著深洲路旁水圳闢建的自行車道繼續前往下一站:「羅東運動公園」。
才一夜的功夫,蘭陽平原已經擺脫昨天陰霾的天氣,今天變得陽光燦爛、雲淡風輕,氣溫也提高了好幾度,還好深洲路的行道樹枝繁葉茂,才不致於讓我們有日曬之苦。
深洲路盡頭的這座「葫蘆堵大橋」,全長八五○公尺,橫跨在蘭陽溪上,是連接宜蘭縣員山鄉深溝村與三星鄉大洲地區的交通橋樑,橋的兩端大都是漢人聚落。這裡曾是清朝在蘭陽平原設立的二十二個隘口之一,主要目的是為防止原住民順著溪流下山攻擊漢人。
「葫蘆堵」是早期深溝村及大洲村一帶的地名,在堤防未構築之前,深溝葫蘆堵一帶即為三星鄉所管轄,堤防興築後,阻隔了兩地居民的互動,且造成感情的疏離。葫蘆堵大橋的通車,成為宜蘭縣兩大都會區的交通樞紐,除了交通便利外,也讓深溝社區居民和三星鄉的親友往來更為密切。
廣袤無垠的西瓜田,是葫蘆堵橋下的一大景觀,每年春天一到,瓜農便開始在充滿石礫的溪床上翻土、播種,日夜照顧瓜苗,直至盛夏西瓜成熟採收販售為止。就這樣日覆一日、年覆一年,讓葫蘆堵大橋下,總是佈滿著一望無際、整齊且時而灰時而綠的特殊瓜田景緻。
騎過葫蘆堵大橋再直行一段深洲大道後,會連續經過三座相隔不遠且同樣造型的橋樑,首先是跨越安農溪的「大洲橋」,接著是「萬長春橋」,最後是橫跨羅東溪的「北成橋」,過橋後,就是「羅東運動公園」。
佔地四十七公頃的「羅東運動公園」,位於羅東鎮西郊,是以創造自然舒適的休閒活動空間為主要訴求。園區設施依易經風水規劃,以水、綠、健康為三大主題,並將宜蘭地理景觀融入其中,如羅東林場貯木池,《頭城和平老街》,蘇澳內埤海灣,《北關海蝕地形》及藍陽溪沿岸山坡地等一一呈現在園中。
公園林木經過十多年來的細心栽培,近十區綠色森林隧道均已成形,豐富自然生態超乎原始設計者想像,二百多種植物,引來九十六種鳥類及一百多種昆蟲,使羅東運動公園成為最完美的森林休閒公園。這條「夕日林道」位於公園西軸線上,每到傍晚,斜照夕陽更添幾分詩意,這裡也是婚紗攝影的熱門景點。
羅東運動公園是座充滿運動設施、綠地以及親水設計的休憩場所,採蘭陽溪水的故事為基礎架構,反應宜蘭多雨及豐富地下水的親水環境,用周遭自然環境為藍圖,與蘭陽平原融為一體,並扮演將綠意推向都市地區的樞紐。這座「虹名湖」有著海納百川的壯麗,開闊的湖面如鏡,配合朝夕晨昏,氣象萬千。
羅東運動公園以營造自然舒適的休閒活動空間為訴求,有著開闊的綠地以及扶疏的林木,並有交橫的流水及湖泊串聯各項景觀,讓人不自覺舒展筋骨、奔放其中。而籃球場、網球場、棒球場、田徑場、游泳池等運動設施,柔和適切分佈座落其中,對一般民眾日常休閒運動,或是從事專業運動的選手,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場所。
由羅東運動公園內一些獨特的景觀,可觀察到其特殊的風格,這處名為「飛鳥飛石」的景點,倒映著天光雲影,展現獨特的風貌,看來別有一番情韻。飛鳥飛石名稱爰引日語,乃「墊腳石」之意,飛鳥為大,飛石為小,主要採用白色石材,向西對置之白色半圓大理石寓意虎牙。
羅東運動公園其整體設計理念乃結合台灣本土特色及蘭陽風情,將地形、植物、水流景觀及運動設施結合,展現獨特的風貌,更為宜蘭地區迎接未來都市化預留超優質的綠色空間。
「老街碼頭」前的水塘中一群錦鯉悠然地覓食迴游,老街建築以大面積朱紅磚鋪陳出南方守護神的代表色,象徵多雨地區特有建築「亭仔腳」的迴廊,行走其間,除了讓人感受到光與影的律動,進而體驗到陽光對蘭陽子民的彌足珍貴。
一行人在羅東運動公園閒逛賞景一圈後,接著由公園旁的北成橋下,轉進到這條沿著堤防上闢建的「羅東溪自行車道」,我們將持續往南方向騎到下一個景點「梅花湖」。
「羅東溪」是蘭陽溪南岸的最大支流,起源自大元山東北麓,流經宜蘭縣大同、冬山、三星與羅東等鄉鎮,為三星鄉與冬山鄉之界河,羅東溪流經冬山鄉之流域內,有梅花湖、三清宮等著名觀光景點。
闢建於河堤上的羅東溪單車專用道,徹底阻隔了機動車輛的干擾,在堤上可一路盡情地欣賞河川風光與遠山層疊之美。
騎經這段名為「鼻子頭」的地方,廣闊的河床開展於眼前,堤防邊的菅芒草叢,有許多鳥類穿梭駐足其間,想必到秋冬之際,菅芒盛開,河床屆時將成為白茫茫的花海,而遠望青山逶迤,在高遠迷矇的天空下,山色蒼茫,意境十分寫意。
騎到羅東溪單車道的盡頭,就是冬山鄉得安村著名的「梅花湖風景區」,這座山中湖泊原名「大埤」,但在民國六○年代時,被蔣經國以其形似五瓣梅花,改名為「梅花湖」。
梅花湖為一天然蓄水湖泊,四周群山環繞,潭水碧綠清澄,風景優美,自古便是蘭陽勝景之一。只見滿目的水色在眼前鋪陳,一池柔波,一派靜謐,由於已故縣長陳進東曾做「鑑湖攬勝」一詩,使梅花湖以「鑑湖」之名為後人傳揚,因此梅花湖被定名為蘭陽十八勝之一的「鑑湖秋月」。
「梅花湖」佔地甚廣,碧波蕩漾的湖面,就像一個略施粉黛的少女,環湖道路清幽便捷,行走其間,清風徐來,可盡享湖光山色,令人敞懷。湖邊這棵油桐樹正值盛開,桐花紛飛飄零,頗有浪漫風情,吸引了許多年輕男女留連拍照。
潔白無暇的桐花,成簇成群,盡情綻放,臺灣一年一度的《客家桐花祭》,目前也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
油桐樹四季風貌不同,四、五月間繁花似雪,夏季綠葉滿枝,秋天轉為枯黃後的蕭瑟落葉以及冬季裡的枯樹枝枒,展現出不同的生態面貌。油桐樹曾是客家早年重要的經濟作物,為地方帶來產業契機。如今,油桐樹的經濟價值雖然不再,卻成就出現代桐花祭的美麗榮景,所以客委會舉辦桐花祭,是用「祭」典的虔誠來舉辦,而不只是代表開花的「季」節而已。
梅花湖的環湖公路全長約四公里,沿途滿目青翠,耳畔鳥語啁啾,清新帶濕的空氣帶來滿懷清涼。這座以湖泊生態為發展主軸的休閒旅遊園區,環山樹林和豐富水資源,不但方便農田灌溉,還孕育鳥類、魚群及天然植物生態,已成為一處全家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梅花湖中心有一小島,由這座小巧的梅花湖吊橋銜接環湖道路,全長五十七公尺,橋柱造型彷彿鳥類銜住鋼索的意象,是梅花湖的地標。立於島上,景觀迥異,船在綠瑩瑩的湖心蕩漾著,與湖心島、三清宮並列梅花湖重要景點。
梅花湖碧綠的水波,在日光折射下,泛著粼粼波光,綠茵環抱中依山而建的宮殿式建築,是臺灣的道教總廟「三清宮」。
二二八事件時,據聞時為醫師的宜蘭縣前縣長陳進東,向天許願,如能保全性命,願建廟感謝神恩。一九七○年,陳進東縣長無償提供私有土地,建廟還願,奉祀三清道祖、玉皇天尊等神祇,歷經多次改建,乃有今日盛貌,依山傍水的環境,與清靜脫俗的自然景觀相互輝映,蔚為人間仙境。
在上一篇的遊記中,我們曾在望龍埤品嚐到宜蘭的特色甜品「花生捲冰淇淋」,吃了令人口齒生香,懷念不已,沒想到今天就在梅花湖畔發現它的發源地。
位於梅花湖畔的這家「咁仔店」,是一棟以原味番社溪頁岩堆砌而成的石頭厝,雖然早已搬離成為廢墟,但它最令人懷念的地方是屋主首創的「花生捲冰淇淋」,可以說是全台花生捲冰淇淋的元祖店。
車隊在繞完梅花湖一周,並在古早咁仔店憑弔一番後,繼續騎往下一站,我們預計要到冬山火車站附近找個地方吃午餐。
從梅花湖往冬山河方向的自行車道,在地圖上標示得不是很明確,完全是靠著噴漆在地上的單車圖示指標,一路穿梭在蜿蜒的鄉間小道,在一些路口如果梢不留意,很容易就迷路,車友必須特別注意,但是沿途田野片片稻浪,像碧綠的地毯,空氣中夾雜著泥土濕潤的氣息,讓人神清氣爽。
騎行在綿延曠幽的鄉間小道,一路天高地闊,幾乎沒有人煙,溫熱的夏風飛掠而過,掀起了衣袂,偶有彩蝶從眼前飛舞而過,路旁壯碩的樟樹挺立著身子,像一位孑然隱忍的智者,沉默而淡定地數看著歲月的塵煙,寂然無聲。
沿路充滿蓬勃生機的田野中,偶爾可見座落著一些古厝民居,這棟祠堂沒有高曠巍峨的氣勢,只有一份染了風霜的淡定樸素與謙和恭謹,雖然只是萍水相逢,但我這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心靈與它是如此的契合。
在流逝的歲月中,也許那些蓬勃與凋敝的往事已化為模糊的記憶,但祠堂歷經四季變化,風霜雨雪的侵蝕,仍然氣定神閒的座落在它自己的田園中,來到蘭陽平原的鄉間田野,就能找尋到生命及自然發展的規律和精髓。
在一陣迂迴曲折、峰迴路轉的鄉道騎程後,下午一點左右車隊才銜接到《冬山河自行車道》,這時每個人都已餓得頭昏眼花,也沒有心情去欣賞冬山河的景致,因此得趕快加緊踩踏,到冬山街區找個地方解決中餐。
車隊騎到冬山街區位於台九線公路上的一家便利商店,看到門面開得很大,用餐區非常優雅,最主要冷氣也很強,因此一行人就決定在這裡簡單解決中餐,順便打個小盹休息一下。
由於記得曾在便利商店看到一則關東煮的廣告詞:「有時放慢腳步,才能把握美好的溫暖。」因此,我今天的午餐就決定吃麻辣關東煮配台灣啤酒。
在冬山街上的便利商店吃過中餐後,隊中兩位女士扒在桌上睡到差點喊不醒,看來是真的累壞了,但終究還是得打起精神繼續上路,否則耽誤下去,恐怕要摸黑才能騎完今天的行程。
由於時間不多,下午的行程我們就直接沿著便利商店前的台九線往南一路騎到「南方澳」,由於想要一睹整個南方澳漁港及蘇澳港的風光,因此必須要花點力氣騎上這座南方澳大橋。
這座跨越蘇澳港與南方澳漁港的單鋼拱橋,造型十分獨特,與現有環港道路形成環狀網路,對促進漁港之整體發展有很大的幫助。除交通需求之外,更是南方澳觀光遊憩的新據點,橋柱上選用了海洋意象的魚蝦蟹造型設計,並有觀景平台讓遊客觀賞南方澳漁船的進出,已經成為南方澳漁港的新地標。
宜蘭縣蘇澳鎮境內東南方的「南方澳」,是東台灣最大的陸連島,與蘇澳港相通,地勢天成,外海的黑潮行經之處,洄游魚類豐富,因此形成漁場。
東臨太平洋的南方澳漁港,三面環山,地形隱蔽且近漁場,為天然良港,與其對面的島以砂洲相連成陸連島,因而造就成一道天然防波堤。該港在日治時期便是一個已完工的漁港,除了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外,也是東部遠洋漁業的重要基地。
許多到南方澳漁港的遊客,除了在餐廳吃海鮮,都會順便到港邊的現撈魚市買些新鮮魚蝦帶回家,這裡的魚貨都是漁船靠岸後直接買賣,大部份都是活蹦亂跳的野生活海鲜,因此魚貨交易非常熱絡。
來到南方澳,絕對不能錯過到港邊的「南天宮」,瞻仰一下這尊全世界獨一無二,以重達二百零三點八公斤純金所打造的「金身媽祖」,配上金璧輝煌的神龕,氣勢令人震懾。
「南天宮」是南方澳居民信仰生活的重心,南方澳濱臨太平洋,居民大都以捕魚為業,經年累月在海上為生活而奔忙,常因颶風駭浪,以致有人命殞傷情事發生,謀生環境相當艱困。媽祖是海神,為求四時豐收,萬事順利,所以居民們平時於家中即崇奉媽祖,日夜頂禮膜拜,祈願神跡廣被。
膜拜完金身媽祖後,一行人接著沿港邊騎到漁港外側的「內埤海灘」,這處當地人俗稱的「內埤仔」,早期曾是平埔族噶瑪蘭人的聚居地,現在經過宜蘭縣政府投下巨資建設成濱海公園後,已經成為遊客到南方澳必訪的熱門景點。
面對太平洋的內埤海灘,不只是內埤漁港的堅固屏風,也是賞海聽濤的極佳據點,由於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白帶魚、水針、鯖魚、甘仔魚等靠岸覓食,因此也是釣客們揮竿垂釣的新天地。
內埤海灘呈現彎曲弧線,海天景致優美,黃昏夕陽金黃光芒閃耀,波波海濤聲聲入耳,岸邊規劃有休憩涼亭、賞景步道及停車場等設施,並遍植台灣海桐及濱海沙丘植物,假日時總吸引許多民眾到此遊憩垂釣。
內埤海灘地形分為海蝕與海積兩種,海蝕地形包括海岬、岩礁、海蝕崖等,海積地形則以細砂石礫混積而成的海灘為主,這些長年經由海浪濤襲而成的鵝卵石,粒粒光滑圓潤可愛,令人愛不釋手。
內埤海灘背山面洋,水質清澈,景色秀麗,是欣賞旭日東昇,弄潮聽濤的優美景點,也是夏日戲水浮潛的絕佳休閒去處,但此處海底常有暗湧,到此戲水的民眾應該更加小心,內埤海濱有供奉著一座觀音大士觀海立像,以祈保遊客安全。
呈半弧形的內埤海灘,地理位置背山面洋,景緻極為幽靜美麗,常吸引許多情侶來此賞景談心,因而有「情人灣」之稱。清晨能觀賞旭日東昇,看海浪翻滾,黃昏日暮時分安適地躺臥沙灘上,仰望藍天,任自己的思緒在清風中放飛,耳聽波濤洶湧,讓人有溶入大自然懷抱中的清逸。
在內埤海灘逗留一陣後,車隊離開南方澳開始踏上回程,在沿著江夏路騎到蘇澳港務局大門後,即刻右轉接到台二線,並穿過七星嶺下的「蘭陽隧道」。由於時間已經向晚,我們將由台二線直接騎到噶瑪蘭大橋,再轉「蘭陽溪南岸自行車道」騎至蘭陽大橋,最後接回台九線騎回宜蘭市區早上的出發點。
在一番馬不停蹄的踩踏後,我們很快從噶瑪蘭橋頭轉進到「蘭陽溪南岸自行車道」,太陽已經隱去熱情洋溢的臉,天色逐漸灰朦黯淡,脫離台二線公路的吵雜,眼前景致又是滿目生翠,憑空多了一層靜謐,田野草木的氣味,再度撲面而來。
騎在河堤上開闢的自行車道,最大的缺點就是一向遮蔭很少,我們有很多次的經驗都是被豔陽曬得頭昏腦脹,但這一段河堤卻很意外的濃蔭敝天,彷彿一條綠色隧道,真是綠化得非常令人讚賞。
由於天色已經逐漸晦暗,也惹得我們個個歸心似箭,但這一段蘭陽溪自行車道還不是普通的短,有二十五公里遠,因此中途還是要停下來喝口水喘口氣,一行人也在這個靜謐的角落,遠離都市的躁動,收獲一份世外的寧靜。
車隊騎回到蘭陽大橋再下到台九線公路時,已經是入夜時分,車水馬龍與霓虹閃爍的場景,與剛才的悠然和安詳,簡直就是天淵之別,才不過一轉眼時間,我們又回到喧囂熱鬧的現實世界。
一行人繼續從台九線公路騎回到宜蘭市的「新月廣場」,只見燈火璀璨、豔麗光彩,為這座城市的夜晚增添無窮的魅力。
「新月廣場」是宜蘭市結合百貨、五星級飯店、量販超市三大營運主軸的綜合商業空間,此處原為宜蘭縣政府所在地,縣政府南遷後,開始實施南門計劃,以宜蘭火車站為起點,延舊城東路、舊城南路,到達宜蘭河畔,形成ㄧ個新月形的都市計劃區,新月廣場落成啟用後,周遭已經成為宜蘭市最熱絡的商業中心。
今天早上我們的四輪車就停在新月廣場對面的停車場,在拆卸完單車裝上汽車後,考慮到今天是星期日,現在國道五號肯定正在大塞車,因此一行人決定填飽肚子再回家。人地生疏,吃什麼?在新月廣場等載客的運將大哥推薦我們位於中山路昭應宮旁的「紅糟魷魚」和「香菇瘦肉粥」。
有一句俗話說:「滿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纏萬貫,你得有命花。」著名的宜蘭小吃紅糟魷魚非常香甜有咬勁,但是如果沒有一口好牙恐怕只能乾瞪眼,因此在尚未齒落髮白的時候,真要好好把握時機享受一番。
時光太快,故事太多,宜蘭平原單車遊第二天的行程就在這裡劃下句點,帶走的是滿滿的美好回憶。油電雙漲害大家日子越來越難過,騎單車旅遊既環保又省銀子,真是苦中作樂的一帖妙方。
最近網路上不是很流行這句話嗎:「不必遺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因此,即便再不如意,也要把滄桑深埋在心底最純淨的地方,讓一切慢慢沉澱在記憶裡。
Canon EOS 7D 2012/05/08
Photo By Jeffrey Hsu
留言
張貼留言